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潘昕彤 《大观周刊》2012,(30):35-35
作为“新浪潮”电影的代表导演,特吕弗的自传性电影《四百下》、《二十岁的爱情》、《床第之间》等影片有着突出的代表性。其中《四百下》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标志着"新浪潮"作品被评论家承认,成为新浪潮电影流派的开山之作,是艺术电影史上一座丰碑。本文以《四百下》作为起点,从特吕弗出发,探讨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艺术理念与时代影响。  相似文献   

2.
1959年特吕弗拍摄的《四百下》掀起了法国新浪潮的波澜,这种以表现少男少女青春成长期的影片成为世界电影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特吕弗之后又使用《四百下》中的同一个演员,随着他长大跟踪拍摄了主人公安托万从少年到青年成长的四部系列电影。成为电影史上唯一的自传体式的系列成长电影。成长电影始终以人的情感、心灵和思绪作为表现的主体。淡化情节和人为的性格塑造,重视人物性情的自然发展和意识的非理性流露,讲究心灵的节奏,追求画面与音乐的浑然天成,形成了与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类型片完全不同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电影形式。在亚洲,受法国新浪潮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过台湾电影新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日本电影新浪潮,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掀起的电影语言革命性突破的浪潮。在这些波澜中,成长电影始终是最灿烂的浪花。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中,美育是一个根本性的教学层面,对于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人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电影思想为我们实施美育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启示:用"教育蒙太奇"营造审美情境,"装配"一个审美性课堂,是美育的关键;"装配"一个"现代电影"式的课堂,让受教育者在审美中遭遇一个巨大的"问题",从而自行开发其原创能力,是美育的灵魂;"装配"一个"古典电影"式的课堂,在审美中传授必要的知识,则是美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电影的第一部影片,却是宣告了一个电影时代的开始,尤其是它在造型意象方面的"标新立异",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影像美学时代。它的造型美学创造,一是从不完整构图到完整构图,二是色彩蒙太奇及其情绪结构线,三是镜头运动处理方法,四是声音造型语言与环境主题,并不断地为以后"第五代"电影所反复演绎,成为"第五代"镜像语言的典型标识。  相似文献   

5.
1999年第2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举行。这届电影节以“香港电影新浪潮——二十年后的回顾”为主题,对香港“新浪潮”电影进行了盘点。这无疑是针对当时香港电影的疲软现状而作出的努力。90年代的香港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冲击下,亮起了红灯。观众严重流失,票房收入每况愈下,电影作为香港主要娱乐媒体的地位开始动摇。但与此同时,一批有别于主流商业电影的“另类”影片却异军突起。这些影片不但制作讲究、风  相似文献   

6.
燕海洋 《大观周刊》2011,(5):116-117,113
“新浪潮”(New Ware,Nouvelle Vague)是世界电影史上三大美学运动之一,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1962年达到高潮,期中1958-1962年间,近二百位新导演拍出他们的第一部作品,打破了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形成一个真正的“新的”电影浪潮  相似文献   

7.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18):88-88
贝托鲁奇获戛纳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 最近,第64届戛纳电影节在法国举行,曾执导《末代皇帝》的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获得本届荣誉"金棕榈奖"。这位多次入围戛纳电影节各单元但始终与金棕榈无缘的电影大师说:"我等金棕榈好久了。"  相似文献   

8.
热炒热看     
捷克“新浪潮”电影旗手闵采尔的代表作,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在  相似文献   

9.
三处书院列出零星几个活动,教授武术、现代舞,隔周一场台湾新浪潮电影。只有作家黄春明的创意课和一场汉学讲座对应了“书院”的称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120-120
《"第二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到德国古典主义哲学革命》/马林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本书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运动"三部曲"的"第二部"。系作者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运动研究系列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春燕 《新闻世界》2014,(2):138-139
本文以2013年上半年五部高票房"小妞电影"《101次求婚》、《北京遇上西雅图》、《小时代》、《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在新浪微博上的营销和推广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此分析"小妞电影"如何通过新媒体进行营销,进而取得高票房。研究发现,"小妞电影"的微博营销呈现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操作体系,微博营销在争取受众注意方面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武侠电影在香港刚刚盛行的时候,银幕上是一个又一个不死神话般的英雄人物,有着善恶分明的观念。而随着电影工业大规模发展,后新浪潮时代的香港武侠片逐渐衍生出黑帮片、动作片等亚类型影片,对武侠世界中的侠观念进行了较大规格的修整。但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观念的变化自我完善。本文将从人物、事件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香港后新浪潮电影中的侠观念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纪录的奇观     
《中国新闻周刊》2006,(22):79-79
34部法国纪录片杰作的密集展映,构成了“2005法国电影回顾展”之后这个国家电影文化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4.
上影集团任仲伦、万达影业叶宁、乐视影业张昭、大地院线方斌、格瓦拉刘勇,五位业内重量级人物,分别代表传统大佬与行业新贵,进行了一次围绕电影的圆桌会谈。张昭:"拐点"与"C2C"2014年是电影市场一个真正的拐点。从公司运作来讲,《小时代》的成功和《太平轮》的不成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以更好地看清这个拐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纪实美学"的特性出发,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对当今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以选题内容、表现手法、角色形象为出发点探讨伊朗电影是如何将新现实主义电影进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6.
慈祥 《视听》2022,(4):132-135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创办与发展是由多种力量和话语推动支撑的.除了对美国电影体系的想象之外,新浪潮电影的兴起、以影评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强烈要求以及电视业对新内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金像奖创办与发展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17.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法国最反叛、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新小说"派的领军作家、理论奠基人,同时也是电影编剧和导演,一个被归类于"新浪潮"而又始终坚定持反对意见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冷凇:吉恩先生您好!请问您是第几次参加法国的FIPA国际电影电视节?佩雷特:您好。法国FIPA电影电视节已经创办了19年,更换会议举办城市后举办也有10年了。我以前曾经代表我们的组织和电影节与FIPA进行过纪录片的交流,也曾经作为制片人带片参赛,但是担任纪录片评委还是第一次。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最近电影市场出现的所谓"绝交电影"现象进行了分析。"绝交电影"即因为对某部电影的意见看法不统一,而影响人际交往关系的电影。文章认为,"绝交电影"是关注度高的大片、制作成本较高、评价褒贬不一,且意义深刻,可以有多种解读方式的电影。进而文章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绝交电影"现象浅析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最后简单阐述了"绝交电影"现象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山田洋次以七十岁的高龄,完成"时代剧"(古装片)"武士三部曲",仿佛是向电影界确立自己的大师地位按照辈份来说,山田洋次属于日本电影新浪潮一代,但他的声名在国际上、在影迷间显然无法与大岛渚、铃木清顺、今村昌平、寺山修司等新浪潮诸人相提并论,甚至也不如松本俊夫、吉田喜重、筱田正浩这些导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