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年轻记者问一位老记者:“我们能用电话采访吗?为什么领导上总强调不要用电话采访呢?”这位年轻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觉得用电话采访效率高。新闻不是要讲时效吗?为什么有现代化的工具不用呢? 应该承认,电话采访我们有时也是要用的。1986年夏天,一辆载着60名北京游客的大旅游车在去五台山的路上翻入深沟。新华社山西分社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件恶性事故应马  相似文献   

2.
赵:中国媒体10年来有些什么样的发展变化? 李:最近几年我很少接受记者采访。这次之所以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是因为我觉得《广州日报》是份有公信力的报纸。另外, 在采访前你先问我,可以不可以录  相似文献   

3.
前些时候,香港影视明星刘嘉玲来到合肥,一个新开播的电视栏目的女记者前去采访,她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问着问题。有网友在网上对此提出了批评。谁知该栏目的记者竟跟帖说:晕。这也拿来说?报道娱乐明星,本身就是轻松的,又不是采访政要。还有一位自称是××好男儿的人更是振振有词:我  相似文献   

4.
记者在采访中要接触各行各业、各种性格的人,因此“挨撅”碰钉子的事是难免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被撅被碰之后找找原因,对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发生,大有益处。一位记者去采访电影演员姜文。见面之后,记者首先问姜文说:“听说你最近又拍了一部片子。”姜文回答:“《本命年》。”问:“什么意思?”答:“你这都不懂还搞采访?”从这件事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一,采访之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要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谈起话来富有亲切感。如果采访对象已被报道过,就要选择新的角度,避免因重复而失去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有人拒绝接受采访,有人愿意回答问题?如何问第一个问题?如何问令人尴尬的问题?如何追问?要问的问题很多,如何分类?……上采访课的时候,关于提问,我要跟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在名记者的经验中、在学者的分析中寻找可能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青年新闻工作者曾经问我:“采访的好坏有无标准?”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又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说它难回答,难的标准是什么;说它容易回答,易在“没有标准”。在我《新闻采访讲座》最后一讲时,就来讲一讲新闻采访好坏的标准吧!采访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是有客观标准的。从我自己的采访实践来说。成功与失败都有几条杠杠。成功的采访是:一、一次到位。不再需要补充采访;二、在写作时呼之即出,不需要再去反复查笔记本,当然核对名字、数字、地点、日期是必  相似文献   

7.
记者如何提问,不仅能反映出记者的个人“兴趣”,更能体现出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在美国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美国NBC电视台女记者采访奥运会冠军李小鹏时的问题是:“你平时喜欢干点什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拿了冠军之后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时的提问则是:“如果不当教练你最想做什么工作?你的家人对你从事体操运动有抱怨吗?你有孩子吗?”而中国记者提问起来紧皱眉头:“中国队的失误为什么会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会落后美国队两分多?赛前准备会你对队员讲了些什么?”更有中国记者问黄玉斌:…  相似文献   

8.
一次与谢晋闲聊,他谈起记者采访的事,颇为感慨地说:有的记者采访时,常问我你什么地方人?年龄多大了?祖上干啥?这个问过,那个又问。看来,真需要印个出身简历揣在身上了。而我参加世界性的电影节时,那些记者们常常是简明扼要提出几个关键问题,你从中会觉察出,他们对你早有了解,还有点研究。这位著名导演,提出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采访前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研究和了解如何,关系到采访的成败。有经验的记者说,作好准备,等于完成采访工作的一半。这话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9.
有的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做到深入采访?采访需要把握哪些重点和要领?我根据自己的体验作以下回答:要把稿件写得充实、生动,关键得有丰富的材料,而丰富的材料哪里来呢?这就要通讯员到发生新闻的单位、地方去了解,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进行材料的收集,这就是采访。“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作家老舍语)。日本一位著名的记者也说过:“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春夏之交,我去长江流域作了一次采访,写了《长江,愿你早日恢复青春》和《浩浩长江,何日百舸争航?》两篇通讯,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 有位青年记者曾经问我:长江流域那么广阔,记者只身一人,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全局,抓取主要问题,及时写出报道呢?我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有特点的问题?那些只有由这个采访对象来回答才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是有特点的问题。所谓有特点,就是符合采访对象的特点。艾泼斯坦说:“要问的是只有他本人才能告诉你的问题,或者他能陈述他的观点的问题。这样你就进行了一次丰富多彩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采访中要接触各行各业、各种性格的人,因此“挨撅”碰钉子的事是难免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被撅被碰之后找找原因,对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发生,大有益处。一位记者去采访电影演员姜文。见面之后,记者首先问姜文说:“听说你最近又拍了一部片子。”姜文回答:“《本命年》。”问:“什么意思?”答:“你这都不懂还搞采访!”从这件事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不要滥用“你有什么感觉”很多记者好像是从医科学校毕业的,一张口就是:“先生,你有什么感觉?关于你的天才等等,你到底有什么体会?”迈克尔·阿伦在《客厅里的战争》一书中谈到,在广播电视采访中,越来越多的人滥用“你有什么感觉”这类问题,他说这种问题几乎毫无用处。在专业采访中,这种问题只是用作缓兵之计,让记者有时问想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或者设法从对方机械的回答中捕捉一点名符其实的消息。网球球星比利·金说,“在你接受采访时,记者老是问你有什么体会。干这件事有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有位记者采访一位厂长,问:“办企业有什么想法?”厂长摇头感叹:“难啦!求技术人才难,设备改造难,开发新产品难……”厂长一口气列出了许多个“难”字,难得这位记者无法再提问。这使我想起了今年5月5日首都机场欢迎聂卫平参加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胜归来时,一位记者问聂卫平:“比赛前和比赛时想到什么?”聂认真想了一下说:“的确没想什么,只有什么都不想才能把棋下好。”聂的回答实事求是,记者没有抓到预想的豪言壮语,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5.
报社记者要采访作家刘墉,刘会先问:你做什么栏目,打算做多大版面?如果是电视记者采访,刘也会先问:节目打算播多长时间?问完后,他会按照自己把握的时间接受采访,差不多时就会打住,并提醒采访者:我回答的内容已经超过你的需要了,内容已经够用了,可以停止了!有人问他:这样做不怕得罪记者吗?刘墉说,我的时间有限,采访者应该尊重采访对象。记者事先不做"功课",来了以后再慢  相似文献   

16.
采访过程中“问”是一门学问。那么怎样问才能使采访达到预期效果呢?根据我的体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化整为零,破题细问。当你回答别人提问时,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别人提的问题越小、越具体,你就越容易回答。采访也是如此,提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笼统。一些初学采访的同志所以“碰壁”。原因之一就是提问题太笼统,爱提那种“大而空”的问题,结果使采访对象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谈起。如何避免这  相似文献   

17.
试论采访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采访?笔者认为,采访即通过发问来获取事实真相,有些时候,因种种原因,我们的提问不仅不精彩,甚至有问题。一、不恰当的提问方式1.欠考虑式提问。一次自然灾害导致一位老人家里平房倒塌,保险公司给予500元赔款,有位记者去采访时问她这笔钱作用大不大。相对于一座平房的摧毁,500元的补偿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只要对钱稍有概念的人都会知道,但记者急于让老人表达对这笔钱的正面反应,结果问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好采访方法,有利于避免虚假新闻。 记者在采访中考虑周到,向被采访者提问问题到位,有利于避免主观想象、报道失实。多位记者采访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师昌绪先生,在采访将结束时,有位记者问师先生:"称您为‘高温合金之父’可以吗?"  相似文献   

19.
去年6月8日下午3时许,孙小梅一行出席并采访台湾影艺协会为大陆中国电影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东道主介绍“大陆赴台采访的第一位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孙小梅女士”时,  相似文献   

20.
宋珊 《记者摇篮》2007,(10):24-25
曾经有位记者采访叶圣陶先生,一见面就问":您是哪里人?""多大年纪?"八旬老人被问得很烦躁,又感到悲哀,这次采访当然也很难顺利地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