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追求,中国人对幸福的追寻由来已久.如今,我们国家已经开始了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的全民幸福运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中国人的幸福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论的基础上,我们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结合,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这种科学的幸福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为我们追求幸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信仰的永恒追求.从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幸福的意蕴,进一步从师生间共同成长和教师价值在公众氛围下两个方面讨论教育幸福的实现路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主体的幸福,而且更应当关注教师主体的教育幸福,让教师在这一职业中感受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也应当是教师职业生活应有的样貌。但当前中国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的压力比较大。教师的职业幸福是学生幸福的前提条件,是幸福教育的源泉。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融合发展的结果,是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统一的产物。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要坚持内部突破与外部推动两条路径的融合,以职业理想为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以专业成长为阶梯,实现内部突破;以社会支持为保障,感受关怀愉悦感;以组织文化为激励,促进教师职业幸福。  相似文献   

5.
“何谓幸福?”以及“幸福何以实现?”是萦绕在每个人脑海中的问题,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中的当代中国,身处空前变革的崭新时代,如何站在哲学的高度,在和谐社会的视域下重新认识幸福的本质,把握幸福的时代特征,赋予幸福“社会幸福”和“和谐幸福”的新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老庄以为顺其自然、清静无为就是幸福,佛家以为成佛、普度众生就是幸福,孔子以为幸福和仁爱、道德、正义不可分,主张德性幸福.做为人类“至贤先师”的孔子对幸福的看法对中华民族的生活心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立足于《论语》本身,对孔子的幸福思想,即“孔颜之乐”、“曾点之志”、“君子之禄”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大家更为深刻地理解孔子的幸福思想,进而促进人们实现幸福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活着最起码的追求。以幸福来解读教师专业发展,或者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感受幸福,都是教育对于其所从事事业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功利化、社会排斥、职业倦怠是现实状态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保障基本的物质待遇,为教师自由发展提供空间,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使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专业发展的机会,看到学生幸福发展,是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信仰的永恒追求。从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幸福的意蕴,进一步从师生间共同成长和教师价值在公众氛围下两个方面讨论教育幸福的实现路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主体的幸福,而且更应当关注教师主体的教育幸福,让教师在这一职业中感受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梳理高中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从学校层面提出几点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建议:夯实幸福教育的内容,丰富幸福教育的形式,强化幸福教育的效果,营造幸福教育的学校氛围,促成幸福教育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追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已正式拉开序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仅对什么是幸福作了科学回应,而且对未来社会如何实现人民幸福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和具有实践价值的构建,这使它具有超越其他一切理论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并为实现"幸福中国"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幸福之德育与德育之幸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人们在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丰富的物质与闲暇的同时,幸福感却没有同比例地增长,甚至更多了人生意义的失落,多了病态幸福的危机;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科学地进行幸福的德育教育,使德育变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培养幸福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兼论教育学的基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用处和价值已有多种认识与理解,但由于缺少整体的人类这一标杆,而缺失了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与之相比,相关学科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人类幸福联系在一起,并因此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息息相关的教育学。具体体现为: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者存在方式的教育学;是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意义的教育学;是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学。要实现教育学的价值,必须回答教育学视野中的"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以教育学的方式追寻和获得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天龙八部》一书中僧侣的角色众多,僧人的身份理应是这非人世界中最清心寡欲的一群,然而作者写他们,却无异于痴情众生。他们有爱有恨、有痴有怨,各自有自己的形象特色,也拥有不同的生命选择。笔者即以《天龙八部》中众多的僧侣形象不同的生命选择,分为顿悟出家、得心安乐、以死赎业、自由入世及袈裟内的真相几部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6.
王卫平 《中国德育》2007,2(9):26-29
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是从整体上对生活感到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种种原因,幸福感的日益弱化已成为严峻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到个体对自身和社会的积极认同。幸福感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关怀的缺失。为此,有必要建立人文语境下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7.
关涉人生的教育,必然要关注并增进人的幸福。古希腊教育理论从人的完善与德性出发,内在地把教育与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代以来的教育以自由的概念置换善的概念,而消解了教育与幸福的内在关联性。重构教育与幸福之内在关联性的可能性在于,一方面看到善与幸福的不可分离性,另一方面则要努力实现教育的伦理关怀,使教育获得道德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人性化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回归生活世界是教育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教育满足学生需要的程度是学生幸福的起点;生命权、自由权、幸福权的统一是实现人生幸福的必备条件。教师应具备回归生活世界的意识,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使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真正体验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幸福教育作为教育目的或者终极目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接受。然而,怎样让观念中的"幸福教育"走向实践的幸福教育,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为此,我们拟借助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基本规律,从幸福教育的静态结构与动态实现过程两方面,对幸福教育的理论样态进行建构,并以此为基础,探析了幸福教育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