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中国语文人》一书,在敬佩21位“中国语文人”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思考: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无论教师个体还是教育管理部门,了解一下名师成长足迹,分析一下名师成长案例,探究一下名师成长规律,这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教师也许都有过成为名师的梦想!何谓名师?如何成为名师?笔者认为,名师是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同行熟知,学生欢迎,社会认可,有相当名气与威望的教师。名师应当突出其名,但更要着眼于师,中小学名师要名在课堂,名在教学,名在育人,名在流派,名在思想。笔者认真分析了2005年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撰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中的20位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正>何谓名师?名师即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名师?用修养浸润卓越,用行动承载卓越。名师成长要"内外兼修"。"内"就是"内化于心","外"就是"外化于行"。行为举止靠思想认识指导,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升华。内外兼修实际上就是在内修  相似文献   

4.
教育教学特色的积累亦非一曝十寒,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蕴含了个体探索和教学文化积淀的过程。本文以152位第二轮绍兴市名师培养班的培养对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名师专业成长叙事个案的搜集和对部分个案的访谈,试图梳理出名师成长机理。  相似文献   

5.
名师的成长有无共同的规律?我采访了众多名师,获得了惊人的发现……追寻名师成长的轨迹名师是怎样走向成功的?有没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我们能否从名师成长的轨迹中得到一些借鉴?带着这个想法,我先后采访了我们熟知的潍坊名师和潍坊籍的齐鲁名师,发现名师的发展真的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文访谈了潍坊籍以  相似文献   

6.
学校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更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作为学校领导,总是希望自己的学校名师荟萃;作为教师,谁不渴望戴上名师这顶美丽的花环?但名师该是啥样?名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笔者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十几年,有如下几点深切体会。一、创设名师成长的环境名师在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名师具有榜样作用,是一面旗帜,对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有激励作用。教育科研是名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名师都搞教育科研,都有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往往会激活一批青年教师去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修养,从而懂得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从事教育工作的起点很高,同时也非常渴望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更有人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教师,进而成为一位名师。名师是教育教学的精英,是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他们在青年教师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形象?青年教师又是如何理解名师?如何靠近名师?想成为怎样的名师呢?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3年以来,我们在名师工作室这个“大家庭”里历练与成长了8年。伴随着名师工作室的成长,见证了多位名师的历练过程,感受到历练与成长的快乐。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名师工作室运行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时代呼唤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成为名师。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迫切需要名师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名师的时代。一位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最终成为名师,有没有一般的规律可循?笔者通过透视一些全国著名教师和身边名师的成长轨迹,揭示了名师共  相似文献   

10.
名师成名,在于他们思想的深刻、实践的创新、效果的优异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什么促使他们对教学形成深刻的理解?又是什么驱动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并由此形成自己的教育话语?笔者认为,名师成长是在"内"与"外"的驱动中寻求突破,即名师成长既要有内生的自我成长力量,也要有外加的助推发展力量。同时,名师成长是在"做"与"思"的融合中实现拔节向上的,名师成长是在"博"与"专"的磨砺中形成教学风格的。  相似文献   

11.
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已有10多年历史,让名师来引领未来名师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共识。2008年开始,浙江省成立名师工作站,对225个名师工作室进行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通过对1558位工作室成员问卷调查,表明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其中最有效的活动形式是“名师引领”“共享交流”“主题研修”,文章还对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名师工作室纷纷出现。名师工作室,对推进当地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静观一下当前的名师工作室,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首先是名师自身的精力问题。一位教师要成长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是需要有充分的研究时间与精力的。名师往往在学校里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除教学、研  相似文献   

13.
名师的课堂是充满魅力的课堂.成为名师是每一个有追求教师的梦想。然而成长为名师有哪些必经之路呢?如何尽快地通往名师"这座桥"呢?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做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其实很简单,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按这些方式迅速成长起来,而有的教师却成长缓慢,最终仍然平庸?●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都是在课堂,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得到锻炼,像是在田野里拔节,而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却没有多少感受,失却了向上的要求和力量?●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可为什么有的教师怎么"反思"都没有效果呢?●名师从"心"出发,在行走的路上,寻找着成长的方式,也寻找到"心"的归宿,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上是心智的丰富和开放。  相似文献   

15.
一位特级教师在回顾自己成长经历时说:"名师所以成为名师,是他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名师。"这句话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主体性发展过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参加了某校举办的“名师成长工程”经验交流会,参观了名师成长展室、听取了数位“名师”的经验介绍后,一方面敬佩该校为“名师成长”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是该校教师得到发展,还扩展到当地其他学校,形成连锁反应,可见推动力度之大;另一方面也非常敬佩老师们在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即成长为该校、该地区名师,在各种比赛中获奖,还经常给外校老师做报告。敬佩之余,心里总隐隐感觉哪里不对劲,想了数日,终于想明白了--是推动名师成长的目的以及“名师成长工程”的提法。  相似文献   

17.
最近拜读李茂编译的《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受益匪浅。此书介绍了8位有代表性的美国当代名师,他们中间有4位教师获得过美国全国年度教师称号,2位获得过迪士尼全美年度教师称号,还有2位分别获美国十大科学教师称号及麦克阿瑟奖。这些美国名师们的成长经历对我国教  相似文献   

18.
我常常思考名师成长问题:究竞什么是名师成长的核心因素? 最近,我把思考的结果聚焦在名师"行走"的方式与速度上.于是,脑海里冒出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诗句来:人是一支队伍.  相似文献   

19.
名师,是许多教师追求的理想、成长的目标。培养和成长为一位名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倾注一定的心血和投入,教师也需要付出十分的艰辛和汗水。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江苏部分名师成长过程的分析,发现名师成长过程的特征主要有:名师成长基于历史文化与教研文化传统;自主发展是名师成长的主要原因;学习、实践、反思、研究是名师成长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