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早已被公认的新闻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基本规律。但是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具体涵义,在新闻界仍然有不小的争议。新闻真实性的定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和现实符合就真实,不符合就不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失实。新闻的真实性是由新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新闻的根本属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以反映实际、影响实际为己任,它实现自己使命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报道客观发生的最新的事实。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新闻只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事实胜于雄辩,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最大特点和独特的优势。新闻报道必须实实在在,不能有任何弄虚作假。新闻活动从产生之日起,就受到新闻必须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写下了众多的新闻作品,并就新闻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谈话和批示。从他的新闻作品和谈话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他对新闻标题是十分重视的,并有他独到的见解和特别的风格。一、凝聚内容画龙点睛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都离不开事实,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起码常识,也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定发展市场经济,新闻报道的领域更宽广了。新闻作品除了及时真实地传递新鲜信息外,还应用最恰当的形式、美好的语言反映改革开放的风姿和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文学作品的事,其实不然。新闻美学的原理早已诞生。马克思指出,人们是在“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早就存在于人类的文化活动之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新闻,既在创造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这就确定了它固有的审美属性;而社会和读者赋予新闻的愿望之一,也在于创造美的精神产品。如何使新闻作品产生魅力,它取决于对题材的选择和表现。新闻的生命不仅在于真实,还在于突破、创新。现在有人认为,新闻的职能是传播信息,只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新闻真实与新闻失实如同真善美与假恶丑一样,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这一客观存在着的矛盾现象,从总体上来说,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新闻真实,这是矛盾的主要力面,决定着新闻的性质和生命;新闻失交,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它影响着新闻的性质和生命。如果忽视对新闻失实这一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解决,让其发展起来,就会以次克主,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就新闻工作者本身而言,在总体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少数却是差的和比较差的。其职业道德、个人品质、吃苦精神、负责精神、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所构成的素质总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客观上存在的差别,就给新闻的质量带来差别,也是造成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是新闻事实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构成要素,是与新闻事实有着必然联系的材料,因此它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新闻报道中如果缺乏背景的交代,新闻的真相及来龙去脉就难以被真实、全面、深刻的描写。胡乔木同志  相似文献   

6.
在一年一度各省区好新闻评奖的基础上,我国新闻报道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也已揭晓布世。新闻作品评奖,历来是新闻界所关注的一件大事。它对于回顾、检阅、总结上一年的新闻宣传工作,从总体上把握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促进新闻报道创优,培养新闻人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我们陕西新闻界来说,过去的一年是全省新闻报道的丰收年。各类作品的质量普遍有所提高,涌现出一批重大题材、重大典型报道,以往存在的消息作品趋弱的状态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中国新闻奖上取得历史性突破,通讯《旱原情》荣膺一等奖,另有2件作品获三等奖。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们对《旱原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标志着“西北、西南地区新闻作品的崛起,颇为引人深思,启示甚多……”。这些评价,对陕西新闻界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它必将鼓舞全省新闻工作者在新的一年奉献出更多的新闻精品。 为党和人民奉献更多的新闻精品,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赋于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李国英 《新闻前哨》2006,(11):11-12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关于新闻本原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要求本着公正的立场、客观的态度报道与事实一致的新闻。新闻的真实来自事实的客观,违背事实客观的新闻就对它的真实提出挑战。客观事实最终编码成媒介产品即新闻本,首先要转化为记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对感官世界中事实的认识,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经过记的选择和本化过程进入新闻之中,成为新闻事实。但新闻事实还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它指新闻中的事实,而新闻还包括记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整合,并赋予其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短讯、通讯,或是深度报道,从而揭示客观事实的意义。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新闻事实到新闻,记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伴随始终。从哲学的角度说,客观事实是一种存在;新闻真实也是一种存在,但这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新闻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客观上讲,新闻完全绝对的真实只是一个神话。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是让新闻无限地逼近真相,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条根本原则。列宁说:“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这条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符合事物的客观实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而准确的,对事实的解释必须是实质性的,必须与事实的客观位置和内在含义相一致,不可将主观意图强加给事实。 录音报道是广播中的新闻作品,上述关于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的一系列要求,它都应该完全遵守。 与文字报道相比,录音报道的明显特点是有音响和人物谈话录音。这样,音响和人物谈话录音的真实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人精神,是优秀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在新闻作品中,新闻事实就是人精神的物质载体,可以说,透过一张报纸,就可以折射出它所存在的政治环境和人背景。军事新闻作品中所独有的浓烈军味,更使受众引发出对自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特别是对军人的生存状况、对军人价值、尊严的探求。在军事新闻报道中,弥散着带有军队人特色的新闻报道,一般都是优秀作品,甚至是精品。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形态,当然也不能跳出这个范畴。什么样的新闻内容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形式,就现场短新闻而言,不是所有的新闻素材都可以采用这种体裁的,往往要受题材的限制。这是新闻规律所决定的。因为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种,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它在价值取向和选材上同一般新闻报道不同,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独特的要求。现场短新闻的重要特色,是记者的采访活动与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处于同步发展之中。无论是反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是突出反映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及人们关心的自然现象的报道。由于它能真实快速反映人们身边的社会活动、社会现象,因而受到人们青睐。各类媒体都特别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如何看待社会新闻的选题和采写,值得探讨。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报道和其它新闻一样,社会新闻报道也有正效果与负效果。正效果是指新闻传播所引起的社会反应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负效果则相反。因此,社会新闻采写时在选题和报道角度选择上尤为关键,对社会新闻的选择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新闻作为一种舆论,它的力量在于报道的真实性。因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的新闻事业长期以来所以能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这样的威信,首先就在于它传播了真实的声音,客观真实地讴歌了真善美,准确公正地鞭挞了假恶丑,使读者从自己的经验和体  相似文献   

13.
喜剧本质是属于喜剧美学中最深层的问题,显得抽象些;而喜剧美学中的真善美则比较具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感知、感受到。对真善美有了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喜剧本质。 分析喜剧作品,首先看它是否真实,真实与否是喜剧作品的基础。从喜剧美学的意义上说,就是“真”。所谓“真”,就是指喜剧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现象和生活流,要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必须绝对真实,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这是新闻的定义、特性所决定的。新闻一定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新闻一旦失实,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报纸,所发布的每一条新闻,都要有严格的真实性。事实要交代清楚,要讲真话,一是一,二是二,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写过一篇《讲  相似文献   

15.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是评价新闻是否真实的重要的评判标准,也是判断新闻从业人员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标准,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控制难度较大,下文就来分析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影响其客观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明文 《新闻三昧》2005,(12):44-44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物质外壳,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以再现事实为主,但有很多新闻作品又离不开说理,凼此新闻语言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理性色彩。言论、时评、随笔等体裁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的内容严重失实。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也是新闻报道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如果新闻所报道的基本内容是不真实的,或者是虚构的,或者歪曲了事实的真相,势必要对报道对象造成不良的影响,也就会造成新闻侵权。《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王伟 《新闻世界》2014,(12):20-21
随着大量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如果报道者不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方法和新闻报道技巧,那么对数据统计的理解,以及对新闻报道描述往往就比较单一,会给受众造成枯燥与乏味之感。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除了它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以外,往往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十分讲究的。用形象写作再现数据以及事实,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新闻(消息)这种文体和报纸上其他的新闻形式一样,它所报道的内容要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写作必须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因此,新闻报道必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如果捏造事实,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失去了真实,那么新闻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更谈不上发挥积极作用了。所以人们常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的报纸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思想阵地,我们宣传的是真理,因而敢于尊重事实,敢于讲真话。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真实性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新闻真实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范畴,它应该是一种经过对记者判断认定的依据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新闻传播必须追求和坚持的原则,经过记者和新闻传播机构判断和认定的依据真实,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属性和特点。国内以往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看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完善,同时易于陷入形而上问题的论争之中。科学地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