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复合型教师集授业者与学习者于一身,兼教育功能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具有渊博的复合型才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崇高的教育理想为灵魂,通过阅读反思提升教师品位,创建校园文化环境,借助管理机制创新,科研课题研究,在活动中锻炼教师,使学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连明 《上海教育》2005,(12B):46-51
复合型共同体是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提高个体或组织的创新能力,而承载着多种具体任务和要求,赋予了多元价值的共同体。复合型共同体是由有关研训人员牵头,按照一定的目标和任务,构建了由基层学校领导、名教师、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参与的复合型共同体。复合型共同体的形成是教师进修学院与基层学校双向选择的结果。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及上海市二期课改推进的要求,复合型共同体被分解为学习共同体、教研共同体、培训共同体、课程建设共同体和教育信息技术共同体。[编按]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使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快师资队伍向复合型教师的转变和发展,是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对传统视角与现代新思维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不同角色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向复合型角色转变的实现手段,以期促进复合型高职英语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众多模式之一。本文在研究区域协作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内涵的同时,具体分析了四个区域仂作模式,即:教育发展服务区模式、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多方协作的复合型模式、“伙伴协作、共同发展”模式类别与构架,主要内容、保障条件等,概括比较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复合型共同体是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提高个体或组织的创新能力,而 承载着多种具体任务和要求,赋予了多元价值的共同体。复合型共同体是由有关 研训人员牵头,按照一定的目标和任务,构建了由基层学校领导、名教师、骨干 教师、一般教师参与的复合型共同体。复合型共同体的形成是教师进修学院与基 层学校双向选择的结果。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及上海市二期课改推进的要 求,复合型共同体被分解为学习共同体、教研共同体、培训共同体、课程建设共 同体和教育信息技术共同体。 上海市奉贤区各个复合型共同体都确立了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并形成了独到 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运作思路和操作经验。通过复合型共同体的建设,奉贤区教 师进修学院使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专长的每位教师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最 大限度地推动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为了学校整体发展,依靠学校全体教师,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于一体的教育行动研究,称为校本研究。其特征突出表现为,以校为本,主体是全体教师,基础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方法是教育实践研究、反思性教学实践,目标是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其内容几乎涉及学校的所有领域,又以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7.
教师发展学校是借鉴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构建的,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建设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学校。教师发展学校的建立对于创造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新型教师,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建辉  刘华强 《教育评论》2022,(10):103-110
复合型教师的内涵可以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进行解读,且具有时代特征和规制边界。培养复合型教师是教育硕士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学科交叉融合的现实选择。但是,当前复合型教师培养面临教师分科教学与综合素养培养、师资编制刚性与新增弹性配置、乡村教育振兴与教师队伍弱化等矛盾和问题。根据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以职业性为培养目标定位,促进学术性与职业性融合,增强教师职业竞争力等,是教育硕士培养复合型教师培养改革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2001年5月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共同创办的“教师发展学校”在丰台教育发展服务区正式启动。首批“教师发展学校”有丰台区太平桥中学、东铁营中学、丰台区第一小学、南宫中心小学等四所学校。在中小学建设教师发展学校,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培养21世纪新型教师,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一个有益尝试,是中小学教育发展、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探索。“教师发展学校”的提出和建设借鉴了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经验,适应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目的是探索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刘宏友 《教师》2008,(7):8-10
所谓“名优教师”,就是在一个地区教育系统有较大的知名度,其成功的教育教学艺术对一个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和指导作用;是学校管理的精英、师德的楷模、教育的典范、教学的骨干、科研的先锋,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教研风格的复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发展中普教校内管理体系目标增多、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设立体卫处。“健康促进学校”行动的开展,需要复合型的体育卫生教师。为此,应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兴办体育卫生教育专业。体育卫生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更合理,产生效益更明显,更适宜体卫处用人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造就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就一支具有时代意识、创新精神和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教师培养要从实际出发,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和自身发展,将科研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造就学习型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课改与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有机结合,树立教师新的教育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造就复合型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心在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应将学校的内部体制改革与教师考核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造就奉献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李艳萍 《甘肃教育》2011,(24):89-89
一、幼儿教师应成为新型的复合型教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同样需要教师正确的组织与引导。因此,掌握地道、纯正的英语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复合型教师。就应重视、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既要有专业素质.又要具备英语技能,二者兼备,才能设计出充满童趣、富有智慧的英语教学活动。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满足幼儿学习英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复合型人才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型人才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蒋乃平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对“复合”的内涵给予恰当的定位,并通过课程改革落实在课程设置上,才能适应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旺盛的活力。一、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培养方向不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复合型师资,复合型师资建设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包括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的能力、教育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兼得的态度。高校可以通过不拘一格选用专业教师,鼓励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优化师资整体结构三个途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  相似文献   

16.
<正>学校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的引领与指导。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在教师培养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通过借鉴、引入与创新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名师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师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发展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从2009年开始实施名师工程计划,在计划中将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经历与能力划分为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之星四个层级。在计划中,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如何,不仅影响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而且关系到教师自身的提高。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强烈的科研意识、不断创新的精神,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复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8.
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校本研修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校本研修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独特内涵的分析.提出学校教育科研的实施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教师专业的持久性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的行动研究对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的完备与深化、教学实践知识的养成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教师行动研究的有效开展还存在明显的障碍 ,应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 (教学 )研究观 ,依据实际情况 ,采取分阶段突出重点、复合型培训等策略 ,并改革学校管理 ,为行动研究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20.
支持与关爱在教育,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校是学生、教师发展的地方,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舞台,是人类获得生存本领的第一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