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在高职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效果,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0级两个班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个班学生的考核成绩发现,实验班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P〈O.05):实验班的实验操作成绩也明显好于对照班(P〈O.01);95.6%的学生喜欢模块教学法。因此,模块化教学模式用于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护理专业学生125人,随机分成对照和实验两个班级,其中对照班级62人,实验班63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法,实验班采用循证护理的教学方式。结果实验班护理技术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90.32%护生对该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护理技术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对微格教学引入到排球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后,排球课技术教学的各种影响因素会产生新的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排球技术的掌握情况比对照班好,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比对照班强。通过对学生的排球技术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综合考试,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考核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新生为研究对象,从分层标准、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实施几个方面,进行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测评: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班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3、4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用教师讲授,辅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教学法进行授课,实验班教学在多媒体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的教学.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班在学习态度、综合能力与素质方面,实验班较对照班有提高(P<0.05);在循证护理技巧方面,实验班较对照班有显著提升(P<0.01).结论:通过这种方法的教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循证意识,为以后去临床工作打基础.  相似文献   

6.
选择安徽电大开放教育2013秋季学期护理学本科专业A班26人为对照班,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2013秋季学期B班29人为实验班,采用案例讨论法进行教学。采用形成性考核、期末终结性考核、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面授课到课率较对照班高34.1%;实验班学生的形成性考核作业案例分析成绩和期末终结性考核案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 <0.01);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案例讨论教学法能提升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课堂学习效率、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意识、对护理伦理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效果满意度达84.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疫情常态化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经络腧穴学》实践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康复专业两个班79人随机分成实验班(40人)和对照班(39人),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基本情况、高考录取分数相当,教学条件相同、教学内容一致的条件下来开展教学实验,实验前后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期结束后统计对比分析学期过程中分阶段测试的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经及期末实践技能成绩。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兴趣有提高,差异显著(P<0.05);手三阴、手三阳经及期末的实践技能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成绩提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足三阴经成绩有提高,差异显著(P<0.05);足三阳经实践技能成绩提高不显著(P>0.05)。结论:疫情常态化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对实践教学效果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方法: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讲述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实验班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结果: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采用教学实验法、调查法和课堂观察的方法,于2012年以生物科学2011级的62名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不同实验评价策略对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后测成绩平均分为79.875,对照班后测成绩平均分为65.677,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过程后测成绩的F检验-Aspin-Welch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为p〈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即采用实验过程评价量表的评价策略优于传统实验过程评价策略,且能明显提高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采用实验课堂调查与观察及实验操作期末考核等指标进一步验证本实验的实验效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实验学习行为和实验操作考核水平发生了改变及提高。同时,提出了评价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异步教学法在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中实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在客观题得分和对照班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班的学生在主观题得分与对照班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班运动生理学成绩平均值普遍高于对照班.实施异步教学法后,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将自身的运动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思维得到启发,促进了学生间交流,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浓厚.  相似文献   

11.
张宁 《教师》2011,(17):29-2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某高校大一女生4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反思性教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的技评和达标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差异显著。同时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50米跑、立定跳远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考核成绩达到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等级人数及比例均高于对照班,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反思性体育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应以"师生互动"为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州大学毽球选项班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实验。试验后得出结论:实验班的学生运动技能普遍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的学生体能成绩没有呈显著性差异;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产生,社会信息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多模态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教学的多模态化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文章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英语专业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运用实验教学法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英语教学实验,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研究数据发现,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成绩相差不大,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多模态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作用下,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识读能力均有了提升,但是通过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的成绩提升幅度要远大于对照班,且存在显著差异(p=0.000),这说明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多模态教学法对学生识读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刘云娥 《教师》2010,(29):62-62
一、分层教学实验对象、时间和方法 对象: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小学二年级(6)班为对照班,二年级(7)班为实验班。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9,(11):53-59
为验证"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此假设是否成立,文章首先从华东师范大学济南实验学校初中一年级6个班中选取164名学生作为实验样本,并将地理期中考试成绩相近的2个班分别设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共组成3个组。随后,文章以等高线地形图教学为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等高线知识技能水平前测、授课和后测,其中实验班采用AR三维视频、对照班采用传统二维视频开展教学。最后,文章通过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班等高线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AR三维视频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探讨AR技术对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影响,可为AR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6.
结合初中生人际认知特点,以心理团体辅导理论为基础,采用自编团体心理实验课程对实验班45名初中生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干预。以44名同质学生为对照班,在实验前后测及追踪测量中用《初中生师生日常交往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与对照班相比,团体心理实验课程对实验班师生关系的总体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2)重复测量比较中,师生关系总分存在测量与班级交互作用;(3)实验课程对实验班师生关系的促进具有显著即时和长时效应。  相似文献   

17.
问:在教育实验的配组中,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的平均成绩作u检验或t检验,得到P>0.05后,可否作出判断;这两班学生在实验前的学习水平相近,可作为对等的样本看待.为了显示实验效果,可否把平均成绩稍高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答:用这种方法选择的实验班,即使在实验结束后经统计检验结果,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也不能令人信服地判断: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班.这是因为,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平均成绩的差异不显著(P>0.05),只表示:根据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平均成绩差异的情况,断言实验班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教学法)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分别以八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实验班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则全部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成绩,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成绩提高很显著,而且PBL教学法极大地改善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而言,尖子生的成绩提高不是很明显,证明PBL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可行的,但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摸索。  相似文献   

19.
对初三化学进行了对比实验探究学习的实践,选择了所任教的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实验班与对照班;两个班学生初二期末各学科成绩均分接近。教学的方式是:实验班采用以对比实验为趣味引导的探究学习;对照班则采用普通的教学方式。介绍以“燃烧与灭火”为主题内容进行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20.
以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与学为指导,从主题内容、句式结构、语言等三个方面检验学生经过模因输入指导和未经过模因输入指导的差异,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班学生的作文成绩均有提高,但是实验班成绩提高明显,而且在三个方面均超过对照班。由此可以看出,模因论所倡导的传统背诵、模仿等学习方式的回归,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指导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