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代前蜀后主王衍是一个荒淫无度,而又知音好文的君主,从其《醉妆词》可看出他对世俗享乐生活的竭力追求。上行下效,当时的文人大夫们也沉迷于游乐放纵的生活,反映在作品上,就是前蜀词坛俗、艳之风盛行。这种风气的形成与当时的音乐特征、时代大背景、蜀地的地域环境及君主的好尚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花间集》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到后蜀高祖天福五年间18位作家的词作,共500首。虽然其中咏史怀古题材的词数量不多,但却有2/3的作家涉足这一题材,他们借古代的历史事实或传说故事,表达身世之感、家国之痛,或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无耻。首开了咏史怀古词的先河,影响着后世咏史怀古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屈指西风几时来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祚《花间集》编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词派——花间派——在经过多年的热闹创作后,以整体的面貌与大致相同的风格,集体包装面世。这是被称作"艳科"的词在集中描写"艳情"之后开出的第一朵艳花。这部收录18家词作的《花间集》,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都是西蜀  相似文献   

4.
五代是词这一新兴文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西蜀是当时的一个创作中心。蜀词得以兴盛的因素有很多,蜀地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它一方面为文化艺术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使游乐之风大盛,这正为以娱宾遣兴为主要功能的曲子词的创作和传唱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5.
一、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重要词人孙光宪是五代荆南词人,《花间集》收其词共25调61首,仅比温庭筠少5首,却比韦庄多13首;另外,《尊前集》收其词23首,皆《花间集》所无者,合计起来共达29调84首之多,除了南唐的冯延巳,孙光宪可谓唐五代文人中写词最多的一个。若单就《花间集》而论,温庭筠是晚唐词人,那么《花间集》中五代词人写词最多的  相似文献   

6.
正清初沈谦《填词杂说》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为"词中二李"。而"当行本色"则指"内行并且是本来面貌"。词本是唐代一种新兴流行歌曲的唱词,为供宴饮娱乐时用。晚唐五代的欧阳炯《花间集序》有云"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庶使西园英哲,用姿羽盖之欢";故而以《花间集》为代表,最初词的题材多为美女与爱情,少数涉及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7.
傅伟 《现代语文》2010,(4):23-24
<正>牛希济,临州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牛峤兄子。遭遇乱世,流寓巴蜀,投靠牛峤。仕蜀任起居郎、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蜀亡入洛,后唐明宗拜为雍州节度副使。后人称牛学士。牛希济是唐末五代的古文高手,时人称其"文学繁赡,超于时辈"[1],"以诗辞擅名"[2]。赵崇祚《花间集》录有牛希济词十一首。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录有牛希济词十四首。  相似文献   

8.
五代十国的前后蜀时期(前蜀,907—925年;后蜀,934—965年),东、西两川的战争较少(与中原相比),人民基本上安居乐业。尽管两蜀的封建统治阶级广征赋税,但比中原一带轻,蜀地人民的生活无疑要好得多。因此,蜀中的消闲阶级便能优哉游哉地过日子。韦庄词说:“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辰。”词中表现的是:成都城  相似文献   

9.
在五代《花间集》所载的十八位词人中,无论从人品看,还是从词品看,鹿虔扆都堪称为佼佼者。这位在后蜀后主孟昶手下任过永泰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太保等职的词人,据《乐府纪闻》云:“初读书古祠,见画壁有周公辅成王图,期以此见志。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旨。”(《词林纪事》卷二引)从他仅有的六首存词来看,尽管其中也有婉款妍丽之作,但因下面这首《临江仙》词写得特别的沉痛悲凉,就使人相信他“词多感慨之旨”的不虚:  相似文献   

10.
《花间集序》作为我国词史上第一篇词论,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词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本认为:《花间集序》没有把花间词说成齐梁宫体与晚唐五代娼风的结合;《花间集序》的宗旨是倡“雅”贬“俗”、扬“清”赞“艳”。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间势力的分化、组合及其与国共两党的关系充满了曲折、变化,并非如既存研究所说的那样简单整齐。抗战前期,中间势力与国、共两党都是既有合作又有分歧,甚至有斗争。抗战中期,中间势力为了协调国共冲突,增加自身份量,开始联合起来,先是建立较为松散的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建立较紧密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但作为统建会成员的第三党和救国会对此新组织都一度有所疏离。对于中间势力的联合,国民党是不信任、不支持的,并尽力予以阻止和打压,逐渐将其推而远之;中共则由怀疑到鼓励、支持与帮助,逐渐拉而近之。虽然,中间势力内部也有各种矛盾,各自的立场和选择不尽一致,但整体来说中间势力是由最初偏向国民党转为逐渐倾向中共的,这无疑是抗战中期最重要的政治变化,对后来中国的政局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社会保障的研究,一直是从它的社会功能方面进行的,而忽视了它的伦理道德功能和意蕴。从伦理道德体系的角度考察社会保障,有助于人们提升对它的伦理意义的认识,并不断去挖掘心中的道德资源,真正做到以一种伦理道德的思想去关怀弱者,以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去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3.
太平军与湘军在兴起之初 ,都曾发布过表明自己政治主张和动员口号的檄文 ,力图抨击对方致命的失误之处 ,以夺取政治舆论上的优势地位。檄文也显露出各自据有的政治优势和难以克服的缺陷 ,但湘军终因在政治动员口号和策略上略胜一筹而逐渐获得优势 ,太平天国由于口号上的失误而逐步陷于困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时,阐明了执政为民、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揭示了人心向背与执政兴衰的内在联系。学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一人心向背是决定政党和政权兴衰的重要因素,执政兴衰与人心向背之间是以政党和政权是否代表人民利益为…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校园网都会经历网络平台的改版升级,同样是改版升级,所花的资金和改版升级后的效果并非完全一致。要使网络平台改版升级后的性价比高,就必须根据用户新的需求、当前新的技术、资金情况,以及对新老平台的比较分析后,提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改版升级方案,达到整个系统均衡升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王艳  郭鑫 《海外英语》2014,(20):223-224
Based on the narrative theory of Shlomith Rimmon-Kenan,the present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hoice and order of the focalizers and the themes of the novel to show that they are chosen and arranged deliberately and accorded to its themes.  相似文献   

18.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有无相生”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灭不已的变化规律 ,因而必然通过人们的哲学—美学思想反映出来 ,进而影响到文艺创作和欣赏。在艺术文本中 ,“有”即直接描绘和传达之物 ,是有限的“在场”者 ;“无”指艺术的间空 ,是无言之言 ,“不在场”者 ,它隐而不显 ,却内涵“万有”,意味无穷 ;接受主体的积极参与 ,使“有”与“无”互为生发 ,相得益彰。以“有”带“无”,以“无”蕴“有”,方得艺术表现之妙  相似文献   

20.
解放思想与遵纪守法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处理得好,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处理不好,就会陷入误区,出现偏向。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在解放思想中强化法纪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提高防腐拒变能力,走出为政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