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维护管网水质,从分析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影响因素入手,研究管网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旨在指导管网运行管理,同时为构建新时期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管网水质恶化对管网出水水质的影响,各净水厂控制出厂水指标,严格工艺管理,努力提高出厂水水质,但管网水质的污染却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安全饮水,水质在输送过程中的污染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中供水水源经处理后要经过一定距离的供水管网才能到达末梢用户,在期间供水管网是个巨大的反应器,水质在其内容易出现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反应,因此研究农村集中供水管网中水质随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非常有必要。本文设定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为:早、中、晚饭时间间隔,通过检测供水管网中不同停留时间内水质指标变化,拟找到供水管网中水的停留时间与水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的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饮用水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稳定性与安全性逐渐受到高度重视。通过水质监测技术采集到数据后,运用数学模型模拟管网水质变化、预测、控制水质情况,已成为城市供水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本文在对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质监测模型进行了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5.
自来水从水厂出水到进入市民家,经过了较长的管线,需加强对自来水管网水的在线监测,提升管网水质安全。本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卫生监督局对各供水管网末端在线分析仪表检测数据的采集和监测。该系统由中心数据监控、现场PLC数据采集站和管网末梢水质分析仪表组成。它的建设将给管网水质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改变过去模糊的管理模式,提供准确的管网水质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帮助管理者准确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到供水管网及水厂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4种统计学数学模型4D检验模型、Q检验模型、Dixon检验模型、Grubbs检验模型的原理与方法,结合苏州某小区给水管网10个水质监测点半年来水质监测的10项常规指标,应用4种统计学检验模型检测了所测试给水管网水质指标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为给水管网水质检测与检验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暖循环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热设备的结垢影响换热效率;系统管网的腐蚀以及腐蚀造成的水质二次污染,管网末端散热器铁垢沉积、堵塞,影响散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管网因素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论述,提出输水管道管材的选择以及输水管道的防腐措施,论述了管网因素是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提出的建立在水龄模型、氯消耗模型及最大允许水龄模型基础上的系统化方法,能被用来评价给水管网系统的水质安全性.借助等水龄分布图能直观地辨别管网系统中的新鲜水和陈旧水区域,更有利于量度整个给水管网系统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0.
供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水质安全,我国广泛采用的是人工采样监测输配水管网水质,属于事后监督,创新水质管理体系是解决龙头水质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国家水质管理办法的基本规定,通过比对人工和在线检测水质数据的相关性,建立了原水、出厂水、管网水水质与人工结合在线自动监测的互动管理模式,实现了实时监测水质变化状况,实践表明:该管理方法对于应对水质事故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给水管道腐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给水管网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影响管网水质的诸种因素,最后提出了管道腐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油田给水管网在经济上要做到费用最小并满足矿、厂、队供水水量及水质和水压的要求。这就需要对给排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就如何给油田给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汪洪玉 《青海科技》2010,17(5):94-96
管网叠压供水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管网的水压,降低能耗,减少水质二次污染,但这种给水方式须建立一定的准用条件:管网的供应能力必须满足要求,须在批准限定的流量下运行,具有防止负压的措施等。本文介绍了管网叠压供水的适用条件,概述了采用管网叠压供水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当使用对城市管网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已经建立了供水管网GIS系统、供水管网动态水力模拟系统、生产运营实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及营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针对目前供水管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供水管网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完善生产运营实时数据远程采集系统,整合GIS资源和管网水力模拟系统,发展管网水质模拟系统及资产管理系统,健全各部门信息化资源共享制度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管网水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给水管网性能评价分为水力分析、水质分析和可靠性分析三部分.通过指定的两种状态变量使用给水管网性能指标评价方法对管网的总体水力性能进行评价.线性增加管网负荷参数,计算各状态变量指标值,绘制系统服务性能曲线,并通过百分位法计算出各状态变量指标值的分布情况,绘制指标值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7.
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供水方式,节能效果好,没有水质的二次污染,是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发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8.
给水管道因内部腐蚀而产生的锈垢对供水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增大了供水成本。系统地分析了给水管道内部腐蚀的成因和危害。提出几种防治措施,即:建立监测系统,采用抗腐蚀性管材,改造更新原有的给水管道,控制水质,能有效延长管道寿命,提高管网输水能力,降低管网运营成本,具有显著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正式实施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城市供水水质,加强水质的控制与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水质的稳定性.优化管网运行管理,提高管材的质量,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的安全监督体系,将是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沿海地区水源水的特点,对高咸水经过纳滤和超滤膜处理后,研究了其在管网中余氯衰减以及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卤乙酸的生成规律。用荧光光谱分析了超滤膜处理后的水、纳滤膜处理后的水以及杭州地区自来水的水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滤膜处理后的水、纳滤膜处理后的水以及自来水在管网系统中余氯衰减和卤乙酸生成规律。试验结果发现,自来水中的余氯衰减最快。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管网中三种不同水质的余氯值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快速衰减,管网中卤乙酸的生成量也会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