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因此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进而培养出与幸福生活相关的德性,使学生既感受幸福且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因此德育必须反思自身,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改革,培育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以及对生活的幸福的感受,进而培养出与幸福生活相关的德性,使学生既感受幸福且有幸福的行动,从而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3.
"德福一致"回答了德育何以关注人的幸福问题。但德育怎么样才能关注人的幸福?站在德育的角度看幸福,德育就在于引导人去建构一种幸福的生活;站在幸福的角度看德育,德育本身必须体现幸福。德育关涉幸福必须是德育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德育与幸福存在紧密联系,幸福既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实施的有效手段。但是,现行德育存在观念较为落后,方法比较单一等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幸福的追求。解决这一问题,要把幸福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方法,开发可以带给学生幸福体验感的德育课程等措施建设新型德育。  相似文献   

5.
在创建幸福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本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目的,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幸福德育之路,创立了幸福德育小班化模式.通过下放管理权、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明确教育任务、增强教师的责任感、组织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事业感和拓宽育人渠道,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等方法开创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同时,通过德育小班化,树立起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理念,也构建起体验感悟的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也是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的的共同之处,在幸福教育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和谐德育。幸福教育离不开和谐德育,和谐德育也离不开幸福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对学生进行最好的教育,帮助学生找到幸福感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分析幸福教育与和谐德育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相互促进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幸福教育是以教学、德育、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培养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幸福、努力创造幸福、充分享受幸福"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中,德育课程教学由于其自身内容的思想导向性特点,决定了它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平台。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幸福教育,是作为整体的幸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幸福的德育是一种真正适合每一个学生内在追求与发展的德育。探索和实践为了幸福的德育,需要对现行学校德育进行反思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创造幸福的德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光 《江苏高教》2004,(4):85-87
传统德育“施行非人的教育”,使师生无法感受德育幸福。现代德育必须还大学生以幸福。为此,要创造主客体相统一的德育过程,以实现幸福的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10.
系统梳理和厘清幸福与德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综合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梳理二者之间不同层面的研究成果,试图系统理解和把握幸福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为推进学校德育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幸福指数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被频繁提及的话题。惠州在落实《纲要》和创建惠民之州的进程中,也将以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为目标。基于对惠州市民幸福指数的总体情况以及差异性的考察,同时对惠州市民职业幸福指数、生活幸福指数和社会幸福指数等进行分析,厘清影响市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共享、发展民主政治、加大文化投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引导健康社会心理等措施,以全面提升惠州市民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是学生学习与学校发展的基础.而今天我们学校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建构"幸福教育"的两个体系是:其一,让教师拥有一种物质、精神和心灵的幸福生活.因为孩子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其二,不仅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还要拥有一个幸福人生.所谓幸福童年,指快乐的校园生活;所谓幸福人生,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守法与幸福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不同于快乐,它不仅仅是个人主观的心理感受,更是为追求理想目标不懈奋斗的动态过程。在现代化的法制社会里,只有通过守法的基本途径,才能实现幸福这一人生的终极目的。但是在守法过程中,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有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就更需要通过守法,尤其是通过积极守法,才能使二者达到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生幸福感缺失现象更加严重。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幸福感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拥有幸福人生,对处在青年时期的高职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非物质的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越来越大。因此,人们的社会生活幸福与否不能仅仅看财富增长与否,而更应该关注广义的社会总体主观幸福感受增长与否  相似文献   

17.
单志艳 《中国德育》2007,2(7):14-17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独特性与自主性的合一、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契合。学校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促进生命成长,引导生命走向自主与自控、和谐与无限,让生命在创造中找到永恒的幸福。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提高教师自我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追求幸福是人类难以割舍的永恒情结.体育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也应以人生幸福为永恒追求,应当关涉人的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社会幸福.构建幸福体育应当关怀生命、关注人文、关心社会,从而实现体育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是一切社会生活价值的核心体现。教育是一种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教师幸福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美好生活的现实体验,体现了教师作为主体在与人相处和社会交往中的生成和实现,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教师幸福本是一种应然的伦理价值追求;教师幸福的保持需要伦理道德的维系;教师幸福的实现有其内在的德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当生活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将呈现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弱相关。幸福不仅与人们的以生活质量为主要表征的"生活善"相关,而且与"人生善"密切相关。幸福感是"生活善"与"人生善"双重感受的叠加,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又以后者为根本。个体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寻找和把握幸福感在"生活善"和"人生善"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