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作为清代画坛领袖的王时敏,其祖孙、父子、叔侄继承关系错综复杂,柳诒徵引用《太仓太原王氏宗谱》,予以简化,产生问题。本文依据第一手资料,恢复历史本来面貌,主要是澄清了王时敏、王原祁在血统上是祖孙、在宗法上是叔祖侄孙的双重关系,治清画史者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2.
柳诒徵《国史要义》以专章论述史例,其作法符合中国史学的实际。他考察了史例的缘起和外延,并置之于世界史学的视野下衡量。他认为,史例权舆《礼经》,为我国史学特创,包含取舍、等差、体裁等方面。柳氏对史例的见解深受杜预的影响,并基于大量的史料进行了扩充。由于其过于强调民族文化和礼书的地位,从而造成了自己理解史例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叙述刘铭传家族《刘氏宗谱》的发现,版本及留存处。重点介绍《刘氏宗谱》五修、六修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河东柳氏是关中地区的著族大姓。近日又得见其家族中柳崇敬墓志一方,柳崇敬于两《唐书》无载,其高祖柳庆、曾祖柳机,史书均有传。《柳崇敬墓志》为河东柳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在补充世系、印证史实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柳诒徵先生正于一个西方现代文明和文化开始猛烈冲击中国古老文明的风云变幻的时代,作品《中国文化史》充满了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情,通过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的手法来阐发。本文试从对比阐述这一视角出发,进而探讨运用这种手法的原因、表现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桐城《高林汪氏宗谱》中有张英佚文三篇,即《高林汪氏宗谱序》、《尔玉公传》和《汪老伯母胡太孺人八秩荣寿序》,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张英介绍高林汪氏家族发展和纂修宗谱的特点,阐述自己对修谱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叙述同汪德雯的深厚情谊;同时,张英对尔玉公和胡太孺人十分景仰,撰写传记和寿序以颂之。  相似文献   

7.
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连,我们可将它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实际上,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国内一些发行颇广的中国文化史著作,如顾康伯的《中国文化史》,高桑驹吉著、李继煌译的《中国文化史》,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陈登原的《中国文化史》,王德华编著《中国文化史略》及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等,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晚年居然到了不乞米就无以活命的地步。不过,因杜甫的名字而颇具吸引力的《杜氏宗谱》,却在诗圣辞世1200多年后,引起了一场官司:杜甫后裔成员为争夺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要对簿公堂。杜甫的后裔杜菊凤等3人作为原告,诉至闸北法院,主张要求全套《杜氏宗谱》的保管权。杜菊凤等称:原告与被告均系杜氏家族成员,且为唐代著  相似文献   

9.
五四前后,章太炎、梁启超、柳诒徵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境遇下,分别运用:佛教、新康德主义、《易传》等理论资源,对以“进化论”为核心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这些批评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思想景观,在深入分析这些思想家的批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相似文献   

11.
刘、柳在王叔文集团中实际排名较后,两《唐书.刘禹锡传》于二人在永贞革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因突出传主地位,容易造成"误读"。本文从王叔文集团名次排序、武元衡与刘、柳之关系、王叔文集团的内外往来关系、刘柳之交、《顺宗实录》之公案等角度,通过多重考辨,试图对"二王刘柳"并称再作检讨。  相似文献   

12.
西汉前期所设置的刘氏诸侯王“相” ,为维持中央王朝与诸侯王的正常关系 ,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诸侯王“相”称谓的设置和变迁 ,诸侯王“相”与诸侯王之间的关系 ,汉廷选任“相”的方式、标准 ,“相”的行政职责等 ,应作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柳永与苏轼都是宋代词风转变的关键性人物。柳永对词的抒情形象、情感本质及审美空间等进行了全面开拓,突破了五代词的藩篱.使词开始转向个性化、自我化,使词的审美空间移到了广阔的自然山水之中,同时对都市生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描绘.苏轼在柳永的启发影响下进一步开拓,使词进一步男性化、多样化,情感内涵有了本质的飞跃,把自然山水与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思考相结合,同时对农村乡野与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极大地拓展了词的审美空间及表现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史籍的记载,从赞序的体式、内容,字的结体、笔意以及款印等方面的辨析,论证了柳哲发现的所谓柳宗元手迹<懿王像赞>是伪作.  相似文献   

15.
沁水县西文兴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革新家和一代文学宗师柳宗元同宗后裔隐居地。柳民氏居是柳氏世家以血缘聚居的千年古村落遗存。柳宗元文化在柳氏民居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6.
崇安刘氏家族是官宦世家和儒学世家,家族中的许多成员凭藉科举、荫补进入官场。刘氏家族以《春秋》学为家学,世代教授乡里。优渥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家训家法以及由世家背景而来的行政经验和儒学、文学素养使刘氏家族在有宋一代贤才辈出。正是这个源远流长、学殖丰厚的世家大族诞生了刘子翚这样的一代师儒。  相似文献   

17.
“风”:刘咸炘历史理论的枢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咸炘指出,"风"是贯穿历史进程始终、推动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它既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因,又是《易》所展演的规律在历史运动中的具体形态。刘咸炘对"风"与历史嬗递和历史兴亡关系的阐发,意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文化道路。刘咸炘的"风"论与中国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时风"、"气运"研究一脉相承,受到了中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出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倾向。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以《萨婆多部师资记目录序》“年逾知命”、“三纪于兹”等语及《高僧传》中的有关记载为据 ,推算出《灭惑论》必定是撰写于齐建武五年 (公元 4 98年 )之前 ,然后又以《释〈三破论〉》、《灭惑论》等的有关文字为据 ,推论出《灭惑论》是撰写于齐永明年间 (公元 4 83~ 4 93年 )刘勰还未“依沙门僧”之前 ,它是刘勰能进入定林寺为释僧“打工”即佐其编撰经藏的“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19.
崇敬胡适先生的澳籍华裔学者柳存仁先生,虽然名义上仍坚持吴承恩作《西游记》的看法,但他面对《西》书结构和文本的“全真味”,面对宋元明全真教史中的大量资料,多层次全方位地证明了《西》书从构思、演衍到撰稿,均与全真教有关联,从而提出《西》书有一个全真教古本,确是近年《西》书研究中的一大创获。它实际是对“吴作”说的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20.
“六合彩”是香港奖券管理局委托香港赛马会经办的一种奖券游戏。而近期在内地盛起的地下“六合彩”活动却是未经政府许可的非法赌博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组织有力的查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