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其补充对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法,论述了谷氨酰胺的代谢特点及其生理作用、运动对血浆谷氨酰胺的影响及其机制、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对提高运动能力的影响的问题,为研究谷氨酰胺在运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申淳  何琳 《西藏体育》2006,(4):13-15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其补充对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谷氨酰胺含量的下降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本文在介绍谷氨酰胺的代谢过程及其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补充谷氨酰胺对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一种多功能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其补充对于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在介绍谷氨酰胺代谢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研究谷氨酰胺在运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时间运动应激能引起血浆谷氨酰胺的浓度下降并发生短暂免疫抑制,从而增加运动员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胃肠疾病的发生率.运动员补充谷氨酰胺后,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这与谷氨酰胺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对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和耐力运动后疾病的发生情况作一综述,并探讨了补充谷氨酰胺的作用及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谷氨酰胺与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谷氨酰胺是机体内条件必需氨基酸 ,是免疫细胞的重要底物。谷氨酰胺含量的下降会导致器官损伤、免疫功能下降。笔者综述了谷氨酰胺的作用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外源性谷氨酰胺对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追踪实验、调查及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外源性谷氨酰胺对广西高校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强度、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及机体合成代谢的影响,旨在探索补充L-谷氨酰胺对血浆谷氨酰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由训练引起的血浆谷氨酰胺水平下降。口服谷氨酰胺可以对血红蛋白、血清中的肌酸激酶的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在简述谷氨酰胺代谢特点及其在运动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论述了在不同强度、形式运动中补充谷氨酰胺对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观察补充谷氨酰胺(Glutamine,Gin)对10名优秀激流回旋运动员血清T/C值、血尿素变化的影响,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讨谷氨酰胺调节机体蛋白质代谢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谷氨酰胺能明显抑制运动性低血睾发生,使T/C值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谷氨酰胺对血尿素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适量补充谷氨酰胺能够通过影响T/C值,有利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对于保持人体在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时良好的机能状态,延缓疲劳发生有积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9.
谷氨酰胺·运动与免疫(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雪芹  郝选明 《体育学刊》2004,11(3):135-138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重要的一种游离氨基酸。不管在安静状态下还是在运动应激状态下,都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谷氨酰胺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密切相关,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对谷氨酰胺代谢影响不大,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尤其是过度训练往往使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明显下降。谷氨酰胺又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燃料",运动过程中骨骼肌释放谷氨酰胺减少,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下降,免疫细胞利用谷氨酰胺的速率受限,从而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但运动后补充谷氨酰胺可以帮助恢复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酰胺(Gln)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在体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应激状态下,谷氨酰胺的动态平衡会被打破.文章综述了补充谷氨酰胺在运动中所起的各种作用,提出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适当补充谷氨硫胺来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免疫功能、情绪状况、运动技能的学习等.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性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永翔  邱泉  汤乃洲 《体育与科学》2000,21(6):52-53,51
竞技体育只是一种统称,不同层次有不同目的,形成具有不同活动层次的竞技体育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体育有一个运动项目教材化的问题。明确安全而适宜的运动强度,以健身锻炼为目标、运动技术学习为特征的竞技性体育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价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古代体育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古代体育的道德与法制的发展限度,以及古代体育发展的方向等角度,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研究,分析儒家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推动与制约影响,探寻蕴含在中国古代体育中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体育监督机制的加强、体育法制制度的完善以及提升个人的人文素质等有价值的因素,为解决当前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为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休闲体育之差异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刘子众 《体育学刊》2003,10(4):34-36
中西方休闲体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休闲体育的历史走向不同;休闲体育的性质不同;休闲体育的项目不同;休闲体育的功用不同。中西方休闲体育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方民族所处的化生态不同和中西方民族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不同。在继承我国传统休闲体育的过程中,应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正确看待中西方休闲体育之优劣,既要敢于大胆吸收西方休闲体育之精华,又要敢于剔除我国休闲体育之糟粕,才能使2l世纪中国人的休闲体育向着更健康、更有品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读解的问题,从深层读解的角度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的自由为先决条件、以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为具体表现形式的、人作为类存在的人和作为个性的人的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华武术的兼神形、合内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完全植根于中华文明土壤,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之下的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包含着东方思想的深蕴,并以之作为主干和方向来构筑自己的基础。其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和谐统一,是全面实现武术技术、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渗透于整个武术文化体系之中,表现于形与神、内与外的和谐统一,贯穿于武术技法形态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一系列范畴及体现于武术竞技意识上的超越与礼让,造就了武术特殊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美网系列赛在赛事理念及积分规则等方面的革新举措进行研究,发现美网系列赛以金钱至上为理念,以自身积分规则为杠杆吸引世界明星球员积极参赛,同时诸多变革举措为中网及系列赛提供了良好借鉴。中网及系列赛应加强自身规则制定,网球文化培养,硬件设施建设,以及中国网球运动的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中网及系列赛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研、文献查阅等研究方法,对少林寺及下属机构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少林寺下属机构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创造性努力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用客观的视角关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及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借鉴少林寺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化运营的建议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分析法,对武术散打、跆拳道及泰拳在发展背景、技术特点、竞技规则、礼仪规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者在这几个主要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武术散打本身的特点,但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散打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建议散打在保持自身优势特点的同时,要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吸收跆拳道及泰拳在技术、规则、礼仪规范等方面的长处,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考察了山东省高校各类体育专业的设置、规模及社会对各类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模已大于社会需求,2004年以后培养规模过大的问题更显突出;运动训练专业明后两年的毕业生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应控制招生规模;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应迅速扩大招生规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已能满足优秀运动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各级国办学校的武术教师(教练员)需求,但民办武术馆校是较大的就业市场,应稳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对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专业仍有一定需求,保持每年50人的招生规模为宜;目前尚未设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但对该专业人才有一定需求量,应尽早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