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关于通报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评审结果的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2年度创新研究群体评审工作已顺利完成,中国科协所推荐的22个候选创新研究群体中.有9个研究群体获得资助,占本年度全部受资助研究群体的30%。  相似文献   

2.
各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科协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相关科学部组织推荐的2003年度候选群体,经同行评议、专家评审、实地考核及基金委委务会审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初选的以邓小刚为学术带头人的"复杂流动机理研究及其数值模拟"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初选的以贺福初为学术带头人的"人胎肝蛋蛋白质组学、细胞定位及重要细胞调控因子的发掘"等2个研究群体获得200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似文献   

3.
浙江大学"工业过程的控制理论与总线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团队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褚健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4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并在2007年度获得滚动资助.  相似文献   

4.
中南大学以黄伯云院士为学术指导,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勇为学术带头人的“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这是我校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第一个入选国家创新群体的团队,也是我校获资助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  相似文献   

5.
2006年4—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对基金委资助的部分创新研究群体进行了系列采访,报道了17个优秀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本文拟对有关情况做一些介绍,并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与管理工作做些探讨。1采访感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自2000—2005年,共资助研究群体118个,资助经费6.084亿元。118个研究群体中,53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56个群体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6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3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7,(12):102-103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32个重点项目和6个面上项目获得2007年度NSFC-广东联合基金的资助.资助金额合计4980万元。  相似文献   

7.
2007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实施情况考核评估会议于11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实施3年和实施6年的创新研究群体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及实际需求,确定延续资助群体。经专家组评审考核评估,实施3年的20个群体及实施6年的4个群体获得延续资助。  相似文献   

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设立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的10个典型创新研究群体,从结构特征、负责人影响力和演化特征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创新研究群体合作网络在结构上具有高连通性,但群体紧密程度差异明显,合作网络的集权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群体负责人在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但也有少数影响力相对较弱;合作网络中子群的演化路径可以分为汇聚和分离两类。总体来说,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支持下,群体的规模、合作紧密程度都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NSFC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切实促进了创新研究群体的建设,资助绩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设立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的10个典型创新研究群体,从结构特征、负责人影响力和演化特征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创新研究群体合作网络在结构上具有高连通性,但群体紧密程度差异明显,合作网络的集权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群体负责人在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但也有少数影响力相对较弱;合作网络中子群的演化路径可以分为汇聚和分离两类。总体来说,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支持下,群体的规模、合作紧密程度都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NSFC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切实促进了创新研究群体的建设,资助绩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3月9日.中国科协2012年度候选创新研究群体评审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48位来自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分别对数学物理科学组、 科学组、生命科学组、地球科学组、工程与材料科学组、信息科学组、管理科学组和医学科学组等8个组的83个候选群体进行评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6,(5):285-293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二等奖38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统计,其中36项获奖成果均不同程度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获二等奖总数的94.74%。获奖成果“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失效与本构关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达34项次,而获奖成果中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最少也达4项次。  相似文献   

12.
短讯     
《科协论坛》2011,(1):48-48
日前,中国科协下发《关于申报2011年度中国科协学术交流项目的通知》。2011年可以申报的中国科协学术交流项目分为两大类:一是委托类项目,此类项目由中国科协或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由申报单位承办,以项目委托方式实施完成;二是资助类项目,此类项目为申办单位自行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中国科协择优给予一定经费补贴。  相似文献   

13.
以王恩哥和薛其坤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米结构薄膜生长机理和原子尺度控制"研究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首批资助群体之一.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科研基金     
《科学中国人》2006,(10):122-122
2006年度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面上、重点等项目情况2006年9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了2006年第八次委务会。会议研究批准2006年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重点等项目情况如下:1.面上项目10270项,资助经费268575万元:2.重点项目272项,资助经费43569万元;3.联合基金项目98项,资助经费3597万元;4.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项,资助经费1906万元;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21,(1)
正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为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构建了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为主体的人才资助链,助推基础研究优秀人才的快速成长。本文以2016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为案例对象,回溯其科学基金资助及人才成长历程,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其人才成长的各阶段特征及总体特征。研究发现:科学基金在促进高水平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助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陶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群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首批资助的群体之一。自2000年以来,该群体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论文34篇,其中刊登在Science杂志上论文3篇,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领域陆地碳循环、区域多介质模型及内分泌干扰物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  相似文献   

18.
九月上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务会议审议批准了1995年度面上项目的资助项目。199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准资助3480项,资助总金额30229万元。同去年相比资助项目数略有增加,资助金额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平均资助强度从去年的7.18万元/顶上升到今年的8.69万元/项;今年的资助率为16.6%,比去年的16.9%略有降低。今年面上项目评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体现在:加强了对创新项目的保护;进一步加强了新项目立项和结题项目完成情况挂钩这一工作环节;认真执行了有关超项、不按时上报结题报告的不受理新中清等规定;…  相似文献   

19.
物理教育研究在美国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是物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方向,列入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范围,持续性资助物理教育研究对物理教学实践和科学育人非常重要。本文依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站的数据,从资助项目数量、资助资金数额、资助来源路径、资助研究方向四个方面,对2011—2020财年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物理教育研究领域的项目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和综述,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深化教育与具体学科教学研究的交叉融合,推动我国物理教育研究的发展,科学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23,(3):17-17
2月20日,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二十五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束为,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历届获奖者、“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企业家、奖项资助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