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唐代诗人贾岛因痴迷于改诗句而留下了“推敲”的佳话。他刻意求工,注意诗句的锤炼,以苦吟著称,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之语。这种精神对我们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需要提倡的。特别是消息这种体裁,要求用最简洁、是概括的文字表现事实。如果时间允许,应当养成对每句话、每个词认真推敲的习惯。仔细修改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都属于实词的结构助词。在语言文字中它们经常附着在词和词组后面,帮助所附着的词和词组同别的词结合在一起。在口语里“的、地、得”都读轻声。如“祖国伟大的母亲”、“我轻轻地呼喊”、“这首诗写得好”。在句子中,“的”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在一般情况下,它后面的词大都是名词。例如:参观团来到了我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莘莘学子”不等于“学子” “莘莘学子”严格说并不是成语,许多成语词典都没有收录。《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词典》等都只收录“莘莘”一词,然后举“莘莘学子”为例。  相似文献   

4.
“徐家汇家俱世界”、“精艺家俱店”、“东昌路家俱城”、“东方商厦日本 TVC 家俱”、“红木家俱商城”……漫步申城街头,户外广告中的“家具”之“具”不知为何一律写为“俱”,视者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翻遍《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辞典》、《中华大字典》,均不见“家俱”一词,跃然纸上的是明明白白的“家具”二字。此“具”意指“器具、用具”,是名词;彼“俱”乃“全、部”之意,是副词。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如果硬要找出什么牵连  相似文献   

5.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汉语词可以分类,汉语词一般都有固定的归类,在今天已成定论。但有一部分词偏偏很活跃,不愿“从一而终”,于是酿成了一场至今尚未了结的悬案——词的兼类问题。从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的“词类通假”学说到今天的词的兼类或活用,经历了众多转折——《国文法草创》的“词类活用”学说;《中国现代语法》的“词的变性”学说;  相似文献   

6.
我在参加刊授学习前,读书和写作态度很随便,不求甚解,写作不打复稿,采访不写提纲要点,写作后又不想修改,经不起推敲。通过学习《新闻知识》《新闻基本理论》《报纸编辑学》等教材以后认识到,写新闻不是单一的实践活动,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也要有丰富的事实材料,还要有一定的表现技巧,要想反映得恰当,准确。我认为要反复地推敲修改。“多改出佳作”。如去年八月间沈阳市微波站载波班在抗洪  相似文献   

7.
“丰贱”与“踊(勇、踴)贵”是传世古籍中的两个常见词。这两个词在《汉语大词典》中均存在书证稍滞后、释义欠准确、义项欠完备的问题。“勇贵”作为“踊贵”在早期汉译佛经中的常见形式,也未在《汉语大词典》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8.
二句三年得     
贾岛“推敲”的故事足尽人皆知的。从那个故事中我们看到贾岛的写作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贾岛诗作中有一些颇为人们所传颂的佳句,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等,这些诗句或气势雄浑,或情景幽静,写得都很出色。而这些诗句又都是经过诗人不断锤炼、反复修改写出来的。贾岛的每一句诗都下过一番苦功。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讲他的苦吟精神的。  相似文献   

9.
“中盘”始见于《中国图书商报》1996年11月13日第573期陈昕同志《图书市场呼唤中盘雄起》。但“中盘”一词,作何解释,源出何处,文中未有说明,却颇费琢磨了。查遍所有常用的汉语词书,未见“中盘”。最后在《汉语大词典》上查到了,解释是“围棋术语,指布局完成,进入关系全局胜负的激战阶段”。再查《日汉辞典》和日本权威词书《广辞苑》,都有“中盘”,解释与《汉语大词典》略同,又查从日文翻译过来的介绍日本出版发行情况的各种书籍以及从日本访问回来所写的  相似文献   

10.
问起新闻界同行们的工作日程,好多同志往往是说“开会”。工交也好,财贸也好,农业也好,教育也好,无论跑哪一行,似乎主要都是“跑”会议。各种会的名目不用数算了,一沓沓的请柬、通知也不必提,但凡记者同行,恐怕提起这个来无不有同感:会议多,招架不了,简直成了“会议记者”。有不少人为当“会议记者”而苦恼。他想下基层搞些切实的采访、调查,想摆脱会上诸种讲话、文件、应酬而认真读几本书思考一点问题,想跳出只写会议消息这个套子,而写几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成语具有简洁精炼、寓意深长和概括力强等优点,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得活,运用得巧妙,可以增强文字的表达力,使新闻报道写得更深刻、更生动、更富有文采。所谓“成语”,据《辞海》的解释,是指长期以来人们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在汉语中多数由四字组成。成语在新闻标题中的活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巧借谐音,另铸新词。例如,言论《无所不痰》(1978年11月1日《文汇报》)改“谈”为“痰”,讽刺随时随地吐  相似文献   

12.
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要写好标题,首先要抓住文章的本质,从文章的内容里寻找让人过目难忘的标题来。下面是笔者作题的一点心得。写出“视觉”。笔者写过一篇反映一座深山变电站里职工生活的稿件,我认真推敲后,取名《深山安居乐业图》,被《中国电力报》采用。写出“嗅觉”。我觉得我们家乡的一种风味食品——熏肉很有意思,遂写一稿,仔细琢磨后,写出《大别熏肉喷喷香》,后被《中国食品报》刊登。写出“感受”。在城市里呆久了,总觉得少点什  相似文献   

13.
一、“幽默”与“晚会幽默意识”“幽默”一词古今中外一直难以准确界定并得到公认,《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我们估且以此作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坛中有一个小小的有趣现象,一些诗人“诗花”翻飞的笔变魔术似的成了“匕首、投枪、手术刀”,杂文写得相当漂亮.比如流沙河、邵燕祥、叶延滨等即属此类.在诗坛,这几位的诗是拥有大批读者的,而今他们转而做杂文,又吸引了相当多的读者.用时髦的词讲,可谓“两栖”得潇洒!“杂文家”的桂冠,不少在报刊上亮相的人头上都有一顶,但真真称得起杂文家的还真不多.流沙河当之无愧,邵燕祥也让人心服口服.10余年来,邵先生有《忧乐百篇》、《当代杂文选粹·邵燕祥之卷》、《小蜂房随笔》、《无聊才写书》、《自己的酒杯》、《大题小做  相似文献   

15.
谁最早用“杂志”作为定期刊物名称? 台湾一些著作认为,用“杂志”一词做定期刊物的名称,始自日本1867年创刊的《西洋杂志》,并且称我国最早使用这一名词的《中外杂志》,系仿自前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从词语源流的角度看,日文“杂志”一词用的是汉字,读音使用平假名而不是通常标注西语的片假名,近乎汉语发音,显然说明其源流来自汉语。若进一步比较上述两份刊物就可以看出,《中外杂志》封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中,动词是最富有主动性、活泼的因素。文章要写得富有文采、有感染力,诀窍之一就是要多用动词。连续使用动词可以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画面。北宋王安石巧用了一个“绿”字,使得“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传世名句;《左传》上有篇新闻体散文《曹刿论战》,全文不过200余字,可动词却用了56个。曹刿这个人虽然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了,但今天读起这篇文章,他的形象仍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7.
听说书名原本打算用《浴足》,后来又定做《润身》。《润身》也好,《浴足》也罢,都好像充满了澡堂里的雾气,给人一种想看清却又看不清的憋闷感。一直在想为什么最后还是用“润身”来做书名,一方面这个颇为文气的词和主人公刘美好、包大平的“土气”好像有些出入.  相似文献   

18.
“吟鞭西指,满眼兴亡事。一派商声笳外起,阵阵关河兵气。马头十里尘河,江南无数风花。塞雁得无离恨,年年队队天涯”。这首词的作者是夏承焘。这是他一九二一年从北京去西安途中所作的《清平乐》。它深刻地描绘了军阀连年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的苦难情景,也包含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夏承焘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词学研究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写的词学著作有十几种,其中《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等书是我国当代词学研究中的佳作。夏承焘从二十几岁起就献身于教育  相似文献   

19.
“出镜记者”一词是个舶来品,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在英文资料中,“出镜记者”原文为:“Onl-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司事实,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记者首先直接通过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  相似文献   

20.
古人写诗作文,讲究推敲词语。曹雪芹写《红楼梦》,曾下过“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功夫。宋诗《船泊瓜州》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容斋续笔》说,作者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上,费过不少斟酌:“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字,后又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此十许字,始定为‘绿’。”现在写文章,固然用不着这样拘谨,但这种力求准确。精益求精的精神,无疑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新闻记者,他在写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党和人民的政治利益。即使是一词一语,都要看作战士手中的一颗子弹,力求词不虚发,表意准确。有位同志编写一篇关于棉布供应工作的稿子里面说:“……由于我们对花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在花纱公司系统内进行过有关的教育。一九五三年前忙于产销平衡,一九五四年开始棉布计划供应,更助长了我们在这方面的麻痹和官僚主义。”在这段话里,“助长了”一词用错了,“产销平衡”和“计划供应”是好事,为什么反而产生这种消极的效果呢?从字面上看,原意应该是由于对花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工作人员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又有了自满情绪,于是在这方面“滋长了”麻痹情绪和官僚主义。把“助长了”改为“滋长了”用词就更确切了。可见一字之微,也不是无伤大雅的。其实,所谓用词精确,就是用最最确切的语言,正确地表现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