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第一课时一、整体入手,了解本组课文特点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组课文,通过课前初读,你发现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故事。师:对,这四篇故事中都出现了一些人物,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生:阮恒的勇敢让我很佩服。生:《七颗钻石》中的小女孩很有爱心。师:这些文章主要写了一群孩子的故事,而且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和你们相仿。今天我们就走近他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学完  相似文献   

2.
片段1: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师:通过读书,对课文一定能有所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作进一步的探讨。你们觉得用什么办法学这篇课文最容易读懂?生:我想用抓住三次对话的方法学习。生:我认为把前后两次走小路的不同作对比,也容易读懂。生:我觉得从课文中心段入手也很好。师:好,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读全文,学法一样的同学可一起学,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读,都要做到先读课文,后讨论,弄清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生自找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鼓励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片断1: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师:通过读书,相信大家对课文一定有所了解,现在我们就来作进一步的探讨。你们觉得用什么办法学这篇课文最容易读懂﹖生:我想用抓三次对话的方法学习。生:我认为把前后两次走小路的不同作对比也容易读懂。生:我觉得从课文中心段入手也很好。师:好,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读全文,学法一样的同学可一起学。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读,都要做到先读课文,后讨论,弄清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生自找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鼓励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被文章曲折动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对文中鲜明生动的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这四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这四位有血有肉的历史英雄都是那么的了不起,那样聪明能干。下面请大家更自由、更大胆地谈谈你喜欢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学生思考)生: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赵国。还在渑池会上挺身而出,为  相似文献   

5.
师: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 4=4 3)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  相似文献   

6.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 生1: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聪明。师:(语气平淡)嗯,还有吗? 生2:我喜欢廉颇,因为他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吃西瓜? 生:喜欢。 师:好。我给同学们讲一个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等西瓜分到手中,猪八戒傻眼了。猪八戒为什么傻眼了呢?学完这堂课你就明白了。 由一个故事导入新课,拉近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一个亲切、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的设置,诱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师:我们每人都准备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并且平均分成了三份,现在用彩笔分别涂出1/3和2/3观察一下谁的面积大。 三角形纸片是讲分数的意义时,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自己制作的教具之一。这样既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又能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到2/3>1/3。 师:为什么2/3>1/3呢?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师:我知道有的同学到过北京,说说你到过哪些地方?生:故宫……师:有哪个同学到过香山公园。(学生没有举手的)那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课件:香山美景,同时引背《山行》)师:是啊!这枝叶把香山打扮得怎么样?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形容你们自己的感受。(生回答:美丽、漂亮、壮观,我太喜欢这里了,这里太美丽了……)赏析:师生共赏香山美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情感的种子。师:好美呀!这树叶随着风,就会变成——生:落叶。师:我们就工工整整地写下来吧(和学生一起书写)。咱们大大方方、放开声音把这两个字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滋味,读…  相似文献   

9.
教学纪实作课教师 :于海莹 (沙河口区民权小学艺术课教师 )播放《春姑娘来了》音乐 :学生进教室师 :小朋友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 ,有哪四个季节 ?生 :春、夏、秋、冬。师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 ,你喜欢哪个季节 ?生 :喜欢春天 !师 :老师和同学到公园去找了春天 ,你看到春天是什么样 ?生 :桃花开了 ,迎春花开了 ,小草绿了……。师 :听 ,谁在说话 ?(音乐《小雨沙沙》)生 :种子在说话。师 :种子在说什么 ?生 :我要出土 ,我要长大。师 :如果你是小雨 ,怎样表现小雨真甜 ?如果你是小苗 ,怎样表现小苗发芽 ?生 :(学生表演 )师 :听、唱歌曲《小雨沙沙…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汇报预习情况(略)二、熟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略)三、走近船长,感受船长的形象1.走进危险发生的时刻。师:从你们读书的表情我可以了解到事情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还可以感受到你们心情的变化。把你印象深刻的镜头或场面读给大家听吧。(生读出相应的片断,师相机提问)师:在这一个个镜头中有一个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他就是——生:船长。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些镜头中,去认识认识船长。你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走进哪个镜头?生:走进“诺曼底”号和“玛丽”号相撞的镜头。师:好,先走进灾难发生的时刻。读读第2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场景?生…  相似文献   

11.
《加了一句话》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富含哲理、具有强烈的语言感染力的美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理念,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感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使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水乳交融,并创设活动情境加深体验升华情感。一、通读课文,自主确定探究主题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发生在法国巴黎街头的故事,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你们想读吗?生:(大声地)想!师: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相似文献   

12.
一引入"调皮"适题 师:在家里,如果你做出了让爸爸妈妈意想不到的事,他们会怎么说呢? 生:你好调皮! 师:有不同说法吗? 生:你太捣蛋了! 师:程度加深了. 生:你这个淘气包! 师:批评里透着喜欢. 生:你这个捣蛋鬼! 师:在大家的交流中,有一个词语出现得最频繁,那就是"调皮".(板书:调皮)看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有做"调皮鬼"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各自的——调皮的故事. 评析:一上课,教师和儿童聊"调皮",课堂就在这样闲散的谈话中开始了.话题的确立看似漫不经心,实为精要关键.面对这样的话题,哪个孩子不争先恐后地说呢?儿童的调皮天性就这样被吴老师激活了,欲罢不能地交出了"家底".  相似文献   

13.
一、抓住标题,细细解读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都进行了预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读读课题,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生:我关注到了昆虫。生:我关注到了衣袋。师:把你最关注的词放回课题,再读读。想想课文会围绕课题写些什么内容呢?生:是谁把衣袋装满昆虫?生:他为什么要在衣袋里装  相似文献   

14.
师 :同学们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 :喜欢。师 :你们都会做哪些游戏 ?生 :老鹰捉小鸡。生 :丢手绢。生 :捉迷藏。生 :数码宝贝。……师 :同学们会玩这么多游戏 ,老师非常高兴。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到操场上去玩你自己喜欢玩的游戏 (教师提醒学生其他班级同学正在上课 ,我们应该静静的走出去 ,再静静的回来 )。评析 :教师从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这一特点入手 ,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利用游戏活动导入本主题活动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到操场上做游戏 ,在…  相似文献   

15.
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生:我最喜欢夏天。师:为什么?生:因为夏天是炎热的。师:你喜欢夏天的热。你呢?生:我喜欢冬天。师:为什么?生:因为冬天飘着雪花,我可以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 师:在刚才自读课文时,你们认识了哪些字?我们来和它们交朋友吧! (教师出示题目中的“美丽虹”三个生字) 师:这三个字中,你最早会认的是哪个? 生1:我最先认识的是“美”,我是在看课外书时认识的。 生2:我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多数教师喜欢组织学生搞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潜心体会,尽情感受,力图让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但是,同样是活动作文,由于组织设计不同,习作效果也大不一样。以下是我在一次市级习作评优课上,听到的两节三年级的作文课。课例一《:投微型标枪》师:2008年,在北京将举行第29届奥运会,你喜欢哪个体育项目?生:我喜欢球类比赛。师: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项目吗?我最爱看标枪比赛。谁看过?生:长长的标枪,看谁扔得远……师:今天,我们也举行一场比赛,就是投微型标枪比赛。(出示课题:投微型标枪)师:读了…  相似文献   

18.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兴趣师:主持人公布的作文上什么?生:想象作文。师:喜欢想象作文吗?生:喜欢。师:谁喜欢?(师举起右手,学生全举起右手)都喜欢呀!都会做吗?生:会。点评:尊重学生,还应该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支老师亲切的话语,带头举手,这些都在学生的心中漾起了温暖的涟漪。师:都会做了,我们还做它干什么!今天我们就不做了。咱们做别的作文,做一个更难的,行吗?生:行。师:如果怕难,咱们就还做想象作文。生:不怕!师:那做个什么作文呀。这得从我这次来成都的一个感受说起。我…  相似文献   

19.
一、遇见上帝:理解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同认识一个人.这个人是—— 生(齐):植树的牧羊人. 师:大家说,应该抓住题目中的哪个中心语来分析课文呢? 生(齐):牧羊人. 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学习.那我们就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吧. (屏显.) 请用三个词语分别从不同方面概括主人公艾力泽·布菲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一、第一课时师:上课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不喜欢读小说呀?生(齐):喜欢。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学生纷纷举手。)生:每读完一篇小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把小说中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和朋友听。师:复述故事情节,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又与别人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好!师:既然大家都喜欢读小说,老师就满足大家的这种爱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在1921年写的一篇小说《故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读通读懂小说《故乡》,而且要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师:昨天,安排大家回去预习课文,按照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