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较高的物理质量要求是羽毛球的一个项目特征。在进行技术培训时,必须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羽毛球的特殊身体素质是实现优秀运动成绩的基础。在日常培训中,还必须考虑到两者的结合。羽毛球训练是技术和体力的结合。因此,在训练中,首先要了解羽毛球技术的特点,分析羽毛球比赛的体能要求,并尝试训练专项技能,培养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国辉 《体育世界》2011,(3):119-120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极具魅力的高雅的体育项目。羽毛球运动技术性强,技术要求细腻速度快,变化多,比赛竞争激烈。随着新比赛规则的实施,羽毛球运动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特点,而假动作被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所掌握,在比赛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和羽毛球的发展现状谈一下羽毛球比赛中假动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五、羽毛球竞赛场地设施、设备器材和裁判用品(一)羽毛球场馆的设施羽毛球比赛场馆的设施应根据比赛的级别要求进行布置。1.运动员休息室男女要分开,运动员一般都是在休息室更衣。2.裁判员休息室在每节比赛开始前,裁判长召开裁判员赛前准备会和比赛时轮休的裁判员在此休息。因羽毛球比赛时间较长,所以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报告[1]过羽毛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平均心率达到183.4次/分。F·Mikkelsen等[8]发现在模拟比赛时的耗氧量接近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水平。说明羽毛球比赛时运动员心脏活动是相当剧烈的。本文目的是通过比赛后的心电图变化,进一步了解现代羽毛球比赛对优秀运动员心脏功能的要求,以便为训练提供生理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对象为第八届亚运会集训队优秀运动员以及78年全国比赛男子团体前六名的主力队员共42人,在全国比赛、分区赛、亚运会选拔赛及第三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期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羽毛球运动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不但要具备娴熟的技术,灵活多变的战术,而且更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由于竞赛规则的要求和较大比赛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运动员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否则,是无法承担强度大、连续对抗性强的比赛的,同时也难以发挥出我国运动员以我以攻为主、快、狠、准、活、攻守兼备的技术风格。因此,我认为重视和加强身体训练,是攀登世界羽毛球运动技术高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随着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增强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国际羽毛球比赛规则也随之修改。为吸引运动员参与比赛,提高观众的关注度以及企业赞助与电视台购买播放权,国际羽联实行21分制的新比赛制度,新赛制更照顾弱者,强者优势被适当削弱,比赛胜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实施新赛制,运动员的技术与战略战术都要作相应调整,同时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更高。对于我国运动员来说,也要加强体能训练,适应新赛制要求,掌握训练规律,从而在国际比赛中处于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7.
速度是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当今羽坛运动员的技巧和战术使用越来越大同小异,速度往往成为了比赛时的致胜关键,也受到越来越多教练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得到羽毛球运动在速度方面对运动员的要求是反应快,动作快和恢复快。结合羽毛球运动的这些速度要求,本文提出相应地提高羽毛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的体能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 少年时期是运动员学习掌握基本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的黄金时代。无数事实证明,运动员在少年时期掌握了正确和规范的基本技术以及打下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就能在以后的运动生涯中不断挖掘各种运动潜力,攀登一个个新的技术高峰。为了贯彻执行国家体委颁发的《羽毛球教学训练大纲》(试行本)有关精神和要求,1988年全国业余体校羽毛球比赛首次实行了以比赛成绩,身体素质,技术测验和技术评定三个方面综合评分的方法,来计取运动员单打的总分名次。这对加速我国羽毛球后备力量的培养是一项有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以2016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选手林丹和李宗伟为研究对象,对比赛进行得分技术、主动失分技术、前场中场后场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得分失分技术李宗伟较好,在不同技术使用次数上两人各有不同,本文指出双方技术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可为羽毛球运动员以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技术能力特征、战术能力特征、心理能力特征和知识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研究羽毛球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在体能特征方面,要求羽毛球运动员的体型要匀称,在身体机能方面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较敏捷的体位转换能力和较强的耐力。在技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动态与对抗相结合的技术,手法与步法相结合的技术以及全面、准确、稳定和精细化的技术。在战术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注重发接发、落点和线路变化、控制和反控制的实施以及战术意识的培养。在心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备拼搏意识、心理调控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知识能力特征方面,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掌握运动智能,具备比赛分断能力、羽毛球专项知识和心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寇世雄  徐秋 《湖北体育科技》2012,(4):488-490,497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心理素质对于羽毛球比赛的重要性,分析影响羽毛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特征和具体表现,结论得出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应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列举培养良好比赛心理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全面,竞争激烈的项目,要求运动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力量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及运动成绩,比赛中战胜对手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所以,应重视对力量素质训练的研究,加强对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比例的安排,其训练方法和手段必须根据羽毛球运动力量特点、技术规律和运动员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效地提高训练  相似文献   

15.
刘波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1):69-70,78
对中国男单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15分制与21分制的两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总结出林丹在新赛制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羽毛球运动员在今后的新规则比赛中能更快的适应比赛,更好的发挥自身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伟 《中华武术》2022,(7):23-24
羽毛球运动是具有较强对抗性的活动,尤其是对羽毛球比赛而言,每一分的争夺都十分不容易,同时因为攻防间不断的变化,没有到最后无法确定胜败如何。而运动员在整个比赛当中,需要不断地变化其身体位置,完成大量的起跳、蹬转和急停等复杂动作,这不但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好的协调与平衡能力,还需要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否则就会导致整个身体失去重心,而让自己处在被动局面,难以变成主动,还可能在比赛中失败。而核心力量可以让运动员更好地对身体平衡加以控制,把握好身体重心,进而在更为稳定的身体支撑下充分地发挥技术动作。因此,强化对羽毛球专项学生核心力量训练对其技术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相当成熟了。伴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羽毛球技术及战术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比赛中节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节奏就是羽毛球比赛的灵魂。本文通过对羽毛球比赛中节奏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对羽毛球运动员节奏感培养的重视,旨在为日后我国羽毛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8.
羽毛球平抽挡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一个重要的回球手段,主要运用于双打和混双项目,由于赛制和技战术等多方面的演变,该技术在单打比赛中出现频率逐步提高.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据分析法对抽挡技术在女子单子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2017年世界锦标赛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三口茜、奥原希望、辛德胡等6名选手的比赛进行平抽挡技术运用数据统计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女单运动员平抽挡技术的运用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23年印尼羽毛球大师赛决赛、半决赛、1/4决赛为背景,通过对比不同比赛节奏下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统计指标差异,来探究影响比赛节奏和比赛胜负的因素。羽毛球运动动员技战术的选择与比赛节奏呈现着显著的关联性,运动员对于羽毛球比赛节奏的调控能力是展现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式(回合拍数÷回合持续时间=回合系数)计算比赛节奏系数,并将比赛划分为三种节奏:快节奏(系数≥1)、一般节奏(0.9≤系数<1)、慢节奏(系数<0.9);以此标准来探究不同比赛节奏下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选择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比赛节奏下挡球、高球、挑球、勾球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值<0.05。在快节奏的比赛中运动员选择推球、扑球、抽球、吊球及杀球等较多,在一般和较慢节奏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选择搓放、挑球、勾球、挡球、高远球等技术动作较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羽毛球工作者,对在第三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中出现的新人新事无不欢欣鼓舞,在比赛中看到的一些问题亦不能若无所思。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同志们商榷。第三盾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共计有371名男、女运动员参加。其中只有39名运动员超过22岁以上,其余都是22岁以下的青少年运动员。这样多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参加全国性比赛,我国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单从这一点看,即可看出我国羽毛球运动日益广泛普及、蓬勃开展的景象了。从比赛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都具有较顽强的意志品质。如有些新手虽处于被动,但仍然积极地前奔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