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和女性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重要主题。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逃离》,对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独特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了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具有生态关怀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6,(4):23
他名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以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闻名于世;他生活坎坷,将近不惑之年才在狱中开始以"欧·亨利"的笔名创作;他年仅47岁去世,却留下近300部短篇小说。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你看过吗?喜欢《麦琪的礼物》,还是《财神与爱神》,或其他?我们来回顾一下他小说中的金句。  相似文献   

3.
关于乔伊斯作品《阿拉比》背景的分析与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伊斯作品《阿拉比》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里的第三篇。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都柏林少年追求朦胧爱情,但最终梦想破灭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但作者詹姆新·乔伊斯.深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宗教象征符号.隐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对小说背后的各种宗教背景进行解读以助读者对作品做更深的理解。进而领会作品里潜在含义:因宗教信仰的破灭.都柏林社会陷于一派颓废状态。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她在女性叙事话语下对男性形象的颠覆性描写改变了以往小说中男性中心主义的叙述方式。作者对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男性形象作了具体分析,并以此反映出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一致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同名小说集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大教堂》在小说集中的地位非同凡响。小说《大教堂》,对于作者卡佛本人是一种写作上的突破。这一突破最重要的体现在小说的主题意义。短篇小说《大教堂》之前的作品基调几乎都是凄凉悲观,人物大多处于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而《大教堂》中的人物则开始与他人交流,探寻自己封闭空间外的世界。本文将重心放在小说《大教堂》的主题方面,从小说的主题意义角度进行解读,以呈现卡佛小说世界中难得一现的曙光。  相似文献   

6.
<正>第二单元小说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见的文体,小说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故事。身处小说的世界中,你有过什么样的感触呢?有没有一个故事可以让你开怀大笑,有没有一个故事可以让你淌下泪水,让你激动不已?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请写一篇作文,谈谈和小说有关的话题。假期里读书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前几天刚刚读完的《欧·亨利短篇小说》让我受益匪浅。欧·亨利是谁呢?他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你一定读过或听过《麦琪的礼物》吧,这就是欧·亨利的作品,也是他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小说中妻子卖掉自己美丽的秀发,给丈夫买了一条白金表链;可是同时,丈夫却卖掉了祖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莱辛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作家,但是,学术界对其成长小说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成长小说是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中的重要一类,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以《木施朗加老酋长》《草原日出》《穿过隧洞》等短篇小说为中心,着重探讨了莱辛成长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制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赵财霞 《海外英语》2012,(6):209-210
短篇小说中叙述者的选取直接影响故事的讲述是否成功。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中常常采用令叙述者"现身"这种叙述方式,使其小说妙趣横生。通过分析欧·亨利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该文认为在短篇小说中叙述者"现身"可以产生以下效果:一,发挥组织功能,控制故事情节发展;二,发挥评论功能,深化作品主题;三,发挥交流功能,使小说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0.
《马铁奥·法尔哥尼》是梅里美小说中独具特色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深富寓言色彩的故事。梅里美在小说中有意识地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与金钱社会全然不同的异域世界。主人公马铁奥与儿子福尔图纳托分别是精神和欲望的象征,作家以父亲剥夺儿子生命的行为,肯定了精神超越于欲望的价值追求,从而表达了作家对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  相似文献   

11.
象征是亨利·詹姆斯探索建立小说理论的重要艺术实验。在小说《黛丝·米勒》中,作者对象征独具匠心的使用触及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且深化了作品主题,使得该小说在结构和内容方面无论表层还是深层都蕴意深刻。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人们对其作品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以欧·亨利的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从作者已死和作者复活两个不同的角度赏析作品,以证明作者及其写作风格对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瑟·黑利(1920—2005),出生于英格兰,被誉为著名畅销书作家、欧美行业小说之王。阿瑟·黑利擅长于行业小说写作,将人物放置以相对固定的场所为背景的小说中,并且通过白描的写作手法对人物进行刻画,从而使得作品引人入胜。本文通过对作家阿瑟·黑利的行业小说《航空港《》汽车城》《最后诊断》等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作者阿瑟·黑利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白描手法,展现其艺术创造方面的才华和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瑛 《培训与研究》2008,25(9):11-13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思·沃克创作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本文分析了小说中三位女性在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旨在探讨《日用家当》中小说作者艾丽丝.沃克如何借用这三个典型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待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伊迪丝·华顿的作品,尤其是小说,读者更多的关注她笔下受压抑的女性形象,多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进行评论。可实际上,华顿同样关注男性的生存状态,对男性的刻画也是细致入微的,例如《纯真年代》和《伊坦·弗洛美》中的两位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和伊坦·弗洛美。他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是华顿笔下比较典型的受压抑的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乔伊斯是爱尔兰著名的小说家,《泥土》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这篇小说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人性进行了阐释,作者希望通过小说唤醒人们的精神自由意识。本文从功能文体学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手法和写作风格进行揭示,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这篇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同学少年》2015,(3):54
<正>欧·亨利(公元1862-1910年),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欧·亨利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聚在结尾部分,让读者在似乎平淡无奇而又诙谐风趣的  相似文献   

18.
欧·亨利(O·Henry,1862 ~ 1910)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独具特色,曾经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以及俄国作家契诃夫齐名.他的作品从普通人生活素材入手,能够以小见大,从平常的小事中总结出社会的伟大意义.还有一个特点是用幽默的手法记叙悲惨的事情,突出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20.
以公民道德意识为切入点,比较欧·亨利故事主题相似的两部短篇小说《紫裙》和《绿门》,通过探究小说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善良仁慈、自我牺牲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来挖掘这两部作品的道德教育价值,使读者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呼吁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