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西方归化/异化的讨论多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出发,揭示强势文化在翻译外国文学时所采取的归化策略的文化殖民主义本质,提倡异化的策略作为一种抵抗以求文化交流上的平等.文章剖析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与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了比较.同时提出,在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过程的初期,归化翻译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传统译论视域中的归化/异化手段较韦努蒂倡导的异化策略更具操作性.译者还是应在忠实于原文和不妨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使归化异化互为补充.并防止过度归化或异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是在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自我异化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人的本质异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法权化了的世界,正是由异化劳动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总体异化.它表现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同时,又表现为那些体现着所谓"正义"的《林木法》《谷物法》《工厂法》等法律条文,都不过是工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不法商人为了攫取一切可能利益的庇护伞.于是,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异化,决定了在市民社会的日常交往活动中出现的交往异化,而这一切又都是由商品和货币这些异化存在物决定的.因而,从"异化劳动"到"交往异化"的转变,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从带有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网络异化不仅仅是个社会问题,而且是个学校问题:网络异化学生无心学习,常常会引起严重的负性事件.本文试着阐述网络异化形成的因素,并探讨了解决网络异化问题的对策,希望能给因网络异化而困扰的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归化与异化是继直译与意译之争之后,新兴起的两种翻译策略.本文讨论了两个专业术语的来源,并列举国内外名家对其所下的定义,用实例及解释,进一步揭示了两者的深刻内涵.通过分析两者的优缺点,确立了归化与异化相辅相成,互惠共生的关系.并对异化与归化和直译与意译的异同进行比较,解决了与直译和意译区分不清的问题.文章的第三部分论述了两种翻译策略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由于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提高,在不同时期,其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并预言了归化与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异化也日益侵袭着网络的安全.为了维护网络安全,本文通过对网络技术异化的现象、原因的探讨,提出了如何控制网络技术异化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道德视野,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异化提供了温床。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异化、道德情感异化、道德规范异化和道德行为异化等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有网络、高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矫正或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既要开展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又要加强网络技术与道德规范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法律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7.
"都市·异化"小说在女性演绎中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现都市生活中人性的异化是九十年代小说的一个热点.文章通过分析方方等三位女作家探索这题材领域的文本,发现其中共同的女性关怀是"异化"主题获得深化的重要原因.同时,"都市·异化"小说的女性演绎,在"异化"的文本深层结构中也产生了新的功能因素,即女性主义话语的书写.它揭示了"异化-救赎-异化"这样一个女性人生的怪圈,以女性的特殊异化解构了女性"自我救赎"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以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开端,对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马克思认为异化不仅是社会发展所采取的一种否定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类的历史就是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入手,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上所出现的"文凭热"现象,意在说明文凭异化的后果.并试图探讨扬弃文凭异化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网络可能因人的网络异化行为而成为奴役、支配人的一种手段。网络情境下大学生网络异化行为分为自我认同异化、符号互动异化、虚拟情境异化、网络文化异化等类型。大学生的网络异化行为阻碍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发展和人际关系交往。因此,必须从内外阈视角下分析异化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措施,有效地解决网络中的行为异化问题,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孙悟空的形象问题,学术界已有众多的观点,但很少有对其象外之意作进一步探讨的.打破惯常思维而通读<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吴承恩所塑造的孙悟空这一形象是一个高度异化的悲剧形象.从异化悲剧的产生经历异化悲剧的过程,最终达到诛心的悲剧结果,整部<西游记>可看作是孙悟空性格异化的悲剧史.  相似文献   

11.
"真"是和庄子人生自由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真"就没有人生自由,也没有美的产生和存在.庄子"真"的美学观,是他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延续,是对礼乐文化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的批判,其实质是追求人生与"道"和谐的大美境界,对后代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启迪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归化""异化"与女性化妆品商标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化妆品商标的翻译有归化策略也有异化策略.但在目前的女性化妆品市场上, 尤其是高端市场,品牌翻译的异化策略逐步占了上风,而且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起源于俄罗斯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移用于文学翻译的问题在文学界越来越受到关注."陌生化"与文学翻译中的"异化"问题及陌生化的程度问题是本文主要观点所在."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是"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可以共享的.适当的陌生化产生的距离是美的,但细部的背离应在整体的把握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以马克思的商品消费异化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消费异化论、后马克思主义消费符号论为理论工具,剖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体异化、消费客体异化、消费方式异化等异化消费的症状,旨在引导大学生养成消费文化自觉意识、建立消费文化的中国身份和构建网络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15.
舍伍德·安德森的<鸡蛋>细微地揭示出"人的异化"这个20世纪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在美国梦的驱使下,<鸡蛋>的主人公"父亲"成了一个异化人.圣经原型批评解读进一步探讨出"父亲"异化的根源:脱离伊甸园、让渡人对物质的权力、让渡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权.通过夫妻角色权的回归,"父亲"走上了人性回归的路途.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是实现劳动主体价值的根本途径.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及其产品同劳动者的需要之间严重的相悖关系,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个范畴.本文分析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环境生产中的异化以及这种异化对于实现人的价值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指出,只有扬弃“异化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才能全面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互联网的应用,网络对青少年的人格异化问题凸现。异化是现代科技对人的反作用力的一种客观存在。网络对个体人格的异化导致了网络人的出现。网络异化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减弱或消除网络对青少年人格的异化,需要构建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个人协调互动、五位一体的多重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指出归化和异化是属于翻译策略范畴。为了有效地传达翻译作品中的“异质因素”,本文围绕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度展开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分析实例指出翻译作品中过度归化和异化对原作和译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提出了几点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从马克思对人是"对象性存在"的本质规定出发来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对象性存在包括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和人与人的对象性关系,两者都以实际劳动为中介,因而考察人的存在方式必然要考察人的对象性实现的状况.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寓于对象性存在这一规定中.因而从对象性存在出发考察异化劳动更能廓清异化劳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尤华 《文教资料》2009,(33):222-225
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前,基于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家庭环境、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混乱和网络文化本身的先天性不足等原因,“90后”大学生存在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网络道德人格异化和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网络道德教育.促进其的道德自律;普及信息知识教育.增强网络辨别能力和优化网络道德环境,加大制度保障力度.从而对“90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