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安徽南部的小城池州曾是唐代诗人杜牧任官之所,虽系贬职,但此处怡人的风景冲淡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忧愁。会昌四年杜牧由黄州迁池州刺史,任职两年期间留下多篇诗文。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清溪河、九华山、秋浦河、杏花村等景观,不仅展现了唐代池州的风貌,也保留了诗人的情怀,对于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发它们,使之更具历史气息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牧在湖州有很多小诗,特别是杜牧的外集中有一首《叹花》诗,历来被认为是风情之作,文章从杜牧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叹花》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认为它不但不是一首风情诗,而且还是一首感伤时世很强的政治诗。从而揭示了杜牧在湖州的有些风情诗和写景小诗绝非风情或闲来之笔,其中蕴涵着杜牧强烈的个人身世遭遇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地名本来只是一个地理符号,然而当它出现在诗人的诗歌作品中时,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符号,而且往往还代表了与诗人、时代背景等密切相关的多种含义。因此,分析杜牧诗歌中地名的艺术功能,探析杜牧诗歌中的地名与其诗风转变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了解和评价杜牧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最具忧患意识的历史家,他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史记》就是他深重的忧患意识的产物.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普遍存在于中国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并形成中华民族代代相续的深层心理结构.晚清的刘鹗曾有一段话十分集中地概括了这一文化现象:“《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所谓“哭泣”者,正是指弥漫于作品间的忧患情绪.刘鹗在这里将《史记》与《离骚》、《庄子》、杜诗等并举,说明他对《史记》中所蕴藏的太史公的忧患意识有深刻的感受.其实,不单是刘鹗,两千多年来许多目光深刻的学者都看到司马迁著《史记》决非单纯记录历史,他在记载历代政权的兴衰变迁和帝王将相的荣辱沉浮的同时,处处流露着自己对社会、现实、人生浩大而深广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正是司马迁真实地记载历史,敢于大胆批判现实的思想基础,是他自强不息、发愤著书的精神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晚唐诗人杜牧创作了大量咏史诗,对这些咏史之作,过去的诗评者多认为粗直浅率是“史论”而不是诗。文章分析认为杜牧的咏史是一种新的变创,是诗意与哲理的完美结合,开创了咏史诗的审美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忧患意识的范围呈扩大化趋势,由早期关注自然而转向关注社会现实,注入了更多的社会因素,它有着忧患主体的多层次性。这一时期,“士”群体的忧患意识颇为活跃,忧患内容丰富多彩,它注重忧患意识发展的继承性与连续性,以反映兼并战争与中央集权之现实为聚焦点,关注国运民生,有着很强的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7.
李煜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使得李煜的词达到了一种深深的层次,情感思想的矛盾使他的作品体现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语言张力,前期作品体现为"意蕴冲突",中期作品体现为"情感冲突",后期作品体现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相似文献   

8.
老子怀着对时代、社会和百姓的忧患意识,以道体为前提,以自然、无为为价值原则,以圣人与百姓的关系为主线,提出了道家与众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愚民"、"弃智"思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当代女诗人李潮蕴在东北诗坛非常活跃,诗人以其旺盛的创作力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她的诗歌唯美深奥又蕴含丰富的生活底蕴,作为女性诗人她在诗歌视域和意象选择上都做到了性别的突破,从而使诗歌作品产生了一定的超越性和丰富性.作为知识分子,她的创作又能沉于民间,作品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忧患意识.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作品不仅有"小我"的呢喃,还有深邃的哲学追问,其诗作以一种回归诗本身、诗本真的文化立场和人本立场来表达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性思辨与感性体认,为中国当代新诗写作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0.
曹操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让其非常痛苦和焦虑,从其诗文来考察发现:曹操是通过直抒胸臆、展开幻想、寄寓宗教等方式来化解痛苦缓解焦虑,从而获得解脱的。也正是这种解脱后的达观随性成就了曹操诗歌"清峻通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河北"三驾马车"之一的谈歌是一个坚定的民族精神的守望者.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民的生活、生命的况味和意志、愿望,表现了对人民深切地同情、理解和赞扬的情感态度.并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在道德失衡、精神异化的今天张扬我们已经失落的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以求得精神再生,唤起人们对社会共同的根本利益的体认,凝聚起风雨同舟的社会情感.  相似文献   

12.
铁凝各个时期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主体精神,即对女性的生命关爱和深刻的女性忧患意识.<永远有多远>是铁凝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白大省的形象是铁凝对女性自身的弱点的再度思索,并提出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才是女性真正的觉醒,是女性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所在.这种主体精神的续延,体现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杜牧对自己的出身门第颇引以为荣,他曾夸耀说是“杜氏大族”。的确,在唐代就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称,可见杜氏家族之盛了。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杜氏一门,分为五支,是先秦之后,数百年来的高门大族。杜氏这一支,本出自襄阳,而在杜陵居住巳久,故杜牧为杜陵人。杜牧很喜欢把他的祖先上推到晋代文武双才的杜预,其后仕宦不绝,到他的祖父杜佑,相唐之德、顺、宪三朝,出将入相,几五十年,其子孙继承其家业,地位声势,直至唐之末叶,虽不能说与唐王朝相终始,前后也将近二百年之久。门阀士族,至唐代巳衰,但地主知识分子,一旦进入仕流,便各修其家法,  相似文献   

14.
唐自大中间,国体伤变,气候改色,人多商声,亦愁思之感。诗至晚唐,商声四起,诗坛上萦绕着阴郁的感伤之影,诗风迥异前代。这种以“悲怨”为特征的感伤诗风,前人曾直观地感觉到:诗人许浑“善作佗傺之言”;杜牧的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李商隐之作乃“屈宋之遗响”;刘沧诗“悲而不壮,语带秋意”;罗邺诗则“无一题不以寄怨”;郑谷诗“声调悲凉”;曹松写涛“颇能为寒苦之句”……晚唐诗人之作,无论是杜牧的“刻意伤春复伤别’(李商隐《杜司勋》),还是韦庄的“伤  相似文献   

15.
牛希济是陇中著名作家,是"花间词派的"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写男女相思以及羁旅送别之作。由于受出身及个人经历的影响,牛希济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清淡之美。  相似文献   

16.
博尔赫斯的"武士刀客"小说并非博尔赫斯"幻想美学"的代表性作品,而是一种另类之作博尔赫斯的现实主义作品.这类作品的写作贯穿了作家创作的始终,主要对生活于阿根廷一带的高乔人精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历来与党的执政根基紧密相连。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把长期执政作为一种战略来加以考量。认清现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忧患,深刻领会党中央应对忧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切实加强忧患意识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李渔的作品传入日本长逾300年。大部分作品被翻译、出版,部分作品被改写为"戏作小说"。李渔作品在日本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符合日本民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李渔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正是这些变化使之获得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扎根于日本文化。李渔作品在日本的传播经验为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学史上,人们对杜牧常喜以“风流才子”冠之。依据主要有三:其一,他早年在淮南幕府中任掌书记的一段生活。其二,他的《遣怀》诗中的“自白”。其三、他做湖州刺史的原因。本文从这三方面对杜牧“风流才子”形象进行再认识。杜牧的扬州生活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且杜牧扬州生活的主旋律被他表面的浮艳风流所淹没;《遣怀诗》隐藏着一个关心国事的诗人形象;“杜舍人牧湖州”段子,既便本事是实真的,恰恰体现了杜牧对女性人格的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20.
在环境问题方面的教育,不仅要把生态环境的知识和使用这些知识的方法教给人,还要把自然观的教育与人生观的教育结合起来,使人们真正了解自我,认识"人"的真正本质与内涵,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环境问题如同对待自身问题一样形成忧患意识,这种把自然与自身相统一的忧患意识正是生态道德建构所致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