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新闻界》2014,(10):11-18
<正>2014年3月8日凌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航MH370航班突然从雷达中消失。失联航班原定于早晨6点左右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班上载有239人,包括154名中国乘客。"飞机消失了!"这个令人既惧且惑的消息瞬间传遍全球。客机失联后,历时一个多月的搜救上演了南辕北辙的一幕,搜救过程坎坷曲折。截至本文完成时,MH370身在何方依旧未知。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发生的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多月时间。围绕这一客机失联的原因及其数百名乘客的最终去向,海内外媒体作了大量报道,个中真相至今迷雾重重,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经历这一特殊新闻事件,如何呼唤新媒体时代的专家型记者,媒体怎样把握科学原则以准确报道此类突发事件,本刊约请业界人士做一分析、探讨,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3.
马航MH370客机3月8日起“失联”,至今已经一个多月。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的报道,包括网络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去联络。失联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事件牵动人心。围绕着有关马航失联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产生了很多新问题与争议。其中,有的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传统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特殊发酵,也有一些话题是马航失联这一事件所特有的政治、地理、技术环境所带来的。这些问题与争议,注定都将成为中外新闻传  相似文献   

5.
战时舆论管控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左右战争态势,甚至成败。本文从马来西亚应对马航MH370客机失联报道舆论管控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搞好战时舆论管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3月8日,在马航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等待消息的乘客家属被上百名记者长枪短炮、大小话筒“围攻”,一些家属情绪几近失控。此后的报道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在情绪把握中有失客观理性。3月以来的马航370客机失联事件,再度引发关于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3月8日,在马航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等待消息的乘客家属被上百名记者长枪短炮、大小话筒"围攻",一些家属情绪几近失控。此后的报道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在情绪把握中有失客观理性。3月以来的马航370客机失联事件,再度引发关于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反思。近年来,各种灾难新闻报道日益增多,媒体人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中国交通报社立刻派出报道团队赴交通运输部海上搜救中心,利用"新闻信息产品协同运营平台"实时回传我国搜寻失联客机的图文信息,报社官方微博第一时间予以发布,中国交通新闻网制作专题整合发布,报纸每日头版综述报道,全媒体矩阵共同发力,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而这一切,都跟中国交通报的"技术"改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3月8日凌晨,239名乘客乘坐从吉隆坡出发的MH370航班前往北京,但随后不久,这架飞机消失在电波中。  相似文献   

10.
11日凌晨,吉隆坡国际机场出境检票处人影寥寥。三天前也是一个凌晨,239名乘客在这里挥别亲友,消失在电波中,从吉隆坡出发的MH370航班,至今下落不明。三天来,数百名媒体记者拎着摄像机、相机、手提电脑昼夜守候在吉隆坡国际机场,在失联客机的“始发现场”等待下一场发布会,等待人们渴望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马航客机MH370"失联"消息爆出后,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点集中于此。传媒媒体在此次事件报道中表现出很强的调查能力,帮助公众接近真相;新兴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我国媒体的表现颇受微词,但从某个角度分析,传统媒体应该将其作为改革的新起点,重构未来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70多个小时过去了,MH370至今杳无音信。马航失联就如一道沉重的阴霾,笼罩在舆论上空。传统媒体和官方微博微信形成的立体报道格局显现威力,微博微信几乎被马航失联刷爆,网友表达对奇迹的冀望。然而,也有些同行的表现却不够专业:一些媒体在对失联乘客家属的报道上,丝毫不顾及家属的感受,现场发生新闻争夺战;一些乘客亲属对记者镜头极为不满和无奈……尽管有媒体从业者说"媒体是家属在很多情况下唯一的依靠",但更多网友表示:  相似文献   

13.
传统媒体一直高喊“媒体融合”、“数字化转型”的口号,然而,真正在媒体融合方面扎实推进、做出成绩的并不多。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中,当国内媒体习惯性地走煽情路线时,以CNN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却以大数据、人机互动、可视化传播等技术,占据了事件报道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4.
李辉  ;苏晓龙 《新闻世界》2014,(7):172-173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代表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以腾讯新闻信息推送和朋友圈信息发布与转载等方式,在展现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交媒体的一些弊端。马航事件中微信传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对于促进社交媒体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新闻都贴上了“据CNN”、“据路透社”等“据”字标签。《21世纪经济报道》是国内少数被受众“点赞”的媒体之一,本文选取今年3月11日至4月21日期间该报刊登的117篇报道,探究其从“新闻搬运工”到“新闻钻探工”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6.
王蕾 《新闻世界》2014,(6):293-294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航班与吉隆坡雪邦空中管制区失去联系。相对国外媒体,国内媒体在此事件报道中的表现,有诸多值得思考之处,国内媒体对于如何报道空难等灾难事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徐静 《新闻通讯》2014,(4):17-19
马航MH370航班失联是航空史上最为离奇的失踪事件之一。飞机失联后,真相迟迟不能落地,信息雾霾长时间笼罩,中国媒体软实力饱受诟病。黑色事件变成了万花筒,让公众得以管窥整个媒体生态。  相似文献   

18.
微博平台下,谣言借助微博独有的优势大肆传播,增加了谣言治理难度。本文对马航MH370失联事件进行个案分析,解析谣言在微博上大肆传播的周期、模式、传播成因,为治理谣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手机接收终端、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形态或介质的兴起,除了发明者和制造商外,更在于公众对于它们的普遍使用,并始终伴随着看不见的心理活动,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些心理因素相互联系,推动着同时亦制约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的波音777-200客机失联事件,引起中国公众的高度关注,事件发生至3月24日的十余天里,乘客与飞机的下落仍不能确证。伴随事件发生,各种渠道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潮  相似文献   

20.
马航MH370失联以来,任何一点消息都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在这样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事件中,你选择了以什么方式获取最新消息,微博还是朋友圈?通过新浪微信数据显示,马航事件的阅读量、讨论量及参与人数均创历史新高,而另一个拥有数亿用户,吸引大量媒体入驻的微信则明显慢半拍,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状况的产生的?本文就试着从传播学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