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天,我在中班看活动区活动。孩子们玩得都很投入,鲍老师却一个一个区的走过去,伸出一只小拇指让孩子们看。有的孩子看见了,连忙放好物品出去了,有的向鲍老师摇摇头,有的没有觉察到,鲍老师便轻轻地提醒他。我好奇地问身边  相似文献   

2.
活动背景 过节后幼儿刚返园,自选活动前,孩子们在给活动区准备和整理材料时,我发现几个孩子在一起互相交流:“哎,没意思,怎么还是这些区域?”“是啊,我都不高兴玩了。”“要是有个跳舞板就好了。”孩子们的声音并不响。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看着他们的表情,听着他们的话语,我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3.
一、利用活动区的活动生成新主题 活动区中幼儿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操作,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教师要用心观察,选择其中有价值的,生成相应的主题活动.如"奇妙的车"这一活动就来自于孩子们在科学区对玩具车的摆弄.一位孩子说:"瞧,我的这个车这么小,叫袖珍汽车."另一位孩子说:"我的是赛车."他们的谈话吸引了大部分的孩子,并引起了一场关于车子问题的讨论.在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中,我发现他们对车的种类、构造、发展史等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设计并举行了一次"玩车"活动,以此拉开了"奇妙的车"这个主题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叶宏 《早期教育》2002,(12):32-32
1.“区长”负责制 在活动区活动时,当教师重点指导某一活动区时,别的区经常会有乱子发生。我认为,中、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在活动前,让孩子们选出一位大家都信任的“小区长”。这样既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又锻炼了“小区长”的能力。 2.自助式参与 我班在阅读区开设了一个“我在看世界”小专栏,目的是让小朋友学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开始我每两天从报纸上剪下一些图片贴上去,并讲给小朋友听,希望孩子们在区  相似文献   

5.
在这次以春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我带的是一年级一班两个家庭式小队的8个孩子。临行前,我想到自己虽然是数学教师,但如果在活动中总是围绕春天与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实在很牵强,孩子们肯定感到受束缚,导致不喜欢这次活动。最终我决定一切顺其自然,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很随意,活动后孩子们总体感觉很快乐。但在活动中,我也观察到一些孩子不同于他人的做事方法。亲自走入到孩子的自然状态中,使我更贴近孩子,也更理解孩子了。在整个过程中,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运动智能中的灵活性有待加强。有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6.
几天前,我在建构区投放了一套大型火车玩具,其中有两个火车头、二十节车厢、大约六十节轨道,还有一些桥梁、道岔等。刚开始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你一节我一段地分着玩。两天后,许多孩子没了兴趣,到别的活动区去玩了,只剩下五六个孩子在那儿玩,但都是分开玩。虽然他们也很想合起来玩,但总是发生分歧和争执。我连续三天观察他们的活动,设想该以干预的方式指导他们呢,还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活动中?我犹豫不决,不想因为我的介入影响孩子的自主活动。这时,我发现东东已经说服两个小朋友和他一起安装。我心头一喜,便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故作惊讶…  相似文献   

7.
前言:怎样才能让活动区不断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从而丰富多彩地开展下去呢?在我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报刊亭”活动后,我找出了影响小班幼儿活动区活动由简单到丰富的相关因素。下面就随着我的镜头,去看一看我们班的“报刊亭诞生记”。  相似文献   

8.
正讨论情景(2014年第11期):每天早餐后,我们都会让孩子进行区域自选活动,孩子们都很投入,但过不了多久,就要进行下一个环节(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往往很扫兴,有时玩具插了一半就要拆开,放回活动区。为满足孩子的兴趣,我有时将区域活动时间稍微延长一些,但这样的确延误了下一个环节,集体活动前  相似文献   

9.
孩子都非常喜欢汽车,所以我从孩子的这一兴趣出发,围绕“汽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到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汽车,回来后孩子们把看到的汽车画下来;我们还一起收集了各种汽车的玩具和图片,把活动区变成了“热闹的大街”;为了配合我们的活动,一楠的爸爸妈妈还把车开到了幼儿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仔细“考察”汽车的机会,并耐心地解答  相似文献   

10.
拜师学艺     
我们班的每个活动区里总有两三个“领军”人物,美劳区里有静雯、永康,棋类区里有建新、梓鹏,结构区有稳杰、琦琦,语言区有嘉欣、晓莹……他们对这些活动区的材料运用自如,活动能力明显比其他幼儿要强,只要他们进入这些区活动,其他幼儿也会因羡慕而加入进去。我想,何不好好利用这一资源让孩子教孩子呢芽于是,我便在班上开展了一个“拜师学艺”活动,并且给每个活动区里的“高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如下棋棒的称“下棋高手”、故事讲得好的称“故事大王”、建筑水平高的称“建筑师”、会制作“点心”的称“点心大师”,并让孩子们根据其姓氏…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怎样才能让活动区不断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从而丰富多彩地开展下去呢?在我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报刊亭”活动后,我找出了影响小班幼儿活动区活动由简单到丰富的相关因素。下面就随着我的镜头,去看一看我们班的“报刊亭诞生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张延伟 《新疆教育》2012,(9):178-178
为了让初如园的小班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采用了家长陪同幼儿入园适应的半日活动。该吃饭了,孩子们都坐在小椅子旁准备进餐了。看着香喷喷的饭菜,家长都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真香呀!刚吃了几口,一位孩子的姥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再给我们的孩子盛点菜,孩子爱吃菜。话音刚落,一个爷爷也让老师再给孩子盛点菜……没几分钟,又有一些家长要求给孩子添菜,由于老师对孩子们的进食量不是很熟悉,转眼间孩子们的盘子里又都添上了不少的菜。老师,我吃不了。老师我不想吃了。有的幼儿索性在家长的带领下主动将剩下的倒进了垃圾箱。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的孩子对活动区非常感兴趣,为了给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活动区活动都由幼儿自由选择。欣欣是一个活泼、好动、热情、开朗的孩子,每次自由活动时她都不断地更换活动区,有一次竟更换了5个之多。我认为,欣欣玩每个活动区都不能长久,这样下去,对她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我想去干涉但又怕这样做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间,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我班开展了“我来讲成语故事”的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地投入到这个活动中来。有一天,一位孩子的妈妈跟我谈起她儿子对这个活动也很感兴趣,只是有些故事不管她如何解释,孩子都很难准确地理解故事的含义,这使她感到很为难。随后,她就给  相似文献   

15.
李秀丽 《早期教育》2004,(11):37-37
利用活动区的活动生成新主题。活动区中幼儿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操作,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教师要用心观察,选择其中有价值的,生成相应的主题活动。如“奇妙的车”这一活动就来自于孩子们在科学区对玩具车的摆弄。一位孩子说:“瞧,我的这个车这么小,叫袖珍汽车。”另一位孩子说:“我的是赛车。”他们的谈话吸引了大部分的孩子,并引起了一场关于车子问题的讨论。在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中,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2005,(10):16-17
我们班的孩子对活动区非常感兴趣,为了给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活动区活动都由幼儿自由选择。欣欣是一个活泼、好动、热情、开朗的孩子,每次自由活动时她都不断地更换活动区,有一次竞更换了5个之多,我认为,欣欣玩每个活动都不能长久,这样下去,对她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我想去干涉但又怕这样做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蒋亚春 《今日教育》2006,(11):18-18
设计意图 在我们活动区角里,有很多孩子们自己收集的废旧纸箱、纸盒,平时大家都很喜欢自己去玩、去摆弄。于是给我一个启示:如何进一步利用这些纸箱、纸盒让孩子们玩得更快乐,而魔力宝贝是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所以我将他们糅合在一起,设计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8.
我们班的孩子时活动区非常感兴趣,为了给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活动区活动都是幼儿自由选择。欣欣是一个活泼、好动、热情、开朗的孩子,每次自由活动时她都不断地更换活动区,有一次竟更换了5个之多。我认为,欣欣玩每个活动区都不能长久,这样下去,对她的发展也是没有好处的。我想去干涉但又怕这样做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呢?来稿在600字以内,请在6月10日前寄到,信封上标明“十月话题”,以便编者及时收启。  相似文献   

19.
引言:在对活动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时,我曾经非常关注孩子们的活动内容、知识经验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近段时间,我对孩子们在活动区里的表现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促使我想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态度重新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20.
该不该扔掉?     
为了给孩子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些幼儿园给幼儿创设了操作区,在操作区里,幼儿可以用面粉包包子、包饺子,孩子们对操作区的这种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如何处理孩子们的作品成了老师们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有的老师建议将作品直接送到厨房蒸熟后让孩子们品尝,有的老师则认为孩子们的作品不够卫生,不应该让孩子食用,但是扔掉又太可惜,不利于培养孩子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