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教育的产品性质与行政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以学前教育为例,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社会现实的视角,通过比较分析,对政府在进行学前教育改革中的行政视角进行了论述.研究认为,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既要从理论上充分考虑个体早期社会化的研究成果,又要充分考虑社会现实教育需求,对学前教育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认定是既符合社会现实,又能鼓励家长承担早期教育责任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社会学视野中的学前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CAA050036),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公告如下:一、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问题的社会学探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暴力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反对家庭暴力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就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含义、特点和原因等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找出其存在的社会根源,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社会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给农村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对农村学前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社会角色的科学分类是社会学角色理论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会角色的分类,就没有社会学社会角色理论,而社会角色分类是逻辑划分之分类的合理运用,本文试从逻辑学、社会学角度探讨逻辑划分之分类在社会角色研究中的作用,以达到认识正确使用逻辑划分在社会角色理论研究中的地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视野中的信息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学的信息社会学,另一种是社会学的信息社会学,信息学的信息社会学是从信息学的视角来研究信息社会学,社会学的信息社会学则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信息社会学。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这两种信息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的确立、内容范围的框定、所建学科的属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信息社会学是研究信息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良性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7.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在确定研究对象的方法论上存在误区。并提出确定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充分考虑本学科研究的系统性、灵活性、时代性与本土性特点,应根据时代发展与学科建设的要求,从三个层面上揭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认识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社会现象;在目的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在选择论层面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的教育社会问题。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可以在整体上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通过对教育社会现象,尤其是对教育社会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杨瑞 《天中学刊》2007,22(4):61-64
市民社会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内地以来,迅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我国市民社会理论经历了起源、争论、深入发展到取得新进展等一系列的过程,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性。对这一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对于我国市民社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一、2017年学前教育版重大选题(一)学前教育理论1.学科研究对象:共通属性的学前教育VS独特属性的学前教育;2.学前教育目的:确定性目的学前教育VS非确定性目的学前教育;3.学前教育模式:正规的学前教育VS非正规的学前教育;4.学前教育过程:游戏精神回归VS探索态度确立;5.儿童知识观的当代转型与重建;6.新童年社会学理论与实践;7.儿童神经教育学理论与实证研究;8.事件社会学与学前教育项目式教学组织;9.跨文化传播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10.儿童教育叙事的新路径与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下,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与之相伴随的是社会各个领域改革的持续进行。道德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一浪潮。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盛、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起、道德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以及道德教育改革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为我们对道德教育改革进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土壤,使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可能。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研究道德教育改革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作动矣系是对道德教育改革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历史与现实则是对道德教育改革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两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电影社会学是研究电影和社会学的一门交叉科学,它聚焦电影的社会功能、电影与社会及观众之间的关系。电影的社会功能是电影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即从电影的社会功能去分析和研究电影。作为一部聚焦三峡移民题材的本土影片,由著名导演贾樟柯执导的《三峡好人》自上映之日起,便凭借其真实的情感纪实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国际影坛上获奖无数,备受好评。本文以电影的社会功能为理论视角,通过分析《三峡好人》的英译字幕,深入探究电影的社会功能对电影字幕英译的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济南大学学报》2006,16(1):90-90
唐斌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一文中认为,近年来,社会公正(正义)问题已逐渐成为国内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公正问题;(2)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对社会公正的影响;(3)中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对社会公正的影响;(4)关于社会公正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国内社会学学者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至少有两方面的理论贡献:第一,基于对中国现阶段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变迁的现实把握和敏锐观察,社会公正作为社会学的核心学科理念的地位得以确立,社会公正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话语。第二,在整理和研究西方正义理论以及论证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成人教育者与社会:成人教师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系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回应新世纪发展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一项阶段性成果。它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论述了成人教师的社会条件、社会行为与优秀角色标准,分析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变迁对成人教师的影响作用,同时阐述了成人教师的训练与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裕金 《考试周刊》2007,(3):110-111
社会网络分析是当今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社会支持网研究。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研究中成果较为突出的阮丹青、张文宏的研究成果——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网进行概述,对其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操作方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行了较为简略的综述,然后分别运用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韦伯的"社会行为"和吉登斯的"社会结构"等社会学理论对温州社会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探讨出温州人的群体意识中的问题,最后,通过社会学的理论为其指出改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蔡军 《教育导刊》2010,(6):14-18
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都是学前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但它们在社会背景、准备内容、关注阶段与影响时效、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关注点.当前,入学准备已成为学前教育领域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教育情感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来发现学校教育中的情感现象与问题,阐释学校教育中的情感与宏观、中观和微观社会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找寻学校教育中的情感及情感教育问题解决的社会策略.其研究内容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探讨.教育情感社会学拓展了教育社会学和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空间,凸显学校教育中的情感及情感教育教学问题的社会性根源.  相似文献   

18.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人们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解还相当模糊。由于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虚拟学习社区能揭示出虚拟学习社区的许多新特征。本文首先从社会学角度剖析了社区的定义、要素以及虚拟社区的内涵,然后着重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区特征,强调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互动和社区意识的重要性,最后从社区性质和功能的角度把虚拟学习社区划分为远程教育型、校园教育辅助型和社会教育型三类。  相似文献   

19.
一元研究方法论体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性质,牵制着该学科研究方法的类型的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是:(1)教育作为一种元社会或社会亚体系;(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这两大块结构的内容性质正好适应了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包括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生态学研究、纵向与横断研究、个案研究。它通过这一系列的微观分析方法来透视教育元社会体系内部的杜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从而找到改善教学的社会学途径。而宏观分析不将教育分解为个别的单位,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并在与大社会的相互关联中寻求其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元研究方法论体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的性质,牵制着该学科研究方法的类型的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是:(1)教育作为一种元社会或社会亚体系;(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体制.这两大块结构的内容性质正好适应了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包括相关研究、实验研究、生态学研究、纵向与横断研究、个案研究.它通过这一系列的微观分析方法来透视教育元社会体系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从而找到改善教学的社会学途径.而宏观分析不将教育分解为个别的单位,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并在与大社会的相互关联中寻求其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