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经历地震最多的皇帝 康熙在位61年,光大地震就经历了五六次之多,如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十八年(1679年)京师8级地震、三十四年(1695年)山西临汾8级地震、四十八年(1709年)宁夏中卫7级地震等。其中京师大地震就发生在皇帝家门口,造成的损失极为惨重。据叶梦珠的《阅世篇》记载,地震发生时,“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晦暝,震倒顺承、德胜、海岱、彰仪等门,城垣坍毁无数,自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七八。”  相似文献   

2.
"南书房"是康熙时期具有较强政治色彩的一个重要机构,具有多重政治作用。本文对康熙时期"南书房"的政治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出版视野》2008,(3):42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国家媒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传播者,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在我国频发,如何在灾难事件中扭转及重塑国家形象成为政府和传播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学者对具体突发事件分析频率最高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①中国媒体史无前例地对此地震灾难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报道,并取得了较高的国家形象评估结果。②汶川地震后,我国媒体快速及时地公开信息,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③中央电视台从5月12日15:26央视播送中心发出第一套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到6月2日,新闻中心总共动用卫星传送设备42台,完成传送475次,提供传送及直播信号1080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发生了7级地震;7月22日,甘肃定西市又发生了6.6级地震,两次地震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有关灾情、救援物资、灾后重建等的灾害信息传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也在灾害信息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完备程度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与以往大型自然灾害不同的是,网络社交媒体与电  相似文献   

6.
刘晓菲 《新闻世界》2013,(6):345-347
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在这场灾难中,日本媒体体现了其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日本唯一的公共放送组织——NHK在地震期间提供了值得信赖的高水平报道,为地震中信息传播及灾难应对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文以NHK对3·11大地震的报道为例,分析NHK灾害报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以期对我国媒体的灾害报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孟茹 《大观周刊》2012,(24):129-129
我国处于地震带之上,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由于地震带的分布对于建筑的质量安全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之前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全面考虑,以免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自1900年到2004年,中国发生巨灾55次,平均1.9年发生一次。仅在2008年和2010年,就先后有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袭击中国,灾难是我们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在近百年间,伴随着大大小小的灾难的突击,中国媒体对于灾难报道的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中国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成长,成熟,自然离不开一线的新闻记者的辛劳。记者是如何处理灾难报道的?如何在灾  相似文献   

9.
清朝文字狱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它与当时的国内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清统治者用来排除异己、控制思想的有力手段。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较雍乾时期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10.
梁磊 《兰台世界》2014,(3):36-37
清朝文字狱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它与当时的国内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清统治者用来排除异己、控制思想的有力手段。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较雍乾时期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南亚——地中海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地震发生相对多的地区分布广、不均匀。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巨大的,仅1949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近千次,其中造成破坏和伤亡的130多次,占14%;造成严重破坏的7级以上的强震有15次,震塌房屋832万多间,伤亡人数达4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0亿元。其中,所在地区的档案馆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市发生的强烈破坏性地震使距震中较近的包头市及其周围的盟市县区的共14个综合档案馆的档案工作遭到了严重破坏,馆库建筑受损,装具设备被损毁,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2005年11月26日上午,江西省瑞昌市、九江县发生5.7级地震,处于地震震区的瑞昌市和九江县等地档案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地震所带来的灾害损失将越来越重,灾害的预防性措施对减轻损失所起的作用越发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韩勇 《军事记者》2011,(8):46-47
时效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条新闻的传播与发生之间的距离越短,它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地震、洪水、海啸及局部战争等突发灾难性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13.
张付新  张云 《兰台世界》2013,(30):13-14
清代新疆屯垦创始于康熙时期,发展于乾隆时期,并且移民实边与屯垦活动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新疆屯田移民,来说明这一时期新疆屯田移民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第一现场     
《中国新闻周刊》2004,(1):14-15
2003年12月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里8.3级地震。据伊官方宣布,截至29日,地震已造成2万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15.
孙彦殊  武新星 《新闻传播》2009,(9):77-77,79
当今世界进入多灾时期,全球性气候问题备受关注。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了重大伤亡。中国地域辽阔,地质现象复杂,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国家在获得经济飞速发展之外.自然环境又受到了严重破坏,进入灾害频发阶段。当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时,交通受阻,通信不畅,人们之间正常的信息交流中断,所谓的新媒体技术在5·12地震这样的天灾面前更是显得无力。  相似文献   

16.
据<清史稿>不完全统计:康熙年间共有27年发生蝗灾,波及168个县,平均2.26年发生一次.为防治蝗灾,康熙通过对前代治蝗经验的总结和自己的调查研究,形成了科学的治蝗思想,采取了一系列的治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让公众触摸到抗震脉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特大地震。5月12日14时53分,据地震发生仅25分钟,首条新闻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通过新浪网对外公开发布,并迅速在网上传播,全国网民  相似文献   

18.
张盼盼 《档案》2023,(1):48-54+61
有明一代,地震频发。而宁夏作为中国陆地地震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在明朝(1368年-1644年) 277年的时间内,大小地震累计174次,地震灾害贯穿了11朝,共84个年份,平均地震频率0.63次/年,远超该区其他朝代。纵观明代宁夏地震活动史,可以看出其在时间分布上,以明代中期最为活跃,在空间分布上,则主要集中在宁夏北部贺兰山和南部六盘山两处地震带。同时,明代宁夏地震活动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如震前的各类预兆、震时的各种异变以及震后的次生灾害,这些无一不在当时造成深重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人民比较安居乐业。然而,这个“康乾盛世”并非直线上升,一帆风顺,始终处于来潮的高涨阶段。康熙末年,社会发展呈现出停滞不前的局面。清世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登位,走上政治舞台的。面对康熙末年的种种时弊,清世宗一扫乃父的宽  相似文献   

20.
柳静虹  黄明 《大观周刊》2011,(16):247-247
我国是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这对我国灾害救助工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2008年“15.12”汶川特大地震对我国不仅仅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最重要的还是我国地质灾害救助经验的一次丰富积累。笔者通过对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江油市的灾害救助实况和两年来的灾后重建进行思考研究。分析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害救助中的一些新特点和欠缺之处,并尝试对我国灾害救助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