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谭嗣同从资产阶级自然人性论出发提出的“崇奢黜俭”功利主义伦理观,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大机器生产和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认真分析和探讨这一伦理思想,对于正确认识消费主义的合理性、贫富差距合理拉开的必要性和建构合理的消费伦理观等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与近代消费伦理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九世纪末,谭嗣同顺应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猛烈抨击传统黜奢崇俭消费伦理,否定其神圣性与权威性,痛斥它给现实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强调变更判定奢与俭的理论依据,以实际能力而非名份为具体化标准,正确认识俭德,鼓励“尚奢”,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此举对传统消费伦理形成,客观上推动了整个封建伦理道德向近代变革,对转化人们思想,促进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不乏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消费伦理观在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阐释老子以“宝俭”论为核心的消费伦理观的内容及其特征,进而探求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伦理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同时吸收了法家、道家、兵家诸家治国治人之道,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它涉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伦理文化背景。它的积极作用是肯定劳动创造的社会意义及对人格道德的培养锤炼、注重经济活动的道德价值。它的消极作用是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消费形态折射着消费心理,消费心理又是人们思想意识的反映。本文通过对“三言”“二拍”中明代商人消费形态的分析,揭示身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中国商人,他们并没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任务。浓厚的官本位思想、对封建经济形式的依附心理、对奢糜生活方式的追求是这一时期商人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十九世纪末,谭嗣同顺应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猛烈抨击传统黜奢崇俭消费伦理,否定其神圣性与权威性,痛斥它给现实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强调变更判定奢与俭的理论依据,以实际能力而非名份为具体标准,正确认识俭德,鼓励“尚奢”,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此举对传统消费伦理可谓一次深刻革命,有助于近代消费伦理形成,客观上推动了整个封建伦理道德向近代变革,对转化人们思维,促进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不乏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早期改良派提出“以商立国”来代替“以农为本”作为立国之本,提升了工商业的社会伦理地位;将“义利”关系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反对官僚垄断,主张对民族工商业实行“厚商护商”的政策。早期改良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与传统的封建经济伦理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它已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斯·韦伯经济伦理思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韦伯在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上 ,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宗教经济伦理思想。他从发生学上论证了新教伦理是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勃兴的重要精神驱动力的命题 ,但韦伯并没有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仅仅看成是“宗教改革的造物”。同时他还通过比较研究 ,强调中国的宗教伦理阻碍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韦伯的经济伦理思想我们要客观公正的评析。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范围与结构 本主题主要探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根据课标,主要涉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两个专题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学习要点。  相似文献   

10.
维新教育家康有为在审判旧教育重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中西兼的教育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资产阶段的“素质教育”观,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实践促使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保持稳定、连贯、一致的同时实现了重大的转型。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正在向以治理理念为核心的治理型意识形态转型。治理型意识形态是以现代治理为核心理念的意识形态体系,其基本特色是尊重、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冲突,注重和谐共生及制度体系建设,以系统性和现代性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因而,治理型意识形态的构建必须以现代治理理念为核心,坚持人民立场、体现时代特色,积极培育价值包容型、利益融合型和创新发展型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利益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是经济伦理的核心,古代社会如此,现代市场经济下也是同样.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伦理建设的关系.而“义利”观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先秦诸子的“义利”内涵,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仍有资可鉴.  相似文献   

13.
消费社会以惊人速度在世界蔓延,它主要以消费为显征.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加剧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消费的时尚化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消费伦理的旧范式难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在回顾传统伦理关系时,构建一种不失时代特色而又被世人普遍接受的新消费伦理范式成为人们的期待,以弥补社会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建设之间不平衡所造成的断裂和真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上世纪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不再简单地只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需要———满足的活动而构成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工具理性的成就和物质的丰裕为表象,借助大众传媒与消费大众心理的里应外合,大众消费被成功地规划和组织并被纳入社会生产体系,同时有力地证明了社会的合法性。对于消费意识形态应该有如下的认识,即它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社会控制形式变迁的结果,它也是消费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它也促生了新的人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是否有亲合的一面,围绕这个问题自近代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而争论的焦点又在于儒家文化是否有工具理性的成份。文章认为,儒家文化有两个分属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即精英儒家文化和世俗儒家文化,二者中都有工具理性的成分,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没能得到充分的展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逐步展开,儒家文化的工具理性已渐渐凸显出来。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对它进行挖掘与改造,儒家文化将会像韦伯所论及的新教伦理一样,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润滑剂”。  相似文献   

16.
伦理道德不是一种自然的和永恒不变的社会观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含义、构成、作用和性质也各有特点。现代和谐社会所依托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建立在现代物质文明和文化背景之上的,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原则存在着经济基础、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从主体视角真实地描述了人类社会三大发展阶段的演进都是基于生产力不断发展而展开的客观历史进程,"三大社会形态"之间的依次更替有其必然性;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是处在第一大社会形态向第二大社会形态转变之中。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不仅使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回归到现实的生产力水平上,而且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找到了现实可靠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不再简单地只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需要满足的活动而构成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工具理性的成就和物质的丰裕为表象,借助大众传媒与消费大众心理的里应外合,大众消费被成功地规划和组织并被纳入社会生产体系,同时有力证明了社会的合法性。对于消费意识形态应该有如下的认识,它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社会控制形式变迁的结果,它也是消费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它也促生了新的人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19.
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继承、既抛弃又保留的辩证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受经济基础决定的家庭伦理也在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新型的家庭伦理不仅要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而且也要批判地继承传统的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20.
从西方美德伦理学者的理论实践看,不宜将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发展简单看作是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现代复兴.问题不是作为一种过去式的或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何以可能,而是作为一种自觉与规范伦理学相区分的理论类型,美德伦理学如何证明自己比对手更具备理论优越性.以安斯库姆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者从两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论证,以期构建一个更为完备的理论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