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转轨,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对于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观的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教育功能观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教师应提高对终身教育观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主体性学生观与教师角色意识培养的认识;要让学生树立创新学习观,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注重信息意识与多元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确立创新教育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前,要真正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相似文献   

5.
陈爱梅 《函授教育》2003,7(2):98-100
要实现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其中心环节就是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为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外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建构自主、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其中心环节就是要改变我们现行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和学习观为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外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建构自主、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当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经济正向全球化、知识化方向转移之际,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高校要“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自身的素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校教师要发挥这种基础性的作用,应对素质教育,就要“树立坚定正确的德育观,坚持以德育人;树立新的教学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坚持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树立新的人才观,坚持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克服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在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等方面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作为一名教师,要实践创新教育就必须从转变学生观开始。具体从七个方面说明:要实践、发展创新教育,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学生观,确立与创新教育相吻合的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0.
学生观是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学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其中不少就涉及到教师们的学生观问题,纠正错误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