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玲 《出版广角》2018,(14):10-13
如果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近二十年,是中国民营书业逐渐脱离灰色身份的年代,那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十年,则是中国民营书业逐渐形成产业,走向书业中央地带,参与制定规则,甚至在大众出版领域甚至已经成为主角的十年.民营书业已经占据中国大众出版市场的显赫位置,那么是否可以说,中国民营书业已经走上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已经成为主角的民营书业走向未来还会遇到多少重关隘?民营书业如何才能越过这些关隘?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书业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当前书业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连锁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员?需要多少?从何处引进?何时引入?如何培养使用?是不是学历越高越好?多大的人员内、外部流动率是趋于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在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书业发行业也在进行着日益深刻的变革。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书业发行企业集团,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世纪初,中国书业发行集团将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营书业从1982年算起,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如果说20年前,民营书业是处在从无到有的萌芽状态,那么,20年后的今天,民营书业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以为,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民营书业正处在一个发展较快、潜力较深、变数较大的成长期。  相似文献   

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书业经过了一轮轮的信息化热情投资,却换来高额投资与回报率的不相称,这也使得书业同仁不断提出疑问:新形势下的书业信息化系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请您描述一下江苏大众书局6年来走过的历程,能用一句话总结吗? 吴俊乐:传播文化、繁荣书业,打造民族书业第二品牌.  相似文献   

7.
鲍红 《出版广角》2011,(3):33-35
因为一直比较关注民营书业,近来常有同事问,现在民营书业是不是很不景气,大批民营书业企业退出或死亡?对此,我常常觉得难以用一句话来回答是或者不是。因为民营书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上游出版领域,类似于出版社;又包括下游批发零售环节,类似于新华  相似文献   

8.
仔细梳理国内目前正在使用有一定分量的数字出版产品,不准发现,真正出自传统出版业者之手的数字出版产品屈指可数. 是什么原因造成国内书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出版界以及其他行业数字出版商在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上的巨大差距?又是哪些主客观因素制约国内书业进军数字出版的脚步?笔者根据数字出版自身实践从数字出版面临的难题、如何介入等方面,阐述对国内书业数字出版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兼并:西方书业集团扩张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并作为企业扩张和发展的一条途径,一直受到西方书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书业集团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书业企业兼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波及北美洲、欧洲、亚洲、澳洲和拉丁美洲.书业企业兼并行为的动机何在?有何特点?对世界出版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中国书业正处在一个挑战与发展并存的关键时刻,出版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图书市场的选题丰富性和图书销售的市场化,另一方面也给管理和正常交易带来了一些困难;图书出版质量参差不齐,伪书和盗版盗印图书对市场的冲击与破坏,图书销售中资金周转减慢、呆账坏账的隐伏,恶意逃账等不规范行为的监控困难等问题均影响书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两岸三地、国有书业、民营书业如何合作?如何适应市场,避免和减少出版泡沫,减少流通领域的产品滞胀,增强出版的持续竞争力,使合作规范而健康?如何建立并遵守共同认可的行业规划?如何在剧烈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出版经济》2005,(2):1-1
刘司长,您好。我们注意到这次北京图书订货会向民营批发企业敞开了大门,请问新闻出版总署发行管理司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让民营书业人会的呢?民营书业人会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2.
秋风吹书业     
开雅 《出版经济》2004,(10):1-1
淡季秋天对一些行业来说是收获的喜悦季节,而对书业来说,2004年的秋天,消费形式的些许变化,个别领域的业绩就像北方晚秋的凉风,吹得书人感觉有些不舒服.书人最不愿看到的图书淡季来临了!怎样渡过低潮期?这股凉风劲吹书业要持续多久?书业的一切领域留给书人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3.
又是一个新的年度,春天的书业脚步匆匆,由于春节在二月的缘故,似乎,2005年书业的真正业务是从3月才开始.一年一度的出版社宣传工作大多全面启动,费用?效益?一年几十万的宣传经费能够给出版社的整体经营活动带来多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走近春天     
春天的脚步在走近,但漫卷的狂风让人还裹紧厚厚的冬衣。2005年,有人感慨,又是一个出版小年。而民营书业情况更为不妙,左有新华改制,右有外资虎视,图书销售大环境不好,自身还款也不理想。面临两头夹击,民营书业路在何方?本期封面文章推出“资本运营:民营书业的新出路?”阐述了一个理念,  相似文献   

15.
舒童 《出版经济》2005,(7):18-19
书业内一直有一个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在图书经营过程中,渠道重要?还是产品重要?图书发行渠道与图书产品是书业非同类的东西,我们很难有找到一个能够权衡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定性或定量的标准,建设畅通的图书发行渠道,制造一流的图书产品,对书业良好业绩的取得两者都是最基础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书业发行业也在进行着日益深刻的变革。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书业发行企业集团,给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世纪初,中国书业发行集团将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应对? 一、环境 1.国际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行,中国经济将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文化产业部分对外开放,中国书业在还没有完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面临国际产业资本的直接竞争,大力提高中国书业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已迫在眉睫。 2.国内环境 十五大以来,党…  相似文献   

17.
对当下民营书业,朱胜龙先生认为是春天;李人凡先生看到勃兴。民营书业,真的融化了周围的冰雪,消解所谓的原罪,开始进入春天了吗?  相似文献   

18.
在出版行业中有几个热门的关键词:渠道危机、出版崩溃、改制、教材招标。还有很多较热门的关键词,譬如:总发、国际资本、媒体替代等等。在我们激烈争论这些行业热门话题、站在产业顶峰去构建新的市场主体时,常常忘记了两个重要而尴尬的问题:1、谁在买我们的书?他想要什么样的书?2、谁在和我们竞争?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我们竞争?生存还是死亡?读者和跨国集团,这两大势力似乎决定着我们的命运。“飞扬书业”在2004年7月取得总发行权许可后,立刻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编制“飞扬书业”2005至2007年发展规划,作为今后三年,“飞扬书业”调…  相似文献   

19.
进入11月份,各个图书发行公司都开始加紧催款,准备年度结算,今年的民营书业发展情况怎么样呢?本期焦点故事推出"民营书业,行走在歧路".看今朝,身处竞争激烈又不规范的市场,策划商、发行商、零售商各有各的应对招数;追明日,民营书业如何更好生存与发展,作者给出四点建议:1.建立民营书业的诚信制度.2.政府加大打击盗版盗印力度.3.应对消费者主导时代.4.政府出面推动国民阅读.  相似文献   

20.
天地的变化有其自然,社会的发展循其规律,企业的发展,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教辅新政的出台和实施,在教育界、出版界、发行界,尤其在民营书业界,不亚于一次振幅不小的地震。切实地说,教辅出版发行,民营出版发行,处在一个交叉口、迷惘口、徘徊口。当前的民营书业应该怎么办?今后的民营书业又该怎么办?怎样生存?怎样发展?怎样迈出转型的一步、多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