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抢抓时效给出解释价值评说——谈新闻的三个落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媒体在价值营造方面是有比较明显缺陷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报道、每一个版面、每一个板块的内容很好,但是组合起来它却缺少了精气神.缺少了灵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缺失。 国外的媒体评论家在评论中国媒介的时候.一个比较明显的或者说一致性的意见,就是中国的报道内容和内容之间是有价值冲突的,也就是说你在整个的内容构造方面缺少标准,缺少特定的风格和味道,缺少一种灵魂性.一种从整体对于局部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一 马克思曾经说过: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和新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个大人物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套用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北京奥运会的重大价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以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事件为标志的.这个事件就是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完美和圆满.昭然展示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自信心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3.
樊菊  方林 《大观周刊》2011,(19):109-10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由于社会对英语的需要.小学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怎样教好英语就成了一个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德武 《大观周刊》2011,(45):92-92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青少年一代思想和灵魂的工作,也是一个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对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确人来说.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当班主任的教师是一个不完整的教师。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的培养。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5.
董燕 《新闻前哨》2009,(10):95-95
有人说.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电台、电视台的门面,这是就播音员这一岗位的特殊性而言的。这一特殊性,体现于对播音员在话筒前的状态,有特殊性和较高的要求。这些年,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和广电节目的丰富,一批播音新手进入广电队伍.尤其是在县级台的一些新手.他们往往未经专业培训.对话筒前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往往有一个熟悉和摸索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把话筒前的状态作为一个话题.和基层同行们进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6.
圣米歇尔山建在一个方圆900米、高80米的花岗岩岛上。它位于法国西部的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面临大西洋.由一条1877年修建的堤道与大陆相连。岛的四周大部分是流沙.从高处俯视.整座山就像在一个沙海上。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中.许多热血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和理想.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结成了终身伴侣.留下了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红色恋歌。王树声与杨炬当年的“将军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44年中秋佳节的晚上.王树声和杨炬在延安的土窑洞里举行了一场既简朴又庄重的婚礼。而他们的证婚人,就是时任西北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和副司令员徐向前。  相似文献   

8.
牛欣伊 《大观周刊》2012,(32):118-119
在反Q滤波中.普遍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数字的不稳定.一个是效率不高。Y-ghua Wang在他的《一种稳定高效的反Q滤波方法》中.提出一种稳定的反Q滤波方法。本文对他方法进行了跟踪研究,在从算法上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产数据进行验证,证明了谈方法的稳定性和提高资料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品牌”思维:媒体竞争的必备要素 从商品营销的角度看.品牌代表的是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是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和可信度,是产品品质优秀、服务优良的一种象征.是对客户的一种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表现。消费者购买一个品牌的商品或接受一个品牌服务项目,他不只是关心商品具有什么功能.更重要的是体验商品的个性.在消费心理学的原理就是“自我观念理论”。  相似文献   

10.
SOS信箱     
一、你可以用任意的端点(节点)来描绘一幅大的图形(扫图)吗?(IIIustrator7.x.6.x和5.x)当然,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之一。如果你已经厌倦了使用把手和缩放工具来示观一幅大的图形时,为何不试着生成一个自定义的显示区呢?(这一功能在Illustrator7.x、6.x和5.x中都得以应用)。通过选择一个你已经生成的自定义显示区域,你可以继续在你所希望编辑的图形部分进行工作。这一方法对于处理大的及复杂的图形,诸如地图来说是非常方便的。为生成一个自定义的显示区,可以显示到需要编辑的图形部分并设置放大的倍数。从"View"菜单中选…  相似文献   

11.
《新上海档案》2006,(8):10-11
2000年.我参加了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档案理事会大会.会议期间.我和妻子参观了一个档案展览。最引起我注意的不是整个展览,而是其中展示的一本与其他印刷品形成对比的彩色漫画书《在档案馆的一天》。它是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档案馆介绍.书中用档案工作人员活生生的工作场景代替了直接的档案馆介绍.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又是一种非传统形象的小册子。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成立20周年。20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从一个学术团体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行业组织.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凝聚着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凝聚着广大协会工作者的心血和劳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对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广大协会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肖陵 《出版视野》2010,(1):16-18
1950年1月3日.西南第一家新华书店在重庆黄家垭口开门营业.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重庆新华人骄傲和自豪的日子,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是全体重庆新华人共同的生日。  相似文献   

14.
谁激活谁     
郝振省 《传媒》2006,(4):1-1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创新激活传媒的问题,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全国科技大会开始,媒体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一个概念叫做创新。我们国家要进入创新型国家.总书记和总理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对创新问题做了一个准确的诠释.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再创新。  相似文献   

15.
娄林霞 《大观周刊》2011,(18):262-262
《乡村医生》是一篇非理性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乡村医生一次奇特的夜间出诊经历.而这次出诊最终也是他最后一次出诊.是一次死亡之旅。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医生到十里之外的村庄出诊.可是他的马因为过度劳累死掉了.女仆在村子里到处借马,却无一人肯帮忙。这时他无意中踢开了常年不用的猪圈的门.却从里面出来了两匹强壮的马和一个马夫。医生很高兴地让女仆给马夫帮忙.哪知马夫却粗暴地狠狠地亲了女仆一下.而且对于医生的训斥也毫不在意。  相似文献   

16.
李建锋。一个从大山里走出的普通战士.操着一口陕西方言.站在人群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战士.用他独到的新闻视角.让团队的鲜活故事屡见报端.让官兵练兵场上的精彩瞬间成为杂志封面……作为一名战士报道员.15年来.李建锋犹如一部永不停息的“马达”.为团队新闻报道工作乐此不疲地忙碌着。在用手中的笔头描绘发生在团队一个个感人故事的同时.也书写着自己精彩的军旅人生。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人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写好短新闻.做到长话短说.长短做。同时,也要求广播人要按照广播的收听特点.善于用尽量短的篇幅.尽量少的字.在对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一个问题、一个观点的表述中.将更多更广的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听众。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都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都有它时代的痕迹和历史局限,中油公司也不例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生产的现代化,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以及保障他们的社会制度、精神和习惯的现代化。公司制度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抗战胜利后.以翁文灏为首的一批礼会精英通过组建中国石油公司.使公司制度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实施.在近代中国公司制度艰难的演进历程中,中油公司既是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也为当今的中国公司制度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9.
郭洁秀 《大观周刊》2012,(51):363-363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作为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一直为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更是毋庸置疑。它既是英语教学和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更是语言学习评价的重要项目。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我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以单元话题为中心。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这一教学策略.是我在许多年教学过程中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盲流     
刘江茹  吕新民 《档案天地》2009,(12):21-24,12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期间.一直到今天.在人们的日常工作或生活里.有一个从远古踏步而来与保甲制度相伴而生又与当代户籍制度相随的名词.经常用于对某一群体的人们或某一个人的称谓与评价.并深切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这个例就是“盲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