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任何一个班集体里,都有爱举手发言的学生,也都有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于是,那些爱举手的就得到了很多发言的机会,而不爱举手的则常常被教师忽略。针对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新的问答方式,这种方式,被学生调皮地称为——我的地盘我做主。  相似文献   

2.
儿子上小学时,文化课、体育等方面都非常优秀。但有一点,就是不善言谈。平时话就少,上课也不爱发言,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更是打憷。我发现儿子这个缺点后,想了许多办法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平时我不断地给他创造一些讲话、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上课发言,以培养他在人前表现自己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儿子上小学时,文化课、体育课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但有一点,就是不善言谈.平时话就少,上课也不爱发言,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更是发怵.当我发现儿子的这个缺点后,想了许多办法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平时特意多给他创造一些讲话、表现的机会,多带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他上课发言,锻炼自己,以增强他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学生不爱讲话怎么办李清喜执教20余年,我深深感到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生与城市中学生相比,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们说话迟钝,声音低,课堂发言不积极,口头表达能力差。据说,西方某些国家曾把舌头、金钱、原子弹称为三大武器,可见他们对口头...  相似文献   

5.
课堂发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老师也认识到课堂发言的重要性,但有时也为课堂“启而不发”而苦恼,特别是在上研究课、公开课时,更是因课堂发言不积极而陷入尴尬。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发言呢?这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心理因素。学生并不是不愿意发言。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都抢着发言,只要老师提出问题,大家就齐刷刷地把手举起,有的为引起老师的注意,甚至站起来。到了小学高年级,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发生变化,评价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课堂发言也考虑…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喜欢那些爱动脑子、积极发言、敢于表现的学生,然而课堂上这样的学生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像是"观众"和"听众",表现很沉默,这些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视,对话和交流的机会就很少,不利于孩子学习的进步和健康成长。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这些"课堂沉默族"的思维灵动起来?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应重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贺兰县教研室金达秀从随堂听课了解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忽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现象较普遍。学生不爱发言,大部分学生发言质量差。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议论少。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  相似文献   

8.
一、对本班学生发言情况的调查分析我接手六年级的一个班,发现班里学生在课堂上普遍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于是,我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发言的,只是觉得发言比较难,有各种顾虑。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1.畏惧、依赖心理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回答老师的提问是"苦差事"。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发言时磨磨蹭蹭,希望  相似文献   

9.
潘锐 《河南教育》2009,(1):41-41
这学期,我明显感觉到,我所带的学生比以前自信了,尤其是那些曾经羞涩腼腆、不爱发言的学生,这学期在课堂上明显活跃多了。 带着疑惑,我利用班会时间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学生董晴深有感触地说:“潘老师,想想以前我的胆小,我自己都不相信我现在竟然能主动在课堂上发言。以前上课消极,那是因为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10.
唐晟:你好!你知道吗?自从班上实行小组学习制度以来,我心里一直很苦恼。也许你会惊讶地问:"你每天学习那么快乐,那么积极,为我们小组加了不少分,为什么你还会有苦恼?"是啊,我是在努力为小组加分,可是你呢?课堂上,你总是不积极发言,我就是为此苦恼啊!我、张梦媛和你是一个小组的,既然是一个小组的成员,我们就应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可是你到我们小组后,上课却总不爱发言。刚来时你不发言我们理解,可你到我们小组差不多有一个多学期了,上课不爱发言这个毛病还是没改。刚开始我们以为你本来就不爱说话,可你下课后是那么快乐活泼,爱说爱笑,这是为什么啊?我一直苦恼着。  相似文献   

11.
浙江余姚读者余娟问:我的孩子腼腆、不爱说话,上课时,明明会的题目,也不积极发言。我该怎么帮孩子养成积极发言、大胆说话的习惯呢?主持: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在他人面前感到害羞,不愿意说话,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得到改变。下面我们看看余姚市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观点一女儿活泼,对人有礼貌,在课堂上,她踊跃发言,声音响亮,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对此,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因为这是我平时对她教育的结果。我经常注意培养女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是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天抽时间给她讲故事。讲故事时,碰上不懂的词句…  相似文献   

12.
正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达到与人交流的一种能力。科学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课上看起来非常热闹,有动手做实验的,有举手发言的,但不难发现,那些学生都是我们所谓的尖子生。每当有问题时,那些尖子生能够较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既说不全而且速度也慢。因此,教师常常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表面上的精彩而礼貌性地要求他们坐下来再想一想,从而抹杀了他们发言的积极性中,不利于口表达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教了几年的英语了,说心理话,作为一名任课老师,平时跟学生接触较少,缺少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太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对那些纪律差的学生,我更是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我很少让他们发言,只要他们不吵闹、不影响我上课就行。偶尔让他们发一次言,也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个五年级的女生,我的性格很开朗。上课发言很积极,平时也很主动帮助同学和老师。所以.我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正因为这样。有一些同学就背地里说我坏话,说我爱表现,讨老师的好,为了多得到表扬。我觉得很委屈也很伤心,难道我这样有错吗?  相似文献   

15.
1995年秋,我迎来了24名一年级新生(因实验要求,该班为小班编制)。王逸,一名小个子、小眼睛的学生,入学没几天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仅因为他发言非常积极,更为可喜的是他思维的角度与众不同。可是没等我高兴几天,就发现这个王逸有两个缺点:一是只想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爱听同伴的发言;二是不愿意做作业。开始时,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语文教学贯彻始终的一项任务,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不会说,就会严重妨碍信息的交流。课堂发言,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高中学生大都不愿发言,结果是许多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明显提高,而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数学课上,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意识逐渐减弱,有的孩子明明会解决问题,却也不愿开口,若是碰到困难更是不张口了,还有的孩子习惯于用摇头、点头来表达意思,很少直接开口回答问题,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懒惰,思维停滞。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发言环境,不让学生有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从小班开始就要求幼儿遵守一个常规:回答问题时要"先举手再发言"。幼儿如果不举手就抢答,即使答对了,也往往会被教师再次要求"先举手再发言"。久而久之,那些平时爱举手发言的幼儿,会被教师看成是"能干"的孩子,而那些平时不怎么喜欢举手发言,特别是在观摩活动或某些"重要"场合不能"积极配合"的幼儿,则常常被教师看成是"不给力"的幼儿了。然而,最近一位富有幼教经验的园长向我表达了她的困惑。她对自己园内的某些幼儿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有些在幼儿园期间  相似文献   

19.
我是谁?我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位置?每一个我都是独一无二的,认识自己,拥抱快乐,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我是一个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我的脸上总有一副忧郁的表情。我知道我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不敢在课堂上发言,老师不注意我。我太渺小了,小到老师从来都不会注意我。新学期开始了,新的任课老师也到了学校,可新老师依然  相似文献   

20.
我现在任教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刚上课时,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学校的学生多少都有点这样的问题,但没想到这班学生这么严重。怎么办呢?没有回答问题的课堂怎么行呢?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呢?为了让学生积极发言,我采用了一个办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学生上课表现进行评分。要求每个小组每个人都要回答问题,不然的话就要扣分,好的加分,不好也不责怪,只要开口就行,并表扬他们“敢发言就是一次进步”。这样一来,激励了很多胆小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