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符号概念作为工具引入诗歌的意象分析中,利用相关的符号学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去对诗中的意象进行探究,以深刻把握其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使<荒原>中的意象从科学的角度得到诠释.  相似文献   

2.
试论唐代宫怨诗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评论宫怨诗的文章大都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着手来分析宫怨诗.本文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从意象这个角度,归纳唐代宫怨诗的常用意象,并具体分析这些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那是分析诗的情思、意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意象诗的源头是<诗经>而非<离骚>.<诗经>中许多诗篇意象丰富,"比""兴"手法的运用,决定了<诗经>中大量意象的产生.尽管从中国意象诗的漫长发展历程看,<诗经>意象还仅仅处于原始发育期,但其中一些诗即便和现代意象诗的代表"朦胧诗"相比,也毫不逊色.正因为<诗经>意象具备了高度象征性、主观性等古典诗歌意象的诸多特征,才使<诗经>具有生动形象的图画美、蕴涵深广的意趣美、回味无穷的含蓄美,散射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弄清这一点,对疏理中国意象诗的历史流变,深刘认识<诗经>的诗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上,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藐视情理规则、反对18世纪古典文学传统、珍视个人想象的浪漫主义诗人。《虎》诗为布莱克创作并被收入到其诗集《经验之歌》中,是一首反映作者进步思想的著名中短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听觉意象、象征意象、动感意象、引喻意象来具体表现其思想,读起来使人感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对《虎》诗进行评论,旨在领会诗中的深刻涵义、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借鉴诗歌中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是多元文化思想冲击下的产物.他的意象主义理论强调语言的简洁,表现的客观,形容词的少用或者不用.在庞德看来,意象诗决不是任何一种自由的、不规则的诗,它是新的韵律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致橡树>是一首震撼人心的爱情宣言,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诗人对意象的把握和运用,主要体现在意象的丰富性、层比性、独特性上.  相似文献   

8.
诗就广义而言,就是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从感性的描述上说,鉴定诗优劣、好坏的基本尺度,就是诗味的有无浓淡.诗味也称为诗意,就是诗的本质属性.诗主要有三味:诗情美、意象美和意境美.“三味”愈浓则诗愈好.主要谈诗的意象美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昱霞 《双语学习》2007,(7M):158-159
本文从意象入手,对希尔迭·杜丽特尔诗《山岳女神》与毛泽东诗《十六字令三首》其二进行比较研究,以说明不同文化传统下的诗歌,即使使用大致相同的意象表达的诗情也各不相同,从而可以看出它们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意象入手,对希尔达.杜丽特尔诗《山岳女神》与毛泽东诗《十六字令三首》其二进行比较研究,以说明不同文化传统下的诗歌,即使使用大致相同的意象表达的诗情也各不相同,从而可以看出它们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诗艺》是现代英美诗的宣言书.麦克利什认为,诗的语言是意象的、艺术性的、复义的.《诗艺》中的意象是构成诗的主旋律,赋予了诗的弹性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从诗歌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入手,探讨中诗英译中对文化意象处理方法得与失,以及采用增译语词提示法、浅化处理释义法、直译意象保留空白法、直译加注法等方式对文化意象脱落进行补偿,尽量做到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做好传递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从意象角度切入诗美世界,可以还原诗人文化、心灵的秘密。在意象生成、意象分类、意象建构模式等层面.李瑛诗歌创作呈现出重视意象性、主体意象稳定、抒情模式化等特征,其中意象结构主要以对喻寄托型、中心意象型和群体意象型等三大建构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望舒草>被视为戴望舒创作充分成熟时的代表作品,诗以象征化的意象和氛围传达感情,诗人深沉忧郁的情绪在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意象     
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 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它的使用范围可以包括读者从一首诗中领悟到的‘形象’,以至构成一首诗的全部描写内容。戴维&;#183;刘易斯在他的论著《诗的意象》里指出:意象‘是语言绘成的画面’,‘一首诗本身也可以是多种意象描写绘制成的一个意象’。”  相似文献   

16.
从意象角度切入诗美世界,可以还原诗人文化、心灵的秘密。在意象生成、意象分类、意象建构模式等层面,李瑛诗歌创作呈现出重视意象性、主体意象稳定、抒情模式化等特征,其中意象结构主要以对喻寄托型、中心意象型和群体意象型等三大建构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诗的意象是发展变化的,由最初的比喻发展到暗示、象征和意象,由表现外部事物演化到展示人的内心世界.这种立意造象的演化,使诗的表现力随之而增强,蓬勃发展,使诗人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词擅长通过对具体物象的现实描写联系意象达到抒情的目的。而意象图式理论强调的是思考时用我们的身体体验形成的形象生动的内心图像,这点与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意象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鹤雀楼》一诗为例,尝试解释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意象图式,从而从意象图式的视角分析《登鹤雀楼》一诗不同翻译版本的得失。  相似文献   

19.
在艾青创作的大量意象诗中 ,象征意象可分为比喻性象征意象和引申性象征意象。其中 ,比喻性象征意象又分为公设的比喻性象征意象和私设的比喻性象征意象 ;引申性象征意象具有自比性、暗示性与富有哲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大历诗人创作送别诗数量较多,在五百首以上,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有130首左右,送别诗中都有四种不同的意象,即描述性意象、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因诗人心境、情感、艺术造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大历诗人送别诗中的意象以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为主,杜甫大历时期的送别诗中则兼有比喻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暗示性意象,比较它们的不同,有助于我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送别诗中各种意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