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陕南地区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规律,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组织科学、有效的阳光体育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宗军 《中国科技信息》2011,(20):198-198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的延续和补充,课外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是持喜好态度的,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也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的因素是活动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以及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因此学校应该加大课外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材的资金投入,组织体育专业的师生有效的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从而促进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彩玲 《内江科技》2010,31(7):47-47,72
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范文慧 《内江科技》2009,30(6):135-13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有课外锻炼制度的满意状况、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制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他们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5.
余律伟 《内江科技》2013,(6):112+20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活动的项目、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动机和活动的时间段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学生们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课外体育锻炼缺乏相关老师的指导和技术培训;体育经费缺乏,部分体育场地的不开放等因素。建议和对策: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开放性场馆;增加适合女生的体育运动项目;丰富课外体育的组织形式;增加社团的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在体力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所难免,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或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呢?本文从教师、学校和学生三方面分别在体育教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和学生体育竞赛等方面提出了运动损伤预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组织形式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环玲 《内江科技》2010,31(11):71-71,90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必要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增强体质、巩固体育课所学的技术内容之重要作用,具有体育课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和功能,应当受到同等的重视与开展力度。而大多数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采取的是自觉自愿的政策,组织力度不够完善。为促进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和课余体育锻炼效果的提高,改善与提高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就当前形式下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古浪县中小学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古浪县大部分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单一,项目较少;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校存在场地器材不足,课外体育活动缺乏老师的组织和指导,大多数学生没有兴趣爱好进而参与体育锻炼;建议领导重视,老师关心,家长支持,学生参与,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起来,是我县青少年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于介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开展情况,并且针对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中所产生的问题,确定相应的对策。在高职院校中,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健康意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状况,增票学生的体质,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课外活动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10.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探讨对策,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朱晓菱  陈云 《内江科技》2011,32(10):63-63,5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剖析上海理工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表明: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均达不到体育人口的标准据此,本文针对土理工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绍杰 《科教文汇》2009,(18):198-19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及改革方案,以此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发展。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地开展、更加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相似文献   

16.
汪选合 《知识窗》2010,(1X):30-31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程度、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及运动技能的掌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内江科技》2019,(12):105-106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目前高校体育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体育的普及与推广;重视大学生体质的提高,忽视体育精神的培养和体育文化的传播;重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忽视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重视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忽视体育文化等"软件"的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践行多维体育育人观,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要把体育课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加强课外锻炼,要加强体育理论的教育,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要在高校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8.
陈向阳 《内江科技》2009,30(1):142-14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四川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动机与规律进行了调研,旨在探索提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搞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郭红莲  许世云 《内江科技》2011,32(12):74-74,1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通过对四所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育价值功能的认同情况、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状况等方面情况的了解,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期为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体质测量、数理统计、归纳分析等方法对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全院8084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分析学生体质现状。结果表明,该院男女大学生总体体质较差,处于及格水平。建议多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院相关部门多关心与引导校内各体育社团与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多开设体育公共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以保证大学生体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