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原始思维具有的线性特征及其对原始艺术的“线”性表现形式的影响。原始艺术的线性形式特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由秩序感支配下的线笥结构形式;以线条为基本的造型手段。本文从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一、以秩序感为基础,在相似律支配下的线性排列组合。二、以复制轮廓对象为目的的线的艺术产生的必然性。三、技术与生产工具对线的艺术产生的作用。本文还简略考察了线的艺术对后世成熟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文忠教授新著《艺术与人生》最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60千字。该书立足艺术与人生的内在联系,探询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从本体论角度阐述艺术诞生的人生根源、艺术创造的人性本质以及艺术活动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而从形态学角度对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悲剧艺术与喜剧艺术、古典诗歌与人生智慧等专题作了多层次的论析,最后从功能论角度对艺术欣赏的审美规律和人生意义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对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评论写作的方法作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围绕写实油画的教学,从技术层面到艺术层面,从艺术层面到当今艺术专业学生的现实处境,探讨了艺术与市场、大众和社会联系的可能性,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提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理与情在艺术中的地位,该文从艺术创作的思维、艺术形式的构成、艺术内容的剖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得出了艺术中理支配情、情反作用于理的结论,对于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装饰艺术,并确立它在艺术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使装饰艺术逐渐从实用为目的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装饰艺术与纯艺术日趋融合、同一、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线的艺术"的文化寻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和线性思维的代表,其生成、发展、定型有其复杂的化原因。本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线的艺术”的生戍原因:龙凤崇拜和巫风长盛的社会风尚;尚“简”、会“意”、重“神”的审美趣味;以及特殊的物质媒介——毛笔、墨、纸。正是这些化原因使中国古代“线的艺术”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构成艺术作为现代艺术中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对现代家具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论述构成艺术的实质,结合实例从点、线、面、体、色彩、质感等几个造型要素对构成艺术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纤维艺术只有50年的历史,它改变了人们对毛、麻、棉、丝等天然材料的传统从识和运用,并结合化学纤维、金属、塑料等人工材料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80年代,外国艺术家把纤维艺术带入我国,使我国的纤维艺术很快地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上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邱正伦作为一个先锋诗人转向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探索,使他获得了从中国诗学核心所生发的广大的化背景和哲学品质。他的《审视现代艺术》一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版),突出地呈现了他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的艰难历程。中国当代需要出现重量级的艺术理论开创和艺术自由立法,但整个艺术生态不容乐观,对艺术发言、为艺术立法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美学观念出发,认为构建和规范艺术形态范畴十分必要,可使艺术和文化之间保持协同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艺术的功能。相应地提出了文化模式是构成艺术形态的条件因素,艺术构成是艺术形态区分基本原则及艺术的文化心理功能,是艺术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迁徙、社会的更替而变化,作为传达视觉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装饰艺术有待于从形态的层面进行研究。艺术家通过这些基本形态元素,从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体的分析中,对抽象形态有了理解和把握,再透过装饰形态的组构,更多角度解读、深入研究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献资料及教学实践等研究方法,从健美操的准备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组织艺术、环境艺术、评价艺术等六个方面对健美操选项课的艺术性作了初步探讨。最后提出了健美操选项课应不断提高其艺术观赏性,以求为丰富和完善健美操选项课服务。  相似文献   

13.
线条是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最简洁最概括的表现形式。自古以来线的演变丰富多样。线条美的渊源,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时期可以追溯到战国、秦、汉而至清,线条广泛运用于陶器、青铜器、雕刻、绘画中。线条的运用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就已经成熟了。这些有着奇特的律动,呈现生命运动痕迹的线条,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学习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艺术生产”学说诞生以前,人类考察艺术的方法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和作为社会的人的生产劳动,单纯地、片面地将艺术归之于意识范畴之中。康德虽然运用认识论中的知识性四项范畴考查察美的判断,但他又轻率地否定了美的客观性,抽掉了艺术本性的社会依托,马克思正是在艺术和美学上消除此谬误的人,把艺术——尤其舞蹈艺术,赋予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深厚的美学内涵,把舞蹈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作了科学的界定,使“艺术生产”从理论到方法方面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15.
梁韵 《广西教育》2023,(15):57-60
本文阐明艺术党课的内涵,分析高校艺术党课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打造多种艺术党课形式、有效利用线上传播渠道的艺术党课实践措施,以提高党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宏大的党史理论走深、走心、走实,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本是作拟出的《论绘画中的线》一书的“导言”和“结语”。作把绘画艺术中的各种视觉因素称之为“线”,并且以各自主要的表现力归属为“结构线”、“意象线”、“速写线”等八种类型。章关于“线”的理论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无创见和说服力。读可从章所附的《速写线》一节中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教学是充满艺术的一种教育活动。体育教师教学艺术性越高,则教学效果越好。本文主要论述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性,从语言艺术、表演艺术、线织艺术几个方面来分析体育教师教学艺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技和艺术是设计的主要成分,两对设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它有自己的性质和内容。而非物质化的时代趋势,对设计产生了质的影响,使它从非纯艺术向纯艺术进一步靠拢。  相似文献   

19.
李贺是中国古代诗人中通感艺术运用得最具个人的特色的一位。为了表达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相交错的愁苦心情,他往往通过描写个人的直觉和幻觉,将内心的体验进行综合、变形、转换和重线,并在视、听、触、味、嗅诸种感觉之外加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构造瑰奇冷艳、虚幻荒诞的诗境。在这个意象重组的过程中,通感艺术的运用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拟对李贺诗歌中通感艺术的广泛运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木刻习作中,线与刀的形式是变化发展的,要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要不断创新。经常变化不同质的线和不同的刀法,结合黑白变化,创作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