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消费主义文化环境下的媒介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义已经成为当前媒介经营的大环境,这样的环境是怎样的,对媒介经营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消费主义的特征、消费主义与媒介的关系、消费主义对媒介的影响以及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媒介经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文化对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方式,也受到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解读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特征,分析消费主义文化对阅读的影响,发现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阅读主体趋于大众化、阅读方式趋于简单化、阅读目的趋于多样化。最后,提出应以提高创作内容的质量为目的来加强对阅读客体的管理,加强阅读素养教育,制定客观、可行的阅读标准,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尤其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视觉文化的绝对优势渐渐凸显,关于大众文化对于精英文化的冲击之争也甚嚣尘上,然而二者在冲突之下似乎又有融合与借鉴,到底是精英文化在借用"大众"外表收复失地还是通俗文化盗用了精英之名乘胜追击,对精英文化进一步销蚀?只有从消费主义的背景和视觉文化的本质特征入手,才能透过现象看清这些新"消费偶像"的本质。事实上,这些名目繁多的视觉盛宴,本质上都会有意或无意的造成对精英文化的销蚀。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中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星 《今传媒》2012,(3):147-148
在文化、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传媒市场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是必然的,媒体消费主义一方面体现在媒体对消费主义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方面表现为媒体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本文主要通过媒体的运作理念、制度安排、生产流程和叙述模式对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责任问题一直引起业界关注,如今在时尚至上的消费主义社会,广告与时尚的结合也日益密切。广告鲜明地体现和引领着时尚潮流,形成广告传播的时尚化特征。但如今时尚文化以自身独特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导致青少年群体消费主义倾向严重。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正如广告与时尚的密切关系,故在研究中必须从广告对时尚的传播角度来分析广告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韩凌 《新闻世界》2009,(12):42-4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推进、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消费社会的文化理念进入中国。典型报道作为一种引导舆论、以正面宣传为主导的新闻报道方式,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本文探讨了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典型报道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困境,希望能为典型报道的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7.
张书娟 《新闻窗》2011,(3):44-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大众传媒通过对产品"符号意义"的宣传、消费方式展示等手段向消费者灌输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在广告及大众传媒推波助澜下弥漫全球。在当今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下,消费主义影响公众消费观念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遏制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的最有效的手段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孙晓 《青年记者》2016,(13):63-64
媒体消费主义盛行的迷思 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理念在我国社会的广泛蔓延和不断强化,在消费文化的裹挟包围之下,媒介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①消费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同时放大了这种需求,进行了消费内容再生产再扩散.在受众强大的消费主义信息需求面前,媒体倾向于奉行消费主义,致使消费主义深度侵入媒介文化之中,形成合谋,导致媒体消费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9.
佘世红 《中国出版》2012,(18):43-45
消费社会是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消费主义文化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生产主体更多元、生产的内容更多和传播的速度更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的大量生产表现出一种悖论:一方面消解了传媒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却逆向刺激传媒的公共性,促使传媒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林 《新闻世界》2009,(9):81-82
消费主义文化作为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不仅对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一种全球性文化——意识形态,正对我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试从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及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主义文化的扩张、传媒消费主义等角度来探析它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民间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民间手工艺引入科技馆的必要性等相关问题,重点探讨了适合融入科技馆教育的民间手工艺项目的选择以及如何在科技馆教育中融入民间手工艺,为拓展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手段。起源于1950年代的安康“新民歌剧”是在汲取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和西方歌剧元素而形成的地方剧种。经过经济社会转型期近30年沉寂之后,新民歌剧在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康示范区创建的推动下,成为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开展乡村社会教育、凝聚乡村脱贫攻坚精神动力的积极力量。其从“遗留”到“传承”的艺术创新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Delegates to the 1975 MLA convention will visit one of the nation's great cities. Greater Cleveland, located in the industrial heart of America, is many things-commercial and manufacturing center, port, leader in education and the arts, and home for over three million people of diverse ethn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14.
比利时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联邦制国家,按照语言分为荷语区、法语区、德语区和布鲁塞尔双语区四个语言区,法兰西、荷兰和德意志三个文化共同体。比利时的文化政策发展主要是在二战后,文化政策的框架形成于1960年代。比利时文化政策的目标基于政治和文化民主的原则上,三个文化体有各自坚持的原则。比利时的公共文化政策内容丰富,涉及跨文化交流、文化参与、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文化创新、文化支持、数字文化、生态文化、艺术教育和跨文化教育、业余文化等方面。《宪法》和《文化协定法案》是比利时公共文化遵循的一般立法,除此之外还有公共文化立法和部门具体立法。按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公共文化支出进行了分解,并对公共文化消费情况和雇佣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赫拉克莱冬是一个小国家的小型博物馆,它试图在一个文化产业并不总是受欢迎的环境中努力前行。在过去的10年中,该馆设法将艺术、科学和数学整合到一个独特的教育计划中,旨在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容易、使学生热爱艺术、使科学更易于理解。为此,该馆正在与包括教育专家、数学家、美术教师在内的各路专家一起工作,使该馆开展的工作能适应并满足学生们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16.
Integrating perspectives from research into cultural and post-industrial journalism,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ilot study of websites with reviews of arts and culture conducted by amateurs. Such websites constitute a popular space for cultural criticism, and one that challenges traditional hierarchies within journalism. The article maps which Danish websites conduct arts and culture reviews, asks what features these websites have that facilitate public discourse, and measures the actual discussion on the websites. While academic diagnoses of the state of the online public sphere have generally been discouraging,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is is partly due to a strong focus on politics rather than on culture and illustrates how the cultural public sphere of online reviews constitutes a heterogeneous space for a public discussion about arts and culture. Furthermore, it shows that some amateur reviewers have highly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culture and, on that basis, argues that the emergence of this type of critic might represent a qualitative strengthening of cultural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7.
朱永奎 《大观周刊》2012,(44):294-29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三雏目标的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成为新课标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艺术中专图书馆与学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素品 《图书馆论坛》2003,23(2):127-128
文章根据当今时代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针对艺术中专与教育的情况,以广东舞校为例,阐述了图书馆在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Open acces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can be ill-equipped to manage the complexity of research outputs from departments of fine arts, media, drama, mus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reative arts in general. The U.K.-based Kultur project was funded to create a flexible multimedia repository model using EPrints software. The project launched the first arts based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and 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 Ten years later, these pioneering repositories are still evolving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arts researchers, and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changes in the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landscap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scholarly repositories in the creative arts, 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arts research in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