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医学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需求对接中的问题推动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以“诊断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原因,明确了育人目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强化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意识是前提、重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基础、创设多元化隐性育人课程教学过程做平台”的“三课育人”模式教学改革,将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践落脚点定位为注重知与行、师与生、教与学三种关系的平衡与处理,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2.
流媒体课程资源作为一种有效的网上教学手段,为探索远程教与学的有效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采用流媒体资源远程教学的实践管理经验,对流媒体课程资源建设中的教学、评价合作文化现状及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流媒体课程资源建设应注重交互活动设计及提升课程品质,发挥系统合作的优势,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高校有必要建设一批高质量信息化课程资源,通过语言学课程群体系化建设、微课创新设计等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语言学课程群的深度融合,建设课程资源将为未来教育、未来课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远程开放教育中,课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央电大及地方电大十分注重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以《开放英语3》课程为例,已建设了许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但学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已有资源是值得各级英语教师深入探讨、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课程学习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对课程学习资源的界定、分类和设计是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的前提,课程学习资源分成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课程学习素材性资源又分成预设性资源、形成性资源、关联性资源和泛化性资源。远程开放教育要注重课程学习素材性资源体系和专业学习素材性资源体系的建设,在课程学习素材性资源的设计中要遵循"一个目标、两面思考、三维分析、多元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高校本科STEM教育课程的发展为我国STEM课程建设提供了分析样本与经验参考。经分析,吉林省32所本科层次高校中仅有13所开设了STEM教育课程,在所开设的STEM教育课程中,课时分配与资源配置存在着不足,此外,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创新性不足,STEM教学给予学生的帮助不多。总体来看,吉林省高校本科STEM教育课程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落实仍需加强,二是课程资源仍然缺乏,三是课程评价仍不完善。未来在发展中需要在以下四方面深化:一是普及教育政策,二是丰富课程资源,三是扩展课程评价,四是强化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7.
开放大学作为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高等院校,面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及服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发挥开放大学资源建设的优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对于开放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对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可视化数据,以“美学原理”课程的构建为例,从倡导多元主体合作,整合有效课程资源;倡导多种学科交叉,完善课程资源系统;倡导多层视角探索,优化课程资源系统三个角度出发,探索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方法路径,以期对开放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高师院校要克服教育实习存在的种种弊端,积极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一是优化实习指导教师配置,强化校内模拟实习训练;二是重视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校的互惠双赢;三是加强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注重实习生的心理健康;四是搞好教育实习课程资源建设,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五是完善教育实习成绩考核制度,促进实习活动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9.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课程整合的相关要素,本次调研将问卷内容设计为五个部分:一是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制定情况;二是学校课程整合的水平;三是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参与程度;四是学校课程建设资源的来源;五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新命题——"新三基"(南京市提倡的基于脑的教育、基于网的教育、基于小班的教育的发展战略)理念的渗入状况。调研对象分别抽取南京市14  相似文献   

10.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已经建设的精品课程进行的升级改造,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开放课堂,充分展示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探索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资源共享,有利于合理配置现有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以我校生物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成果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资源共享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深化职业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其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推进文化育人、多维彰显类型属性特征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现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当把握理性认知、情感交融、行为规范三个方向:抓好思政教学,有机融入课程;校园文化浸润,培养感性思维;立足实践感悟,守牢爱国底线。在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过程中,职业院校需要注重组织保障、法治文化建设、实践活动、资源建设,保障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课是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课程建设的分析,发现本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本文的后续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课程资源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如果缺少了课程资源,任何教育设想都无法变成实际教育成果,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课程资源是为教育教学过程提供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包括课本、师生、家长和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所有帮助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对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合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为提高教学成效提供重要保障.我多年从事初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一直注重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3,(3):84-85
[案例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追求教育品质、注重教育内涵已成为必然趋势。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12,(1):73-F0003
正在学生培养模式上,北京市宣武回民小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注重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在课程建设上,学校注重国家课程特色实施,注重民族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注重隐性课程资源挖掘,努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优质教育技术和资源。教师在将优质教育技术和资源运用于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四种技能:一是可采取及时分类或按需定向的方法去进行的课程资源搜集技能;二是包括思维加工与技术加工的课程资源加工技能;三是对课程资源作出适切性阐释的课程资源阐释技能;四是对开发或搜集的众多课程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的课程资源重组技能。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毽球课程具有多样化特征,结合当下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要求,提出高校毽球课程分项目实施的设想,从开展毽球课程资源调研、分析毽球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并制定计划、开发校外毽球课程资源三个方面,建设高校毽球课程设置与资源开发路径,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和设置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家长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内容单薄、实施流于形式、实践效果不佳等问题,以跨省域援助办学探索与实践为例,探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通过引入家长资源、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与供给的具体经验。一是做好顶层架构,通过明确课程建设原则、构建基本内容框架,明晰课程建设的总体方向;二是完善工作规程,在课程开发、实施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家长课程有效实施;三是注重课程评价,通过开展定期的三方评价和总结表彰活动,保障家长课程不断优化迭代。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政策是推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革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经历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阶段。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呈现重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课堂主渠道与隐性课程多样渠道相结合、强化爱国主义实践教育资源建设的特点。未来爱国主义教育应凸显时代特征,结合课程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构建"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加强对于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澄清课程资源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科学课标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注重探究的开放性,这为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前景。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科学教育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支持。科学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帮助学生对这些有利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