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理论与电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视图像叙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的强势 ,使电视叙事方式成为当下叙事学研究的主题。叙事学不仅为电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而且为学术争鸣提供了新的整合渠道。本文在深化电视叙事理论研究意义的同时 ,探讨了其体系建构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
常江  王晓培 《现代传播》2015,(4):102-106
本文使用"再现"理论与叙事学方法,对近年来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制播的11部(共24集)以"中国崛起"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尝试解读西方主流电视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加以建构的意识形态机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勾勒西方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主要叙事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国际社会与文化语境之下对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公共经济学视野下对农电视传播的公共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商业电视和公共电视泾渭分明,以此为参照考量中国电视,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在目前社会转型和电视转型的背景下,产业化成为我国电视业界和理论界的"理念共识".这种"共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对农电视传播公共性特征在理论关注上的忽略,以及实践操作层面上"认识自觉"的某种缺失.以公共经济学理论来考察,对农电视传播属于准公共物品;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不能把这个准公共物品简单地扔给市场,政府的"补位"不可避免;而电视媒介自身的认识自觉和操作实施,更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妍 《东南传播》2013,(8):121-123
电视系列广告在今天更多的走向了一种影像化、情节化的趋势,这样的发展方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步入了一个"感性化诉求"的阶段。广告作为一种说服传播的形态,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产品的出售。当今这种具有微电影形态的电视系列广告,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与精神需求,另一面,这种"感性化诉求"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刺激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和对品牌意识的强化。本文尝试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着力探析电视系列广告的影视化传播,从微观和宏观不同的层面上探讨有说服力的电视系列广告是如何进行叙事安排和策划的,进而来影响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叙事的戏剧可能与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呈现方式和叙事学的发展,使电视新闻叙事的讨论成为可能。首先,电视新闻已经开拓发展了"讲故事"这种信息表现方式,或者,增加电视新闻的叙事成分,使电视新闻成为叙事学的潜在分析对象。再者,叙事学从经典的结构主义阶段走向后经典的阶段,[1]叙述文本(narrativetext)打破了局限于语言性质的疆界,把它扩展到"一种特定的媒介","诸如语言、形象、声音、影象、建筑艺术",[2]由此对叙事的视觉实现或更广意义上的符号实现提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存元杂剧中有四部以"血光之灾"作为结构情节的支撑性要素,这是中国叙事传统与元代社会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行人遇害"母题在元代的重新演绎和再度阐释。其"在劫难逃"式的故事情节,并非关目"拙劣"的表现,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汉族民众的社会境遇和民俗心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以"血光之灾"开篇的预叙手法,对元杂剧结构的立体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明清小说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中国叙事学的发展链条上具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7.
郭宇 《新闻传播》2013,(8):156-157
以新闻叙事学的有关理论为切入点,将中新社在"走转改"背景下开设的"新春见闻"专栏新闻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叙事学"故事"、"话语"、"叙述"三个层次进行探究,分析其新闻报道特色,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网络舆论环境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出现了有损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声音,主流话语的建构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东南卫视推出节目《中国正在说》,通过电视话语实践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用"中国话语"建构"中国形象"。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公开课,《中国正在说》在主流话语建构中采用了科学有效的策略。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正在说》在主题、故事、"展示"以及可靠叙事者的塑造上,都为我国主流话语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与现实参考。此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正在说》的主流话语建构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和补充,对主流话语的建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2011年2月28日到2011年3月28日期间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366条微博消息,对"微博问政"进行叙事学研究。结果发现,"微博问政"的叙事总体上同其他微博叙事没有什么差别,博主北京市公安局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对话交流,主动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听取民众意见。其在"平安北京"的操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公安角色定位,能够使用平实的语言,主动公开信息,低姿态地进行问政工作,服务大众。同时,微博提供给民众更大的舞台空间,这逐渐影响到话语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叙事媒体转换是将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转换为另一种媒体的叙事艺术作品.过去的叙事学理论没有把叙事媒体转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其重大缺憾.在当前电视成为最重要的叙事媒体,小说成为电视剧素材的重要来源的情况下,叙事媒体转换的研究应该成为当前叙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小说和电视剧在叙事语言、叙事思维、故事情节、叙事时空、视听造型等方面的媒体转换,认为在叙事媒体转换中应充分发挥电视声画叙事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琚园园  姜平 《新闻世界》2010,(9):128-129
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以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为个案,分析节目对权威的无意识渗透效果,为电视谈书节目的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华网9月16日消息,百度正式进军互联网电视多屏互动市场,推出互联网电视高清播放器"百度影棒",首批一万台限量版工程机在线首发预售,定价为198元,二周内即可发货。这是百度继推出小度wifi、小度路由等硬件产品后,再次涉足智能硬件领域。据悉,百度影棒上手操作极其简单,用户只需把它插到电视的HDMI高清接口上,连上WIFI,就能将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在线视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我国传统媒体行业已经被新时期媒体行业所取代,电视节目形式也在逐渐的优化和改变。以往的电视短消息与新时期的电视短消息大不相同,需要结合新时期的要求对电视短消息进行优化。另外,我国媒体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行业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在媒体行业占据一定地位,就需要对电视短消息的采写进行优化。电视短消息已经成为较为新型的电视媒体形式,由以往的长篇消息转变为电视短消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占据了电视行业的一定地位。本文针对电视短消息的特征还有采写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新时期媒体行业的总体走向和形势,对电视短消息的采写能力提出优化策略。希望能提高电视短消息质量,从而推动电视行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典>对"话语"的解释是:"言语,说的话".在叙事学中,"话语"却有另外的意义."热奈特的'话语'包括作者添加到故事上去的所有特征,尤其是时间序列的改变,人物意识的呈示,以及叙述者与故事和读者的关系". ①由此可知,如果我们要对某个文本进行叙事学的分析与鉴赏,一定离不开对话语诸因素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王凯山  郭宏 《今传媒》2014,(7):87-88
随着美剧从国内各家视频网站下架消息的传出,尽管中央电视台遵照相关规定,试图推出"绿色版"美剧的消息尚未证实,但是网络上唱衰此版美剧之声已经迭起。本文试图结合电视"涵化"效果研究中的共鸣理论,从符合中国观众的价值观、尊重原版翻译入手,从根据电视剧内容的分级制度探索,从利用全媒体的力量,做好跨屏传播等三方面探讨美剧在央视"振兴"的可行性路径,从而推动美剧在中国顺利实现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电视剧作品越来越多的面世,研究电视剧叙事的著作也越来越多,并且大多是从西方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我认为,中国电视剧叙事的理论基础,应该从中国本土的叙事学理论中寻找。提出此观点并不是不同意用西方的叙事学观点来研究中国的电视剧叙事。西方的叙事学的确有它可取之处,只是在运用西方原理的同时,一定要想到,中国电视剧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物,也应该从中国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的叙事。  相似文献   

18.
消息报道是新闻采访活动中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的常用文体。这里提到的消息报道,专指电视消息类新闻节目。电视消息节目在叙述新闻事件、传播新闻信息上,往往以简短、快速、鲜活、广泛取胜,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轻骑兵、突击队。  相似文献   

19.
吴春光 《新闻传播》2010,(8):104-105
在时下的电视荧屏上,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消息的代名词,而纷纷向新闻深处挖掘.对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做出解释性或调查性报道,即所谓的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ing)来抢占观众的有限注意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电视新闻、报纸消息,网络消息发布的速度快,消息源多而杂,然而“速度快”和“消息源多”有其不利的一方面,也是网络消息的最大隐忧。电视和报纸所报道的新闻,都是经过一系列职业化的新闻工作者加工处理的,经过层层把关,其可信度和真实性都比较高,所以人们仍把电视和报纸的报道当作权威消息来源,以电视和报纸的报道为最终的认定。但网络消息,除了网站编辑取材于电视和报纸的报道,更大的一部分消息来源于“全民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