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互联网的信息海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博客(blog)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传统的“信息共享”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的转变,互联网真正开始凸现其无穷的知识价值。本文分析了博客与教育的关系,讨论了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冷思考。博客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必将影响我们的教育,催生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求学者应吃苦”是大多数教师认同并一直力图让学生明白和接受的道理,于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的矛盾便难于消除,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难免感到“环快乐”。我想,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3.
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冷处理”艺术武凤霞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而复杂。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必须协调好这样几种关系,即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这...  相似文献   

4.
“发现教学”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让被教育者通过对一些事实(事例)和问题的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育方法,其核心和精髓就是要求被教育者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发现”的“积极学习”。“发现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被教育者,而是从被教育者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引导被教育者自己去发现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把“发现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域,可以充分调动潜藏在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生理能量,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知识的最大特性是具有过去性。基于这点,传统的历史教学的最大特性是具有接受性——“教育者”让“被教育者”接受现成的课本中的“精粮”。但是.进入世纪之交的时期,面对越来越多样的社会、文化和产业形态,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选择。学生们的思想日趋活跃,让他们单向地去接受、认可任何一种思想都显得比过去困难得多。历史教学的接受式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6.
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对托马斯·哈代的儿童小说进行文本细读,探索在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哈代将“成人——儿童”的关系顺利转变为“教育者——被教育者”的关系,表达出儿童小说的道德寓意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对文学经典中“主人公”与“对手”关系的分析,考察不同类型“对手”的独特作用,分析“对手”的文化内涵,揭示“对手”的文学和文化意义。文章认为,“对手”的时代意义与文化内涵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对手”功能层面上的作用,或者说,功能性的“对手”的价值,只有在时代意义与文化内涵层面上有所发挥与创新的前提下,才可能跃入一个具有艺术震撼力的审美天地。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实质上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相倾听、互相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这时教育者将听不到被教育者的声音,即使能听到一些,也不是发自被教育者内心的,甚至是虚假的。可以说,当学生的叙说被教师拒绝倾听或发生遗漏的时候,“失聪”就出现了,其结果是贻误教育的良机,丧失教育的主动权。教师“失聪”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探寻教师“失聪”的根源,疗治教师“失聪”的病症。一、教师“失聪”的病症1、不倾听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视学生的“说”,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创新”无疑是近年来教育领域里的一个高频词汇。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是否拥有一大批知识创新型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将决定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理应成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追求的首要目标。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10.
“发现教学”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让被教育者通过对一些事实(事例)和问题的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育方法,其核心和精髓就是要求被教育者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  相似文献   

11.
小学“3D表现”课程,将以“创意实践”为突破口,重点放在解决“创意实践与美术表现”的关系上。也是笔者对上一学期《立体摆放艺术》课程在解决“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关系方面的拓展延伸,是“素养时代”对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初探。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两份报告基于不同视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融合提供了指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正面积极地认知教育对象,正确处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挖掘教育者的内在潜力和品质,提高被教育者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对此,应利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是时代精华,实践的纲领。本文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结构的观点,比较分析了社会结构与文化的本质的关系;中西文化的理论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三个代表”的关系及其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缺乏了信任,教育就没有了生命活力。因为从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看,只有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充满信心,才能始终以信任的眼光看待他们,以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才能感受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和一腔爱意,才能对教育者产生信任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才会教育者产生信任  相似文献   

15.
史少博 《中国成人教育》2005,46(11):100-101
重视成人教育,不仅关注提高被教育者的知识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提高被教育者素质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高,因为“人”是生产力要素中主要的因素,而“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在人的生存活动和存在方式尤其是实践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用恰当的形式完成对被教育者的“雕琢”。当然.这其中自然就是对被教育者进行知识、道德、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使之全面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但我认为,相当程度上,大家对最常见的教学单位——教学班的文化建设,显得还不够重视。就此,笔者谈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班级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几组关系,即: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坚持最高理想与坚持共同理想的关系:坚持阶级性与适应普世性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土文化”与“洋文化”的关系;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班级教育实践中,许多班主任费尽苦心,累得精疲力竭,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要提高对学生教育的效果与效率,班主任必须协调好三方面关系,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师生关系、家长与学生关系)、教育者之间关系(教师之间关系、师长关系)、被教育者之间关系(同学之间关系)。教育实践证明,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融洽时,当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师、孩子喜爱自己的家长时,他就会听从教育者(教师、家长)的教育,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反之,被教育者就会有抵触情绪,拒绝接受教育或对教育者的教育不当回事。因此,教师(包括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和家长,应当满腔热情地做学生的朋友,及时了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诞生,刷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并且重写了社会的文化传承模式。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勿庸讳言,人类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具有“颠覆性的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不知不觉之间,将我们社会中原本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做了个颠倒,这种教育接受关系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和教化的逆向教育过程称为教育反哺。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变革已将中国文化纳入到世界文化发展的洪流之中。在历史的转型期,中国文化的修复必须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正确处理传统与现实的关系,做好中西文化的异同综合工作,辩证地理解中西文化“活的比例”。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积极地面对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