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洁 《海南教育》2014,(12):5-6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必须达成的目标,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审美教育应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基本担当。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借助那文质兼美的言语材料、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艺术形象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新课标把语文的文化属性提高到了语文教学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确立新的文化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学生的言语实践、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罗墅森 《考试周刊》2011,(87):19-20
应试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育往往把应付高考的实用主义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南,忽视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文化语文应成为高中语文教育的制高点,让学生成为优秀文化的受益者、传承者和建设者;应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传承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促进人的文化生成和精神发展,以此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主体超越。丰富多彩的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指向于学生的言语实践,增强学生的言语智慧,而不是停留在语言知识和文章知识等静止的层面。动态地考察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言语智慧获得的内在机制及语文教学的文化生成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人生活在言语之中,人是言语的存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一、言语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1.语文教材是言语的汇萃 纵观中外语文教材,都是言语活动内容的汇集。首先,教材本身是语言运用的结果。一段前言、一篇课文、几句提示、一道习题,无不是按照语言运用规律将语言巧妙组合而成的言语行为的结果;其次,语文教材是言语内容、规律、方法等的载体,记载着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典型事例,记载着如组词、造句、布局、谋篇、语法、修辞等言语活动的基础知识;其三,语文教材向人们提供了大量成功运用语言的佳作,既给人以言语精品的享受,又给人以言语活动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诠释,认为语文教育要以"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养为目的,同时还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高中语文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使自己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学段革命文化题材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言语活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接受革命文化教育。革命文化题材与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认知与情感上与其有较大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讲述”为教学的主要方式,注重激发讲述兴趣,指导讲述技巧,落实讲述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育人功能,实现言语与革命精神同构共生,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学时代正是青少年理想形成的阶段。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信念追求和生活目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革命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国民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些无不说明,理想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种精神生产,它的生产过程就是文道统一的过程,它要求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将知识化为信念,将能力化为某种信仰的手段,是全面提高学生精神生活和知识水准的重要途径。所以,鼓励学生树立生活理想,帮助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引导学生实现崇高理想是语文教学的神圣天职。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就是让小学生在言语中生活,也即言语生活教育。让小学生通过言语去发展言语,滋养心声、感受文化,其根本的要义就是让学生去发展语言。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所做出的发展学生语言策略值得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实际上是以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为特征的文化转型。普通高中教育应该以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语文教育凭借自身丰厚的文化特质和强有力的实践性理应通过中外文化的建构培养理想人格,从而肩负起“立人”这一神圣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外国文化·导言》的一部分 ,宏观阐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类型。前工业文化是顺应自然的产物 ,工业文化以制造物品的方式改造自然 ,后工业社会是正在出现的一种趋势 ,三者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和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的重心是物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动态平衡.图书馆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走向理性的标志.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分为形象、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使命、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机关文化从整体上看是先进的,但是在部分地区和单位存在着不健康的机关文化,诸如“餐桌”文化、“圈子”文化、“脸面”文化、“官本”文化,这些不健康的机关文化对于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要肃清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弄清楚机关文化的真正含义和存在的不良现象,才能切实有效地寻找到建设健康机关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转向的标志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将审美的文化转向消费的文化,将神圣的文化转向世俗的文化,将批判的文化转向娱乐的文化,将灵性的文化转向技术的文化,将传统的文化转向时尚的文化。大众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的观念,改变了以往的生活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6.
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意识、观念性质的存在,它是无形的,是直接与人的需要、品位、愿望等主观意识结合在一起的。相对于陶瓷这种"物"而言,陶瓷文化是一种美丽,一种品位,一种灵性,一种由物所涵养的"神"或"气",是一种脱离了外观、式样甚至质地的相对存在。陶瓷文化的内核概括起来就是和祥安康。  相似文献   

17.
文化身份与保护文化多样性 --从怒江开发的讨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而且也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兼顾。即不能不顾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无视人口发展的正当要求。当我们完美的环保主义进化到要把人类文明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生物物种和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保留对我们同类中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特别是对现有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文化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认同的问题,它也包含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次级组织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文化起着十分有益的补充与支撑作用。对大学次级组织文化问题突显的背景、层次与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合理定位与整合大学次级组织文化,以大学文化核心价值观来统领大学次级组织文化,形成大学两级组织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仅有利于大学文化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新文化形态。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主要以"红色资源"的形态表现出来。红色文化具有包容性、时代性和稀缺性的基本特征。红色文化从区域文化到全国文化、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发展历程,与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社会变迁历程恰相吻合。努力推进红色文化的时代化与大众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是新世纪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内涵真正重心是"教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校园文化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体。从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地分析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以文化立校,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汉滨高中品牌的理念,并对此理念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