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地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引导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并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它事关一所高校校风、学风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个体一生的发展。目前,各大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上大都有自己较为传统的方式方法,但不免出现很多问题。本文结合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实际工作经验案例,探讨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期待能给高校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思考和可操作性改进。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关系到高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进入大学以后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了解新生在校的适应状况,为大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问卷对湖南六所高校的494名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新生适应整体情况表现为不同专业之间、男女之间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针对新生入学适应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曾婉茜 《科教文汇》2009,(3):36-36,49
大学新生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进入大学以后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进一步地了解新生在校的适应状况,为大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问卷对湖南六所高校的494名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新生适应整体情况表现为不同专业之间、男女之间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校针对新生入学适应各方面的问题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大学新生管理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了各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新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不仅影响到他们大学生活的起始阶段,而且影响到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因此,加强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让新入学的学生感受到学校的良好学习,生活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很多思政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校新生管理模式有明显的特色,在做好新生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以新生入学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了解开放教育的本质,初步掌握了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倪钧 《科学大众》2014,(12):31+191
在小升初入学适应过程中,既有校园环境变化、人际交互范围转化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学习方式改变带来的影响。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把新生入学适应指导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初一新生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干预,以期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尽快融入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规范的入学教育,使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学习与生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习适应不良在当代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是导致其他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适应困难和学习动力不足是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做好新生入学时的思想和专业教育,准确定位人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进行学习适应不良调适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对于树立新生对高职教育和所读专业的信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减少新生退学现象,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谈如何加强高职生的入学教育。  相似文献   

11.
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肩负起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方略,心灵教育理念在于面向美的心灵,达到心灵的和谐有序。心灵教育倡导的阶段性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文豪 《科教文汇》2013,(25):149-149,151
发展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需求,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文章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庄建花 《科教文汇》2012,(29):167-168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应提高,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的音乐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音乐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永英 《科教文汇》2011,(36):12-12,31
教师是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甚至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改变单一的、陈旧的、僵化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担当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蔡树广 《科教文汇》2011,(26):44-44,57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使中等职业艺术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市场化。如何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只有教育教学重新定位和调整,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魏文云 《科教文汇》2020,(4):147-148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世界,更好地适应成长环境。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提升智力,养成良好的性格和操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但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定位一直是一个难以把脉的问题。诚然,在幼儿阶段这一学前教育中,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但教师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直接关乎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定位如果不准将会大大降低游戏的质量和成效。文章结合实例,讨论了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如何适时地进行有效的介入等核心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幼儿园一线教师对自主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当今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中“多元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天伟 《科教文汇》2012,(13):158-158,20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单一的、一元化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于这个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不能满足于当代大学生去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我们应积极地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实现多元化的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那么如何更好地在高校的舞蹈专业教育中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呢?笔者在普通高校从事舞蹈专业教学多年,本文就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理念、"一书多证"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8.
职业中学体育模块化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火俊 《科教文汇》2011,(3):148-149
职业中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多数学生将直接面向社会,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多方面、多渠道的。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以学习为主,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应采用特殊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在课堂上有机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质及生活习惯;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个性的同时,突出体育对其就业、培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爽 《科教文汇》2011,(30):13-13,20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对全面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新的要求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能力要不断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应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丰春 《科教文汇》2012,(2):50-50,60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教育界和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笔者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中职教育与管理的实际,从适应市场需求、考虑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