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慧欣 《大众科技》2012,14(3):90+114
水中总氮的测定目前多数实验室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该方法虽步骤少、成本低,但在测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空白值偏高问题,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该测定方法的实验条件提出一些改进,从而使该种测定方法的空白值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来对水质分析中影响总氮含量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探究,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探析了无氨水、试剂纯度以及消解过程的温度、压力、消解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中总氮的国家标准测定方法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虽然步骤较为简单,但实验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准确度不宜把握,任何一处细节出现偏差,都会使空白值偏高,从而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笔者提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及一些改进措施,从而可将空白值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达到了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加重,水样中总氮、总磷的脱除和监测成为当今环保的重要课题,总氮是判断地表水、饮用水和水源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水样分析中,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总氮的测定,其操作步骤比较简单,试剂少,通常情况下易于操作,但过程要求苛刻,易产生曲线、空白值、吸光度等问题。本文通过实验及数据对比,针对实验过程中影响水样空白值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空白值的对策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5)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过硫酸钾消解)常用于水质总磷的测定,消解后水样有浊度将会给测定结果带来干扰,本文就GB11893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提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均可满足质量控制要求,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5)
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含量,并通过分析实验试剂,实验用水,玻璃器皿,比色和消解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水质总氮测定过程中,试验条件和操作过程直接影响水质样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从水质总氮测定中需要注意的要素入手,分析了空白值偏高、波动和NH3-N值高于总氮值等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其中着重对实验室用水、试剂影响、器皿影响、操作过程、消解温度、消解时间以及消解冷却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6,(17)
本文主要对呼伦贝尔市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前、处理后进行总氮的测定,所采用的测定方法是碱性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转变为硝酸盐氮,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将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确定处理后的污水能否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按照国家标准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含量,试验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了各种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考虑到了各种输入量的影响,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经过计算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测量重复性、测量线性及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同时测定了国家水质氨氮的质控样(BW0598)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为:9.92±0.50μg/m L,k=2。与本实验室测定结果为:μg/30.10m L,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检测水中总磷含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评定。按照国家标准GB11893—89水质总磷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含量,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含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同时测定了国家水质总磷的质控样(GSB07-3169-2014,批号:203964)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为:1.52±0.06mg/L,k=2。与实验室测定结果为:1.54mg/L,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蒲公英中总有机酸的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蒲公英中的咖啡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763nm处测定咖啡酸的含量.结果:咖啡酸的质量在2μg/ml-1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5.0%,RSD=1.2%.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陆艳  曹茜  朱海 《科技风》2012,(23):101
近些年来,环境的问题逐渐成为新的课题,水体污染事件也常见到报道。水质分析可以用到很多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分别介绍了紫外在水质检测方面应用的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水质中的氨氮是国家环保部推荐使用的标准分析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常在污染源监测和地表水例行监测中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空白值,干扰的消除,样品保存等问题对氨氮测定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该方法测定氨氮做了一些经验小结,希望能与广大分析工作者分享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锁阳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锁阳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碱性条件下硝酸铝显色,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物在波长510nm处的吸收度.结果回归曲线方程为:y=0.6259x-0.0036,相关系数r2=0.9999,表明在0.094~0.59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6.0±4.37%(RSD%=1.55%).测得锁阳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24%,RSD%=3.23%(n=5).结论本文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锁阳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了微波消解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城市污泥中总磷。系统地研究了微波消解污泥的方法,实验基于将成分复杂的污泥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高氯酸微波消解,溶解出污泥样品中总磷,使其全部以正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分析液中。将其经GB/T 11893方法测定。总磷检出限为2mg/kg(0.01 mg/L),加标回收率在90.0~96.0%。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离子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硝酸盐,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实验要求。但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步骤繁琐费时,灵敏度低且有干扰。相比而言,离子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快速的优点,还可同时测定多种组分。  相似文献   

17.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现实验室中较常见的检测水质中COD含量的一种检测方法,此方法分析步骤固定,相比重铬酸钾法测定水质中的COD具有更加方便快捷、废液少、污染小等特点。现针对此方法中水样消解完成后,下消解炉时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做出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室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引用水中全铁含量的试验数据,分析分光光度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9.
梁菊芬  何婷  陈萍 《大众科技》2012,(1):240-241,237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对照品对雷丸片中的雷丸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雷丸片中雷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对不同厂家的替硝唑片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用蒸馏水作空白,在317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度。结果:替硝唑标准品溶液在10~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n=8)。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0.89%(n=9)。结论:本方法具有快捷、简便、精确及灵敏度好等优点,可快速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