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在传统的交通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系统,该系统将信息、通信、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及其他现代技术集成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将交通四要素"人-车-路-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现代交通的安全性、通畅性、节能和环保问题.论述了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及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状况,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的环境、任务现状、发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浅谈智能交通中的电子地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领域21世纪的发展方向,而电子地图作为交通信息的可视化产品,在智能交能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智能交通系统中电子地图的作用、特点、信息获取方法、制作过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并指出了在信息获取和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所使用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3.
未来交通指挥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路遥尽管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还有很长路要走,但是,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提高了日本道路和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在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日本正迅速地领先世界。这种为车辆导航的智能系统,能把数字化路线图和车辆所在位置及行驶路线相结合,通...  相似文献   

4.
张妍 《鸡西大学学报》2013,(12):78-79,82
传统的交通系统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做过巨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有所局限,所以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交通标志的识别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拟从交通标志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探讨交通标志iY,,54的相关技术,侧重于交通标志识别的几类算法,以期提高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海上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跨学科、跨平台、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上智能交通系统及其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利用现有航运企业智能系统构建海上智能交通系统实验室的设想、关键技术和理论研究内容,并展望今后海上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交通工程课程建设,探索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从智能网联交通智能化导论、智能网联交通管理与控制、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控制原理三个方面,论述课程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课程教材改革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交通工程课程教材改革适应智能网联背景的发展要求,对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信息的获取对车辆自动监控和全自动收费系统的建立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车辆图像检测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公路交通的自动化程度,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主要讨论如何通过背景建模的方法提取车辆轮廓信息来达到车型识别的目的,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智能交通中的大数据应用对交通模式、理念都将产生巨大影响,能较好地解决或缓解交通面临的诸多难题。基于大数据应用,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给出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模型.针对传统智能交通系统中求取路段平均速度和平均旅行时间的算法进行了探讨和改进,引入流量融合技术对路段的平均速度进行估测,估测精度得到了提高.通过构造一个时间相关的协方差矩阵来描述各路段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算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金辉 《大学教育》2024,(1):52-55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门综合多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课程,是培养智能交通行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在“双碳”目标与“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厘清了智能交通系统课程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为更好地培养交通运输行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智能运输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本世纪 80年代中期兴起并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新兴领域-智能运输进行了综述,首先阐述了智能运输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大量的研究文献说明智能运输是交通运输的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是建立城市交通集成控制系统的关键,将主宰人们21世纪的生活和工作.文中还指出在智能运输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智能运输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对开展智能运输的研究将具有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交通仿真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应用,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交通控制与管理方案评价和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了解交通仿真的研究意义和内容,分析道路交通微观仿真模型,对跟踪描述交通运动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更科学、更直观地研究交通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ITS著作工具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构造ITS的难度,为显性化描述ITS各个模块的知识搭建脚手架是其为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之一。本体是对知识进行显性描述的基础,因此本体对ITS著作工具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ITS著作工具实例描述和分析本体在ITS著作工具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Web-Based Intelligence Tutoring System)综合了传统的ITS系统的优势,同时又结合了Web的特点,是智能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进行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实践层面上,该文作者认为评价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即软件系统评价、教学功能评价和实践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15.
Web2.0作为网络发展的新时代,其去中心化、参与、分享、协作的理念,为智能导学系统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RSS、Tag、SNS、Wiki、Mashup等作为Web2.0的代表性技术,为智能导学系统更好的实现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等基本特点,提供了有利的支持。运用相关认知理论、动态评价等理论的指导,将web2.0的新技术运用到智能导学系统,可以设计出导学功能更强、智能性更高的导学系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ITS2是真核生物rRN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rRNA基因加工成熟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ITS2的高级结构相对保守,对其序列进化表现一定程度的限制作用.ITS2保守的结构域和二级结构为广范围遗传距离排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正因为如此,ITS2在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中展示出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般的CAI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存储—显示模式,系统不能动态地调整学习过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而ITS的基本思想是:使基于计算机的教育过程科学化、专业化和自动化。为了实现这一思想,我们提出了一个由辅助教学系统写作环境支持下设计智能教学系统(ITS)的教学策略、实现领域知识表示的方法,并将逻辑模拟ITS写作环境定义为二元组AE=(T,R),进而讨论了逻辑描述、逻辑构造、指令负载描述、操纵逻辑模型运行的模拟机制以及为获取模型相关组织说明的学习机制的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DSRC是ITS的技术基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DSRC标准化工作及应用研究。比较分析欧、美、日现有DSRC三种标准,提出我国制定DSRC标准需确定的关键内容及DSRC在ITS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ports a graduate level program designed to facilitate inquiry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in schools (ITS). The ITS Process is described within the frame of insights related to teacher developmental readiness for change. The process of teacher education is viewed as change within the dialectic of ideas and actions built around the dynamics of reflection, experience, modeling, planning, and a return to reflection. Four domains of inquiry,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of thinkers, a broad base of collaboration, and transdisciplinary study are presented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ITS Process. A four semester process of study and the concomitant curriculum are outlined, and strategies for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网络教学系统的智能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等均已应用到网络教学系统中,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本文从web使用挖掘技术的角度,研究了web使用挖掘在智能化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