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读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扩展阅读则成为阅读方法的试验和强化基地。扩展阅读是精读的一种延续和扩展,应围绕精读的教学目标展开。这种方法我们称为目标焦点扩展阅读法,即以单元目标为焦点,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一、目标焦点扩展阅读法的内涵 目标焦点扩展阅读法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以单元的教学目标为焦点,选择不同类型的内容进行扩展阅读,以小组成员的互助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开展扩展阅读,包括扩展阅读类型的选择、扩展阅读内容的设计以及阅读结果的评价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例如,在《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学完后,围绕单元目标“认识小动物的生活特点和主要性格特征,并引导学生辨识不同性格特征的人”,选择《小袋鼠找妈妈》作为扩展阅读的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袋鼠的特征和品质。二是丰富阅读内容,深化阅读理解。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焦点,选择多种题材进行扩展阅读,并在共同分享中促进学生对阅读的深层次理解。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梦想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单元中,围绕单元目标,选择介绍科学家的故事、火星的资料以及转基因的科学知识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引导写作中通过知识的外化促进知识的深层次内化。三是注重对阅读质量的评价。对阅读质量的评价包括课内扩展阅读的及时评价和课外扩展阅读的有效评价。在课内组织的扩展阅读,教?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汉语文字以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语文阅读的能力,来有效摄取文化知识。阅读教学应该成为现代小学教学的重点目标,加强学生积极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来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阅读策略性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有了明确适当的策略性目标才能有效地控制阅读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达标,则既能教其“术”,又能教其“谋”。 阅读策略性目标是根据知识、技能、情感的发生、发展而设计的带有操作方式的目标,它的设计必须依据大纲精神,依据大纲的年级要求,并体现单元训练目标,以及一篇课文训练重点。本文以二年级教材为例谈谈策略目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个“懂”字,从学前儿童的点头到百岁老人的微笑,深度是无限的。一篇文章要读懂那程度也是开放的。所以“读懂一篇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不同年级不同教材是要有目标来控制的。《挑山工》一文被编排在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中,其读懂的总目标就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整—分—整”的阅读原则,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去读懂课文。一、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初读所谓“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指学生经过低中年级的训练所获得的阅读知识和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字词的含义读懂每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龙纯丽 《学苑教育》2023,(14):42-43+46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难点教学环节。一年级学生存在识字能力弱、识字量小、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等因素,决定了低年级阅读能力的提升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如何突破困境,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阅读习惯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新课程标准针对低年级段制定了明确的阅读与鉴赏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一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阅读兴趣入手,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辅助等环节搭建符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现状的多元化活动平台,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复式教学是指在同一课堂里,一个教师要教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因此复式课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具有多端性,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具有“动”、“静”交替性。怎样搞好小学复式阅读教学呢?一、课前整理阅读目标课前,教师要根据大纲对各年级阅读的要求,将几个年级的教材、教参的阅读内容分阶段、分册、分单元整理成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训练目标。不管对哪个年级进行哪项目标训练,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最近发展区作合理的预测,以便确定目标时,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指向发展区…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的教学重点。低年级的教学主要是围绕字词教学而展开的,而对于中年级,即三、四年级的孩子们,教师的教学目标则是教会学生如何有效掌握段落阅读,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中年级的段落教学明显有所缺失,因此本文就中年级的段落阅读教学现状做出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8.
识字是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及早阅读对学生学好各门课程,自主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以及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其中1000个会写”。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会认15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阅读教学要达成具有“深刻理解、品评鉴赏”特点的教学目标,适当补充相关知识是必要的。“随文补充知识”要注意以下三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避免“天马行空式讲授”;注重学生“消化”。原形阅读理论极为重视相关“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研究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的补充知识,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学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岗大街小学 教学年级:六年级 主讲老师:张瑞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交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的读书。 3、解决学生在平时读书中的一些困惑,鼓励学生更好的读书。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既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 ,又是培养小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 ,极为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从三年级开始 ,每一组课文后的“基础训练”或“积累与运用”中都列有“阅读”教学内容。要实现课文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在每组讲读课文中让学生学到一定的阅读方法 ,知道怎样去读书。现在反映在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是阅读和写作。在各种检测、考试中这两项的失分最多。讲台上的教师着急 ,讲台下几岁、…  相似文献   

13.
我校高年级“学导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能阅读为目标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积极向上、民主和谐、主动乐学的氛围中 ,培养学生理解、运用和重组旧知能力 ,发展探求未知世界的能力 ,促进学生自能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创造意识的培养。下面结合《菩萨蛮 大柏地》一文的教学 ,粗浅地介绍高年级“学导式”模式的几点尝试操作方法。一、相关知识切入 ,导情导标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 ,通过外部手段激趣已非“导情”重点 ,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 ,才是导情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目标指向教学生“怎么阅读”。策略是一种默会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密切相关。过去的语文教学重视显性知识、静态知识、陈述性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阅读策略的学习,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一种自由而随意的状态,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明显,阅读质量整体不高。因此,学生需要学习阅读策略,运用阅读策略来提升从文本获取信息和建构意义的能力。阅读策略究竟指什么?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价值指向什么?阅读策略在阅读实践中有哪些实际用处?阅读策略该如何教学?  相似文献   

15.
戴慧君 《宁夏教育》2012,(12):32-33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在实现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重任,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阅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认知水平和审美品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就会与阅读量大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我曾带过一个学生,他从小学开始就非常喜欢读书,刚开始,他和其他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多大差距,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差距逐渐明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语文综合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等的融合。那么,在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中如何体现这种“综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王维芳 《考试周刊》2014,(96):103-104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的题材比较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是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对阅读的有效教学,应该是借助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在不同的阅读阶段应采用不同的阅读理解模式,实现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来说,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能力培养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对此,为深入探讨该话题,针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孟凡华 《文教资料》2011,(30):70-71
阅读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要培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在课堂上设立恰当的目标.延展教材激励阅读,课外鼓励学生接近生活阅读,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成功,激发阅读热情,阅读习惯就会在阅读中自然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