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前, 县 级电视台是最 基层的电视 台, 服务空间 主要在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 农民 是最广大的受 众群体。因此,县级电视台办 好对农节目至 关重要, 这不 仅是县级电视 台的立台之 本, 也是广播 电视工作者为 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职责 所在。 办对农节 目的实践, 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必须坚持 把节目办得贴 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群 众,做到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才能办出地域特色, 才能符合…  相似文献   

2.
赵鑫  陈清 《声屏世界》2006,(11):28-28
农业电视技术推广片和科技专题片同属于电视科教节目的范畴,都要为农民服务。然而,它们又是电视科教节目的不同分支,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的创作特性,值得广大农业电视科教节目的创作者们认真研究和思考,避免将二者混为一谈,以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二者在创作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作目的不同。农业电视技术推广片重在传播农业实用技术,讲述农业技能,让农民通过观看电视片学会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它的重点在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技能,把每一个技术环节都要详细地解释清楚。例如,电视片《杞柳的编织技术》,详…  相似文献   

3.
谷峰 《新闻世界》2020,(2):19-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4.
白璐 《视听界》2007,(6):94-96
目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利用地缘优势,通过直观、快捷的电视媒介,以本土农民为目标受众,以对农科技服务节目为知识信息载体,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为探索和完善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对加快本土农业科技进村人户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把这种运作方式称之为“农业科技推广的电视本土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9亿多农民,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它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所接受。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这些独特的优势,使得电视在农村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农民钟情于电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电视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娱乐节目和农业科技资讯有较强烈的需求。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的信息资源与受众资源会更加丰富,不论是从争取农村受众群体的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电视传媒都应该创造性地通过喜闻乐见的节目,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而言都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经济占主导,农村、农民多。象松阳县2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占了20万,全县401个行政村,95%在农村、在山区,因此,开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对农节目非常必要。但县级台要办好对农节目,让农民朋友喜欢听、感到有用,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求欲望日益强烈,靠科技致富的意识更加浓重,因此,农民观众对电视科普节目也愈来愈加关注和青睐。为此,把电视科普节目办成农民的良师益友,办成农民观众离不开、看不够、赞不绝口的节目,是各级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是农民致富的金钥匙。办好农业科技节目,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必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从增强节目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对如何办好农村科技节目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节目的主要观众是农民,怎样做出既让农民喜闻乐见又能产生实际效果的电视节目,一直是我们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根据"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个贴近"原则,农村节目要"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农业".  相似文献   

10.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目前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很少,质量不高,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听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扭转目前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现象,提高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民听众提供更大的帮助,已成为广播媒体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办好农村节目,是加强农村科技新闻报道,推广成果信息传递、科技普及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民总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县级台与农民联系最广泛,对农民的要求和呼声最了解。笔者在新闻采编实践中认识到,要提高农村报道的可听性,使节目变得耐听,关键是要在贴近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广大农民渴求农业科技和致富信息的大背景下,对农节目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怎样进一步办好节目,使之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笔者结合工作的体会认为,对农广播节目要在“平实”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教会他们致富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开办的《科技之光》栏目内设农业科技、科技人、科技生活三个子栏目。几年来栏目以农业科技为龙头,先后拍摄、编辑、播出了近200集农村实用科技专题节目。节目集中报道了科技在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的好典型,推广了一批适应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在引导农民朋友广开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办好农村实用科技节目,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我们电视工作者义不…  相似文献   

14.
吕孟涛 《新闻前哨》2010,(11):86-88
电视是农民接受农业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科技信息如果忽视地域性差别,则可能会误导农民。地市电视台可根据地区特点,推出适应当地农户需要的农技知识,有针对性地对本地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地市台方便与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联手开办对农节目,优势互补,更有利于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业科技节目作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宣传农业科技、推进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农民关注。如何办好农业科技宣传,下面结合几年来创办农业科技节目的实际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虽然电视农业节目数量和内容在不断变化提升,但是想要稳固地吸引农民观众,必须让农业节目接地气。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农业节目为什么也要接地气呢?其实,电视节目接地气既是一种目的也是一种手段,而农业节目尽管离农民观众距离近却不代表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生活。因此,农业节目需更加重视接地气,避免出现外在名称形式和内在报道内容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孙向民 《新闻爱好者》2008,(10):111-11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民对科学技术文化的渴求越来越迫切。他们渴望获取新知识来提高农业效益,渴望使用新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农民的这些愿望和需求,也给我们电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地方电视台利用地缘优势,针对本区农民需求,以农业科技服务节目为载体,创新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全民崇尚科技、学习科技,各行各业大力发挥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努力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的情况下,作为重要传媒的电视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千方百计搞好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然而,科普宣传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民的农业电视科普宣传又有它独自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掌握它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是我们电视人尤其是创作农业节目的电视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20.
对农资讯类节目是以面向农村,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切入点,关注农村、报道农业、服务农民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节目,报道的内容突出体现在以农业求发展、农村求进步、农民求致富为基本目标,重点展现在服务和促进"三农"加快发展上,因此要针对其特点寻找定位。一、从实用性上找定位节目的定位决定于农民的需求,发现和满足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