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汪伦小考     
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16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赠汪伦》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唐诗名篇。可是,李白诗中的汪伦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呢?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一首《听海》让人一下记住并广为传唱,这首歌成为张惠妹的代表作之一。《听海》的创作者、台湾著名音乐人涂惠元之后又创作了《听海》的姊妹篇《心海》,人们一直以为这首歌将顺其自然地由张惠妹演唱,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近日,这首令人十分  相似文献   

3.
The Road Not Taken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象征主义在诗中的运用将生活中一个极普通的意象赋予了诸多的内涵和人生哲理,极妙地道出了诗歌的思想主题.此外,在写作风格上,这首诗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旧瓶装新酒"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这首赞美老师的歌曲不仅被广为传唱,而且它还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诗歌。这首诗描写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衫,针针线线都织入无限的爱意、细腻深微的关心和体贴。现代常见的各种注解,对于"临行密密缝,  相似文献   

6.
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词才百馀字,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这首词词风豪放,洒脱,是东坡豪放词风的代表,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唱。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点评,为我们欣赏该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这首词仍有一些地方存在着疑问,本文之式从文本出发,将这些疑问及探究的结果一一罗列出来。以期为解读东坡的这首绝唱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老歌里<山楂树>是广为世人熟知的一首.特别是女声版的,柔润甜美的女声,伴着怀旧的手风琴,清泉般地流淌下来,点点滴滴,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8.
《青青河畔草》为后人广为模拟,其题旨也曾引起学者的热烈争论。本文对这首诗的题旨加以分析辨正,并对南朝作家的拟作予以审视剖析。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选编了《登鹳鹊楼》与《江上渔者》两首古诗。这两首诗是唐宋名诗,被人们广为传颂。现对这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虞美人·听雨》是青年作曲家白栋梁根据南宋词人蒋捷同名宋词创作的一首近年来广为传唱的作品.本文从探讨该词的意蕴入手,研究该曲的"通感"音乐创作技法、钢琴伴奏与吟唱的关系,继而探讨该曲演唱诠释的基本构思,将该曲的美学意境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Appreciation 友谊——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赞美和向往。本期Violet特意向大家推荐这首广为传唱的AuldLang Syne,相信里面的古英语不会影响大家对歌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脍炙人口的励志诗已广为人们传颂.但这首绝句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却众说纷纭,而比较一致的时间是在"东渡前"即1917年9月.据考<周恩来旅日日记>,这首诗最初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周恩来到达日本东京后的1918年1月.作者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应该是一首自励诗,原本不是书赠同学的.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最广为人之的和歌集当数《小仓百人一首》,其收录了一百首具有代表性的和歌,集聚了日本古典和歌的精髓。其中有32首和歌以四季为主题,可见其在《小仓百人一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中以《小仓百人一首》的"冬歌"意象为主要考察对象,发现冬季和歌中多出现"雪"、"霜"、"枯草"、"千鸟"等意象。  相似文献   

14.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诗作,也是当代中国朦胧诗的发轫之作。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固然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但笔者以为更因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品位。下面就着重谈谈这首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宋金对峙时期,塞北江南广为传诵一首词——《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南朝千古伤心事, 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 堂前燕子, 飞向谁家?  相似文献   

16.
<正>《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诗作,也是当代中国朦胧诗的发轫之作。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固然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但笔者以为更因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品位。下面就着重谈谈这首诗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1号明星熊熊:克努特成名经历:德国柏林动物园有只名叫"公子哥儿克努特"的小北极熊,作为柏林动物园30多年来首只人工喂养成活的北极熊,克努特深受德国人的喜爱。近日,一首专为克努特而作的歌曲在网上广为传播,而这首歌曲的演唱者是个小女孩,名叫凯蒂(dì)。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诗歌。这首诗描写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衫,针针线线都织入无限的爱意、细腻深微的关心和体贴。现代常见的各种注解,对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句往往解释为母亲疼爱儿子,故“密密缝”。其实这与当时的民俗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小提琴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400年历史.小提琴作为音色优美的乐器,以其宽广的音域范围、拟人化的声音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被音乐家广为使用,演绎并创作出一首又一首优美动听的传世之作.可以说小提琴与钢琴齐名,是名副其实的"乐器王后".  相似文献   

20.
诗人与梅     
周媛 《初中生辅导》2011,(19):41-4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大概因为她总是凌霜傲雪、独自开放的缘故吧,梅,以清新脱俗、孤傲高洁的品格赢得了不少诗人的钟爱。他们或寻梅、或探梅、或访梅,写下了一首首咏梅佳作,情思隽永,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