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8日,在马航北京新闻发布会现场,焦急等待消息的乘客家属被上百名记者长枪短炮、大小话筒"围攻",一些家属情绪几近失控。此后的报道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在情绪把握中有失客观理性。3月以来的马航370客机失联事件,再度引发关于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反思。近年来,各种灾难新闻报道日益增多,媒体人  相似文献   

2.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后,各方媒体对事故进行了较为及时、全面的报道,有效地发挥了传播信息的作用。然而,在新闻伦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灾难报道中,媒体从业人员要遵守新闻伦理规范,既要保证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又要尊重受害者隐私,以人为本,避免对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3.
正70多个小时过去了,MH370至今杳无音信。马航失联就如一道沉重的阴霾,笼罩在舆论上空。传统媒体和官方微博微信形成的立体报道格局显现威力,微博微信几乎被马航失联刷爆,网友表达对奇迹的冀望。然而,也有些同行的表现却不够专业:一些媒体在对失联乘客家属的报道上,丝毫不顾及家属的感受,现场发生新闻争夺战;一些乘客亲属对记者镜头极为不满和无奈……尽管有媒体从业者说"媒体是家属在很多情况下唯一的依靠",但更多网友表示: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始终存在着真相原则、责任原则、独立原则、最小伤害原则。本文对照这些新闻伦理法则,分析了汶川地震报道中出现的一些有悖新闻伦理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同时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也加快了步伐。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业也异军突起,我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国内的一些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伦理问题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在众多的信息中观众对信息的接受是有限的,由于新闻界竞争的压力,不同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就选择了在灾难报道中采用猎奇,惊悚,血腥等的内容来作为报道的内容。这种报道方式无疑会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久以往的话将使整个新闻业的目标发生偏移,背离我们最初的伦理底线,使得人们被新闻所异化。  相似文献   

6.
纪现鹏 《新闻世界》2010,(12):124-125
福建南平“3·23案”等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戮童案过后,公众对相关报道质疑不断,媒体陷入“犯罪帮凶”的道德困境,进而引发社会关于媒体伦理的反思。本文认为,此类犯罪新闻中媒体伦理失衡,背负道德指责的原因在于,犯罪新闻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这类报道必然面·临较大的伦理风险;媒体对犯罪案件进行深度报道时的一些不当做法则加重了犯罪新闻的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7.
马航事件是一个至今没有结论的新闻事件,到今天,国内媒体应该继续被动转载国外媒体的报道?还应该主动追踪新闻进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新媒体时代下的受众,已经远远不满足于被动地获取信息和接受一成不变的新闻报道方式。此次马航事件暴露了国内媒体对国际新闻传播的滞后以及国内媒体在职业素养、专业技术分析等方面的不足。马航事件没有终结,相关新闻报道仍将继续,这将更多考验的是国内新闻从业人员处理的智慧、等待的耐心和专业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新闻是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到传媒报道领域的创新实践,它的出现变革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和报道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还不完善的新生事物,它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机器人新闻发展现状入手,重点分析机器人新闻生产背后的逻辑以及对新闻业造成的伦理冲击,思考在人工智能不断改变新闻生态的智媒时代,如何更好地使机器人新闻发挥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使自身新闻能够实现价值效应最大化,媒体从业人员从事件的各个角度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灾难新闻报道出发,通过对报道中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的剖析,追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新闻伦理与新闻价值在报道中共生的可能性,以期对媒体从业者走出新闻伦理困境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但报道难度也相对较大,容易在新闻伦理方面出现问题,目前主要有采访干扰救援、消费灾难、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等.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脚步,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领新闻领域一隅,传统媒体计划经济下的思维被打破,新闻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媒体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愈发显得突出。2014年发生在福建省华安5.23道路交通事故,大陆和台湾媒体均作出了快速反应,及时对事件发生及救援等情况作出了报道,然而在此次事件报道中,还是出现了报道失实以及伤亡家属与记者冲突等问题。看似一个单独突发灾难事件,但其背后是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纠结,是一系列需要实践者去思考的媒介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介融合现象的出现,新闻传播与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三大信息技术的结合日益密切,这就要求新闻伦理必须融合一些信息伦理的理论及观点,从而应对新闻传播遇到的一些新的伦理问题。特别是要结合智慧技术的特点及媒介发展动向,及时创新发展新闻伦理。在分析智慧时代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马森提出的信息时代的四个主要伦理议题(PAPA),从新闻从业者、受众、被报道对象三个新闻核心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提出智慧时代的新闻伦理议题创新维度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许多媒体从人性化角度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报道了一些缓解受害者及其家属情绪的新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然而,仔细观察此次事件中媒体报道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媒体在追求新闻时效和内容深度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对受害者及其家属更深入的心理干预,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媒体在报道重大事故时的缺陷.事实上,这种缺陷也恰恰是一些媒体不成熟的表现,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新闻都贴上了“据CNN”、“据路透社”等“据”字标签。《21世纪经济报道》是国内少数被受众“点赞”的媒体之一,本文选取今年3月11日至4月21日期间该报刊登的117篇报道,探究其从“新闻搬运工”到“新闻钻探工”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1在"读图时代",图片新闻以独特的方式迅速发展,在新闻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新闻摄影会引起一些新闻伦理方面的争议。在突发性灾难发生后,如何使灾难新闻报道符合伦理道德,往往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新闻摄影在灾难报道中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新闻摄影具备新闻性、真实性和瞬间形象性等特性。新闻摄影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及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青少年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煽情报道、伦理错位等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以一些关于青少年的新闻报道为例,探讨青少年报道中的伦理问题,同时探索青少年报道中的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达芬奇"密码"》两集报道及随后《新世纪》杂志《达芬奇案中案》的后续报道,从新闻传播伦理角度,分析了央视在此事件中暴露的新闻伦理问题,包括暗访的形式、非平衡报道、记者有预谋的新闻策划行为等,最后发展为涉嫌敲诈勒索。文章最后总结分析了本事件发生的内因和外因。  相似文献   

18.
王敏 《今传媒》2020,28(5):16-18
当前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对新闻伦理失范的关注点很少触及以传播正能量为目的的"暖新闻"。因此,本文结合"新冠"肺炎期间具有争议的"暖新闻",发现其存在缺乏人文关怀、过度消费女性及忽视公众情绪的问题,这可能引发负面传播效应、报道框架僵化和假新闻泛滥等问题。"暖新闻"的伦理失范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伦理困境,本文则为学界和业界的新闻伦理构建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9.
贺杰 《东南传播》2016,(5):151-153
在近些年的媒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在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之间的两难之境。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二者之间是矛盾冲突还是可以平衡取舍,是值得新闻人深思与探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某些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干预性报道导致影响司法判决和事件进程,某些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以及灾难报道反而给被采访对象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完善的新闻伦理观,以期在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之间寻求最大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刘艳 《新闻世界》2013,(7):295-296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市场化运作的逐渐成熟,一些媒体越来越热衷于犯罪新闻报道,以获取更多的眼球效应。犯罪新闻中性犯罪的新闻报道以大篇幅新闻和大幅照片提升了公众的关注度,但却极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本文从媒体性犯罪报道形式与报道内容中存在的“伦理失范”出发,探究媒体如何在恰当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并对今后媒体在犯罪新闻报道中的具体操作提出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