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他很久以来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昨日黄花”和“明日黄花”这两个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昨日黄花”更切合其所欲表达“形容已过时的人或事”的意思,但“明日黄花”似乎见得更多。因知我是做校对工作的,便问我到底“孰是孰非”。  相似文献   

2.
“昨日黄花也芳香”;“人们把过去的新闻戏称为‘昨日黄花’”;“……在前线已是昨日黄花了……”;“……也还只能算是昨日黄花……”;“……这毕竟已日渐成为昨日黄花……”;“……传到我们手中时,早已是‘昨日黄花’……”;等等。以上6例分别摘自6家市、省及中央级报刊,其中的“昨日黄花”都用错了,应该用“明日黄花”才对。可是,时下“昨日黄花”之说屡见不鲜,仅从以上列举数例足见一斑。何为“明日黄花”?这是句成语。黄花即菊花。原指农历重阳过后逐  相似文献   

3.
通过当今的各种传媒(包括某些高品位的学术期刊在内),我们可以经常读到或听到以“昨日黄花”形容已经过时的事物的文章,作者和编者似乎感到,“昨日黄花”就是指已凋谢的花,因此用它形容过时之物自是理所当然的了。这种不负责任的玄想与其说只是对某个成语的曲解,倒不如说是一种浮躁心态的反映。而媒介堂而皇之地以讹传讹,谬种流传,危害不浅。 “昨日黄花”其实是对“明日黄花”的错用。虽差之—字,却谬之千里。“明日黄花”一语典出苏东坡《九日次韵王巩》诗,文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在另一首《南乡子·重九…  相似文献   

4.
“昨日黄花也芳香”;“人们把过去的新闻戏称为‘昨日黄花’”;“……在前线已是昨日黄花了……”;“……传到我们手中时,早已是‘昨日黄花’……”等等。以上几例摘自几家省、市及中央级报刊,其中的“昨日黄花”都用错了,应该用“明日黄花”才正确。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第五期刊登凌大同志短文说:“昨日黄花”应为“明日黄花”,理由是“明日黄花”语出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以及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因此,作者认为:把“明日黄花”写成“昨日黄花”是更改为了典故,甚至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6.
“昨日黄花”何系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不少报刊将成语“明日黄花”错写为“昨日黄花”。 在1999年5月14日《燕赵都市报》第十五版《走出消费的三大误区——家庭影院、数字电视和双频移动电话》一文中,最末一段有“而一旦各地均开通1800兆网。则这款机型早已是昨日黄花”句。读后不禁愕然。 “昨日黄花”若何?应是“明日黄花”之误。 “明日黄花”成语,出自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和词。苏轼在《九日次韵王巩》一诗中有“相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12日《文摘报》以《北京“四大菜市场”将成昨日黄花?!》为题转摘了1月3日发表在《中国商报》上的一条消息,该标题将“明日黄花”误用为“昨日黄花”.这一错误在其他报刊上也时有出现,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文汇报》3月27日第1版“观察与思考”栏《规模生产离不开规模销售》一文说:“上海有些产品曾达到相当的规模,‘辉煌’一时,而今不少成了昨日黄花。”其实,汉语中并不存在“昨日黄花”这一词语,有的只是“明日黄花”这条成语。黄花是菊花(秋菊)的另一种称谓。北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意是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一过,黄花即将枯萎,也就提不起人们观赏的兴趣了。后用以比喻过时事物。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曰:明日  相似文献   

9.
本刊第三期登载了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为《许都黄花香》一书写的序言.序言中说:“人们把过去的新闻戏称为‘昨日黄花’,《许都黄花香》由是而名.”“把昨日‘黄花’精选出来,本已达到目的,但书的编者却不辞案牍之苦,又对每篇作品进行评析,为基层通讯员引路、服务”云云. 杂志发行以后,南京化学纤维厂宣传部的凌大同志来信纠谬,指出“昨日黄花”应为“明日黄花”.并且引经据典,指出它的出处是苏轼《九日  相似文献   

10.
卢惠民同志和凌大同志就“明日黄花”与“昨日黄花”的运用问题,各抒已见,展开了一场小论战。本刊认为,此虽是一词之事,但有必要。本期再次发表凌大同志的驳文,并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1.
第二类错误是望文生义而误用。例1,众人熟知的成语“闻鸡起舞”,讲的是晋人祖逖在夜三鼓前闻鸡鸣,以为是兵起之象,于是起而舞剑,以作迎敌之备。后来,这成语就用来比喻志士奋发之情。但是,某电视台却在舞蹈节目的角落里打出“闻鸡起舞”字样,实为望文生义,使用不当。例2,把固定词语“明日黄花”误改为“昨日黄花”。《辞源》上说,“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明日黄花兼寓迟暮不遇之意。后人因用来比喻已过时的事物。”有人以为,既说“明日”,就不该是过时的;既指过时,就该说“昨日”,故改为“昨…  相似文献   

12.
“明日黄花”是比较容易错用的成语。如1998年12月11日《洛阳日报》《寻找洛阳“废片”》一文和11月27日《良友周报》陈顺亭荐自《现代女报》许人伟的文章《鼾声》都出现了将“明日黄花”误作“昨日黄花”的情况。“明日黄花”语出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为重阳节一过,菊花即将枯萎,便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后多用于比喻过时的事物。究其容易错用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概念和特定事物的关系,造成了人们的错觉。  相似文献   

13.
自进入新闻这一行,总喜欢找来各种报纸研读一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四面八方的信息;一方面也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借鉴之意。不过,读来读去,我发现时下有些报纸上的稿子似乎越来越令人难以卒读了。缺乏文采自不必说,文中还不时出现种种“硬伤”。譬如“明日黄花”这个词吧,《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不少报纸的记者竟把它写成了“昨日黄花”。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通”。再如,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写出了“×××更像…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6,(3)
“昨日黄花”奈尔何文/张书省《陕西日报)1996年4月4日《社会大视角》版用一号字刊出大标题《月票成了昨日黄花》。在此之前,有家刊物还就“昨日黄花”论辩了半年之久,有意思的是,“昨日黄花”得胜回营,凯旋而归。在全国各地的许多报刊上,“昨日黄花”也冠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媒体上时常发现一个貌似成语的“四字格”——“昨日黄花”.例如: 1.全国1 5个近年来被考生和家长视为“香饽饽”的专业被亮“红牌”,这些曾经一度风光的本科专业,在不经意间已成昨日黄花.(《永州日报》,2014年10月17日) 2.这样的培训班只能成为官员腐败的载体,注定将在作风建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被新陈代谢、沦为昨日黄花.(《解放日报》,2014年7月2日)  相似文献   

16.
人们把过去的新闻戏称为“昨日黄花”,《许都黄花香》由是而名。面对这朵朵“黄花”,我仿佛嗅到了那扑鼻的花香,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原大地,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曾是汉魏故都的许昌,更是以曹操逐鹿中原、统一中国而闻名古今。而许昌这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真正写下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7.
凌大同志的“明日黄花”与卢惠民同志的“昨日黄花”之辩,当然,我是赞同前者的观点的。同时,由此使我产生了一些联想,想到了书报杂志上奇离古怪的词语。有人在报道中把改革者或做了突出贡献的人称之为“强人”,然而所有辞书对“强人”的解释均为“强盗”,多见于早期白话,如《水浒》第六回:“俺猜这个撮鸟是个剪径的强人,正在此间等买卖。”以贬代褒,大谬。有人称击剑运动员退出剑坛为“挂剑”。其实“挂剑”是一个对亡友守信义的典故。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邑延陵),出使晋国,路经徐国。徐君对季札所佩长剑十分欣赏,季札很理解徐君心情,打算完成使命,返回相赠。谁知季札返回时,徐君因抗楚牺牲。季札备了酒食,去徐君坟头献剑。徐人感动,赋诗谱曲,传唱开了《季子歌》:  相似文献   

18.
“明日黄花”重构再生也可出新出彩 “一切过去了的,都将变为亲切的怀念。”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这样说。  相似文献   

19.
赵红 《新闻与写作》2003,(10):31-32
翻开报纸了解新闻时,经常会看到“昨日”新闻,有昨日某个会议召开,有昨天街头发生了某件怪异的事情,有昨日新出台了某项政策……新闻的作者和编者也十分看重这个新闻的时效性,因为消息除了讯头、记者署名外,往往第一句就强调“昨天”或“昨日”。 “昨日”新闻的大量出现,是一件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说明媒体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开始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开始在第一时  相似文献   

20.
本刊9/95期一、字别出新载──心缘份──分做为──作份量──分即是…又──既二、词①战争定局尚难预料。(9页)──已成定局就无须预料。该用结局。②它需安纵横排阅(11页)──纵横排阁是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用来比喻梳理素材显然不妥,该用综合分析。③归根结底(17页)──擅改成语,应为归根结蒂或归根到底。④情独钟。(2页)──漏字,应为情有独钟。⑤昨日黄花。门7页)──应为明日黄花。苏城有诗:“明日黄花蝶也愁。”原来是说重阳节一过,菊花即将枯萎。后用以比喻过时的事物。本刊10/95期一、字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