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电影自其诞生以来,就天生地具有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和属性。现代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成为大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全面地超越了文学、绘画、戏剧、雕塑、建筑、音乐、舞蹈和摄影等传统艺术形式。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和接受手段,现代电影逐步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合谋,并取代传统媒介,进而转变为一种全面影响社会生活的“文化生产场”。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4,(14):29-30
正小记者来回答媒介大家族的成员主要有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小主持大讲堂"媒介的家族大着呢,根据它的便捷程度与现代科技技术的运用程度,可以分为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两种。传统媒介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报纸、杂志、电视等,而现代媒介则包括互联网、电子书、手机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各有优势,不过,现代媒介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可以让我们更快地接收到信息,  相似文献   

3.
电影“奇观化”首先得益于消费文化语境的孕育。消费文化的兴起使视觉文化狼烟四起。电影作为视觉文化的主力军,无疑引领了这场视觉快感的革命。电影奇观化的转变,使电影挣脱话语形态的脚镣,开始向着电影本体论回归。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电影的奇观化,技术在给电影制作创造便利的同时,要谨防机械复制时代下艺术灵蕴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刘海明 《辅导员》2014,(9):29-30
小记者来回答 媒介大家族的成员主要有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小主持大讲堂"媒介的家族大着呢,根据它的便捷程度与现代科技技术的运用程度,可以分为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两种。传统媒介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报纸、杂志、电视等,而现代媒介则包括互联网、电子书、手机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  相似文献   

5.
在视觉文化勃兴的整体氛围中,视觉文化传播所依赖的主要媒介——视觉媒介表现出了鲜明的、以感性主义为中心的视觉消费特性。具体到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等视觉媒介中则又分别表现为娱乐至上、制造视觉奇观、视觉快感与精神虚无及意义的碎片等不同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6.
作为网络媒介的次生文化与传统大众媒介相融合的产物,弹幕电影无疑意味着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媒介的介入与影响,同时也透露出媒介融合环境下电影传播方式和接受习惯的转变迹象。在传播学的视野下,通过考察弹幕电影的传播特征与互动模式,从观影方式与受众接受的层面探讨弹幕观影与传统观影模式的区别,并对弹幕电影的优势及弊端进行研究,可以更为客观和科学地把握弹幕电影的媒介特性以及它给传统电影带来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重构民间文学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主要以电影《白蛇传说》为例,分析民间传说——"白蛇传"在程小东电影中的变化,导演主要在情节的衍生、人物的蝶变、语言的奇观化等方面用现代的视听语言重述了白蛇的故事,完成了民间文学的现代重构。  相似文献   

8.
从叙事结构的多元化看第四代电影的创作追求与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的叙事结构又可以称之为文本结构或影片总体结构。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叙事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但对观众而言,结构并非直观可见的。第四代电影冲破传统戏剧式电影结构的束缚,积极寻找新的电影表达手段和叙事技巧,完成了中国电影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电影艺术的发展已过百年,作为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影像不仅能真实地再现自然景观,而且可以打造奇观的景象。随着当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奇观电影蒸蒸日上,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喜爱而占据了电影票房的相当份额,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走向。在奇观电影场景中最具奇观影像特色的是关于战争的奇观场景,因此,通过对奇观战争场景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奇观影像对于电影本质与当代审美的重要意义,对此,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影艺术的发展已过百年,作为电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影像不仅能真实地再现自然景观,而且可以打造奇观的景象。随着当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奇观电影蒸蒸日上,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喜爱而占据了电影票房的相当份额,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电影技术的发展走向。在奇观电影场景中最具奇观影像特色的是关于战争的奇观场景,因此,通过对奇观战争场景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奇观影像对于电影本质与当代审美的重要意义,对此,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洁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151-153
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的是男主人公楚门的故事。楚门在现代传媒的操纵下,将整个生命历程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在观众眼前,但他在觉察到自己的境遇之后,奋起抗争,最终取得自由。揭示了当今社会,现代传媒在经济利益与收视率的驱使下,成为了道德沦丧、无情践踏人权的幕后黑手。男主人公楚门的这种生活境遇启发我们关注到现代传媒对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反思中国与制造中国——论第五代的民俗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琛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2):98-101
1980年以来,民俗电影一直是第五代重要的创作题材。从《黄土地》、《红高粱》到《霸王别姬》,第五代电影大都体现为民俗奇观包装的民族寓言。第五代的民俗电影显示了一种别样的现代性景观,是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和体验的文化镜像,反映了在本土与全球、己域与群域、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范畴间交叉辉映所形成的、具有时空特定性——后革命中国的现代性想象.  相似文献   

13.
电影艺术的色彩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通过不懈地努力与探索,赋予了电影艺术历经从黑白到彩色的伟大变革,提高了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电影艺术发展至今,色彩已成为电影艺术的基本建构元素和造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艺术产生冲击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前提;此外,色彩使电影艺术克服单调呆板的局限,更具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电影艺术表情达意、传递象征意蕴、创化内涵的基本元素,表露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使得电影以一种再现艺术的美学品貌区别于其它姊妹艺术而具有独特魅力。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已把色彩美的创造推到了更加醒目的位置,色彩美更是现代电影艺术展现电影奇观基本而必须的手段,推动着电影艺术向着富于文化哲理意蕴的立体纵深方面发展。色彩美定会给未来电影艺术注入更加多姿多彩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14.
电影艺术现实的建构,是电影理论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阿凡达》的出现掀起了一波新的有关于构建电影虚拟现实的浪潮,为营造更加逼真的电影现实,实现电影的真实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与此同时,电影作为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层面的自我确证功能也随之受到威胁。这种威胁既来自于对新的技术本身的过度追求,也来自于为了奇观异景的创作而对电影的文化诉求的忽视。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电影则是一种依靠现代工业基础而形成的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独特表现形式。两者结缘是从二十世纪初电影刚刚由西方传入中国开始的。电影作为戏曲传播的新媒介,记录了戏曲的声像资料,并以自身的艺术特点影响到了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和舞美布景等各个方面。戏曲电影运用视听语言完成了对舞台戏曲的升华,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戏曲电影是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之一,它是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将如何摆脱困境与危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国本土电影只有以积淀了民族审美经验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去反映民族化传统并运用现代意识去观照和超越传统化,充分利用本土化资源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当下状态和普通人的命运及价值观念的嬗变,努力挖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东方诗情和东方神韵并与现代电影语言审美地结合,才有可能在世界电影艺术的领域中拥有一块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7.
微电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广告植入、网络和新媒体传播是其核心的两大构成要素。由于独特的传播特性。使它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院线电影或电视播出的电视节目的“微”特征。微电影从“微”入手,体现了短周期、低成本、微时长、“简”故事、“强”视听和“新”话题这六大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关联。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电影”作为中国农村主要的娱乐和文化传播媒介,曾经占据了乡村生活的重要位置。它承载着深刻的仪式意义,并成为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乡村电影不同于一般的电影,它独特的放映方式已经变革了电影的形式,增益了电影原有的意义,并构成了其特有的历史行为功效。它在短短二三十年间的兴盛与式微,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和文化的诸多变迁,以及迅速而剧烈的媒介变革。当传统秩序和革命话语为新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性观念所替代,乡村电影的仪式和文本意义也就逐步被瓦解。随之而来的媒介变革,在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文化娱乐体验的同时,也培育了新的媒介使用兴趣和需求,乡村电影的存在空间也就越发紧缩。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孔子》对古装战争片模式的重复、对儒学思想的隔膜误读、对市场的自觉倾斜妥协等原因,使得影片重释孔子的预期并没有实现,远未触及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问题在其他影视翻拍剧中同样存在。在大众传媒时代,儒家文化传统该如何重建,这样一个急迫而重大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