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如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可不半生了,但我搞新闻报道的劲头仍不减。难忘半生新闻事,在我当报道员的第6年冬天,部队把“光荣退伍”的干粮赐予了我。那天,我哭了:倒真要同我“三更灯火五更鸡”、“踏破铁鞋”学成的采写本事连同我可爱的部队“拜拜”,心里真难过。就在这时,一家地方报社领导要我去当编辑,说像我这样“全面的人”难找。县里用小车接我去当新闻干事,说是去振兴他们县的新闻工作。我如坠云雾:果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这“马”迟迟不敢登“伯乐”的车。真是无巧不成书,总队竟派了位报道员出身的领导到支队领导搞退伍工作。我  相似文献   

2.
“支队新闻干事每年下基层采访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这是江西总队为22名支队新闻干事和总队新闻工作站记者所制定的措施。针对部队新闻干事缺乏到一线抓“活鱼”的基本素质和个别报道人员下不去、蹲不住、掌握一手材料少的实际,组织大家开展了“新闻干事要善当官兵知心朋反”等讨论,使大家摒弃了过去靠电话采访、看材料写稿和坐在机关想点子、拿起吃话找例子的做法,理清了写好连队新闻的工作思路,分别制定了单位和个人年度定搞计划。目前,这个总队的记者、新闻干事和报道员都纷纷深入到基层进行实地采访。提高新闻干事写好连队新闻的…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探亲,养病,收到《青年记者》编辑部约稿的邮件。先是欣喜:报社的同志还没忘了我。后是忐忑:“群众为什么不信我们的报道”这个题目,应该是由鲁迅先生来剖析的问题。咱没有老先生的胆识,更没有老先生的骨头。这题目里藏着政治、体制等到骨头到肉的大问题,不是我辈能研究了的。没那么深的见识,没那么硬的骨头,还要写这个题目。怎么办呢?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权且给“群众为什么不信我们的报道”把把脉吧。  相似文献   

4.
爱着你的爱     
四年前,当我大学毕业到了新疆边防总队阿克苏边防支队时,与你——《军事记者》一见钟情。三年后的今天,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的我,对你的爱更是无怨无悔。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0年5月,我被支队派出去到乌鲁木齐参加总队培训,我无意中在办公室看到一本《军事记者》。我反复地品读着上面的每一篇文章,被深深地吸引。在刚到支队的日子里,有你相伴,我的生活充实了许多。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开始把自己的军旅感受偷偷地尝试着写出来。派出所教导员张吉蔡知道后,专门为我订阅了6份报纸,并为我创造了报道写稿的各种便利条件,使我成为了一名业余通讯…  相似文献   

5.
说起我与记者打交道的故事, 那真是很多很多的,十七年来,从中央新闻单位到地方新闻单位,从电视台、电台到报社,我结交了很多记者朋友。应该这么说,我一直是他们追踪报道的对象,有时甚至被“追”得很辛苦,但是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记者精神”,使我常常思考:作为一名党和国家给予荣誉的劳模,该更多地回报什么给社会。 十几年了,记者们见到我都习惯叫我“徐虎师傅”,感觉很亲切。记得当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很紧张,是单位里的领导、师傅给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时间长了,我和一些经常来采访的记者交上了朋友,自然也就不…  相似文献   

6.
武警湖南总队岳阳市支队去年有300多篇新闻稿见诸省级以上报端。支队连续3年被总队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6名报道员人人立功入党,其中3名考上部队院校,1名破格提干,2名退伍后成为地方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这硕果累累的背后,倾注了支队领导的心血和汗水。支队长排忧解难见真情宣传干事出身的肖典珠支队长是位有着20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老报道员,因此对报道工作情有独钟。他常说:“报道人员要经常下基层,上训练场,开夜班车,是件又苦又累的苦差事,当领导的要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以前,报道组没有固定的办公室,报道员上…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长沙市湘园社区的张桂英成了省城媒体关注的焦点。记者也决意去会会她。“我姓张.名桂英,大家都叫我张媒婆。”还没等记者发问,张桂英就很大方地做起自我介绍。并拿出她的看家本领.来了一个快速出击:“妹子,你好大啊?家里有几姊妹?有没有男朋友……”  相似文献   

8.
我当政法记者的时间不长,特别是刚踏上这个岗位时,由于分工细,我只跑律师事务所和法院民庭,因此觉得天地狭窄,没有多少消息好写,心里深感苦恼。后来,领导上给我布置了一个“法律常识小故事”专栏,我也就满足于一月一篇“小故事”,不再想扩展了。但前不久,本报一位领导同志提出的“X新闻观”给了我很大启发。所谓“X新闻  相似文献   

9.
武警广东总队佛山市支队领导采用多种形式培养报道员,为报道员办实事,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写稿的积极性。支队连续两年被总队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为报道员办实事,给他们创造一个适于成长驰骋的空间。该支队采取到基层中队考察,从兄弟单位“挖”人才等方法,挑选报道员,不断充实报道队伍;对专职报道员,采取聘请新闻单位的名编辑名记者到部队授课或送优秀报道员到报社深造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在年终评比中,对于完成任务较好,成绩比较突出的报道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在入党、提班…  相似文献   

10.
十四大开幕的第二天,通讯员小马就受领导的指派,去一个基层单位采写“用十四大精神指导工作”的报道。这个基层单位的领导说:“十四大才开两天,我们对会议精神还没有全面掌握,在指导工作上还没有什么经验,是否过一段时间,等确实有了经验时再来采写。”小马回答说:“这是领导交给的任务,必须完成;另外,等过一段时间再写,别人都有了经验,报纸就不会登我们的了。”于是,小马只好在那里挖空心思,硬着头皮做文章。这种生扭“瓜”的现象,在我们的新闻写作中是常见的。上边一个精神下来,下边还没来得及学,或者刚刚传达,有的同志就去写“经验”;一项工作结  相似文献   

11.
十四大开幕的第二天,通讯员小马就受领导的指派,去一个基层单位采写“用十四大精神指导工作”的报道。这个基层单位的领导说:“十四大才开两天,我们对会议精神还没有全面掌握,在指导工作上还没有什么经验,是否过一段时间,等确实有了经验时再来采写。”小马回答说:“这是领导交给的任务,必须完成;另外,等过一段时间再写,别人都有了经验,报纸就不会登我们的了。”于是,小马只好在那里挖空心思,硬着头皮做文章。这种生扭“瓜”的现象,在我们的新闻写作中是常见的。上边一个精神下来,下边还没来得及学,或者刚刚传达,有的同志就去写“经验”;一项工作结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11日,当地时间晚上9点,南非足球世界杯开场哨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的10万球迷中掀起狂野的浪潮,此时,我正趴在距离赛场8公里的一间小屋的桌子上敲打键盘,南非世界杯“黄俊生手记”的第六篇文章在键盘下倾泻而出。我没有去开幕式现场,或者直接说,我没能去开幕式现场,因为,我没有世界杯组委会提供的记者证。我们这个“全国晚报体育记者联盟”有40人,只有12张记者证,我属于那没证的二十八分之一。然而,这并没能阻止我连篇累牍地往本报发回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3.
滚一身兵味     
1979年,我刚当记者就碰上了西南边疆的那场战事,临出发时,老记者夏国珞特别交待我要带上吃饭的碗筷。他说:“到了前线,不会有人把你当客人招待,带上碗筷,见有人开饭,你就凑上去盛饭吃,边吃边采访,你要客气,就只有饿肚皮。”等我赶到前线时,虽然战事已基本结束,但他教的这条经验还是派上了用场。倒不是部队官兵不热情,而是人家没办法“招待”你。每人就一副餐具,给你用了就肯定有一个人吃不成,而且部队战时开饭快如闪电,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有位炮兵营长是抗日战争末期入伍的,军龄比我  相似文献   

14.
记者有“富”的,也有“穷”的。“富”记者接受任务后,只要翻翻自己的小本或者储存的资料,就很快知道了什么地方是这次该去的,并如何把那里的新闻材料采到手,因而完成任务又快又好;“穷”记者接受任务后,因苦于没有线索,没有资利,也没有经验,则要“临渴掘井”,或需要临时同下面联系了解,或需要临时到下面去跑线索找对象,既费工又误时,完成任务自然很慢,质量亦不一定有保证。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平时对情况的了解、资料的贮存和经验积累的多与少。一个成功的记者必然是一个“富”记者。我初当记者时,有一位带我的老师,在他的办公室里,有门类繁多的资料:有剪报本,有各地资料剪辑本,有分年积存的采访本,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记者,有段时间,我很为自己没有“新闻理想”感到惭愧。是的,大家都在谈“新闻理想”,似乎没有理想,你就要被这个行当抛弃。我对此感到困惑,怎么没听到其他行当的从业者在谈理想?怎么没看到我们的外国同行把理想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6.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那会儿,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地打听“信息”,发现一件事情就匆匆采访,赶紧写稿,结果发出的稿子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很苦恼!一来责怪自己报社无“关系户”,二来感到大概是写的太少了吧?此后,我每天都要保持给报社发一两份稿件,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定会感动编辑的。谁知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仍旧连个“火柴盒”都没见到。这时,我们政治处主任王万里提醒我说:“部队难道每天都有新闻可写吗?写稿子要抓准问题,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报道价值”。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理解到写稿不能用数量去感动编辑,也不能单纯依赖编辑去修改。这以后,每遇到一条好的报道线索,我不再草草地采写,而是  相似文献   

17.
要我给今天的记者提"忠告",心中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能说什么,枯坐终日,一字不出. 世事大变.我当记者时的那些"经验",有的还可能管用,有的则完全没用了.我没采访过黑窑主,没受过黑社会的威胁,没接触过贩毒分子,也没奔袭千里去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那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还没有"新闻发言人"这个新生事物,更没有人当面训我:"你是代表政府说话,还是代表人民说话?"我知道我们的经济在飞速发展,同时我也看到我们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进展缓慢,相反有的却正在断裂、坍塌.所谓精神滑坡,不仅是指信仰、理想在逐渐消失,而且直冲我们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8.
参加新闻函授学习一年了,付出过,努力过,但我的稿件却从来没有变成过铅字,这个“铅字梦”至今未圆。每次军报发下来时,我必争着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名字;《军事记者》和《函授月报》发下来时,我都会先看看有没有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但每次给我的都是失望。回望一年的写作路,一  相似文献   

19.
这个题目似乎有些别扭:“业务尖子光荣”就行了呗,还“让”个什么?对不住,我这个“让”字是说给新闻单位的领导们听的。他们不“让”,业务尖子怎么“光荣”得起来?说起来,鼓励编辑、记者在业务上冒尖,是个绝对正确的命题,因而不值一谈。其实,这个老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尽管业务尖子是客观存在,但是许多人对这个词儿讳莫如深。有些人知道这一个单位如果崇尚起业务尖子,遇到晋升、提拔这类好事就没他们的份,于是睁着眼睛和稀泥,来一句“人各有长短”,把业务尖子摁得和他一般差不多;有些领导深知抬举  相似文献   

20.
记得一次去采访一个劳模,谁知竟出师不利。这个劳模,听说记者来了,便立即托辞“逃遁”。何故?那个单位的领导说,她最怕记者。记者又非洪水猛兽,何怕之有? 最近我采访另一名青年劳模时,这个疑团才顿时冰释。这次是去了解这个青年劳模为什么在评劳模中落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