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教论坛》2012,(34):49
覃丽君、王建梁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9期中撰文,介绍了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中所指出的当时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的七大建议,并分析了该报告对于当时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国联教育考察团全称为"国际联盟教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专家考察团(国联教育考察团)应民国政府的邀请,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察。考察结束后,国联教育考察团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书,名为《中国教育之改进》。报告书中,对中国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就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而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制度体系设计基本完成,但在职业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教育转换是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关键要素,但依然不够畅通。完善教育转换机制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运行的关键要素,教育转换机制包括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等三个方面的全方位转换。为此,应该明确教育转换的逻辑起点,建立学力评估与考核标准以及完善教育转换的配套机制与保障体系,进而推动教育转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相互渗透是战后瑞典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高中职业教育机构与普通教育机构一体化,职业教育内容与普通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是瑞典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认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传统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我国逐步建立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互相衔接、并行发展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使教育供给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6.
顾建军 《职教通讯》2022,(4):F0002-F0002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就是完全的“割裂”和“排斥”,加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是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之路和应有之义。江苏师范大学陈鹏教授及其团队的新作《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英国机械制造工程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课程体系模式、能力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与中国的职业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设置的桥梁课程、能力等级与普通教育的学位等价、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贯穿和质量控制及完善的保证体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此对中国的机械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增设中学第二部,到壬戊学制的试验与实施,再到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提出与确立,中职合并一直被视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适应学生个性的重要方式。此间,尽管也有质疑或反对,但直到1932年《中学法》、《师范学校法》和《职业学校法》出台后,中职合并才被正式舍弃。表面上,中职分离是听了国联教育考察团的忠告,实则是因为中职合并既未扭转普通教育办理不良的问题,也未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造成了各种学校行政问题。中职合并与分离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思考制度良莠与努力程度、模仿国外与立足本土、下行改革与上行改革、教育问题与管理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教育信息》2006,(4):12-14
本文绍了现阶段俄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普通教育、发展不间断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向教育投资的吸引力、建立高效的教育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高等教育中重学术、轻职业性倾向很突出,不利于二者结合。教育史上一直存在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争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属于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从二者哲学争论入手分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合理性,对改变中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现状,指导中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