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应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测定蛋白质晶体结构中,由于蛋白质晶体对辐射损伤的敏感性和真空损伤等原因,使蛋白质晶体高分辨成象困难且有别于通常的高分辨成象.本文应用光学衍射方法,对蛋白质晶体高分辨成象条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取晶体初始X射线衍射谱,开展了晶体物质X射线衍射谱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基于X射线衍射原理构建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谱仿真理论模型,仿真了Cu、Si和NaCl晶体的衍射强度分布,计算得到了晶体在5°和10°衍射角度时的衍射能谱。搭建了X射线衍射实验平台,实测了NaCl单晶的衍射能谱,校验了仿真模型,实测谱对应的能量和强度与仿真结果一致。解决了晶体的初始衍射谱受到仪器测量误差影响的问题,为晶体初始衍射谱的获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2-正己基噻吩为起始原料,成功地合成出一系列新型寡聚噻吩修饰的并五苯衍生物(1a~1c),通过1H NMR1,3C NMR,MSI,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1a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7.7299,b=9.2123,c=12.4220,α=69.112°,β=81.845°,γ=85.655°.化合物1a形成独特的十字交叉形状和面对面的晶体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具有快速化、多样化、高效化优势的X射线晶体学平台。平台针对蛋白质晶体学研究特点,拥有蛋白晶体筛选系统、晶体生长观察系统、衍射数据收集系统、蛋白结构解析系统4大功能模块,使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和提供测试服务的功能,而且成为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5.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判断分析算法的晶体物相分析模型,开展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研究。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算法提取晶体衍射谱的特征信息,结合光谱角匹配和相关系数算法对衍射谱的轮廓和相关度进行分析。实验测量了单晶和多晶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构建了样本数据库,利用模型对实测衍射谱进行了物相分析。样本的训练结果表明,与单一的物相分析算法相比,多元判断分析算法对实测的衍射谱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相似度最接近的两种晶体的SD值可达0.8,实现了对晶体物相类别的精确识别。  相似文献   

6.
L-组氨酸作为碳酸钙晶体生长调节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碳酸钙晶体,用粉末XRD衍射方法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镜对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反应条件下合成的是纯的文石晶体。  相似文献   

7.
将晶体结构中的晶体学基础,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与结晶化学三大内容分作两个层次讲授:在第一个层次的晶体学基础与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的教学中,将晶体内部的原子、离子、分子或多个分子抽象成点——结构基元研究晶体结构的周期性规律和点对称性特征。在第二个层次结晶化学的教学中,研究晶体的化学结构,揭示出结构基元的组成与结构。这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RNA和DNA一样,都是由糖和碱基排列起来的遗传信息载体,但过去一般认为,RNA不过是DNA的配角。自20世纪80年代由Thomas Cech发现某些RNA具催化活性称为核酶后,RNA研究飞速发展,有关RNA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 1 RNA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长期以来人们努力寻找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过去认为酶就是蛋白质。直至2000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晶体,发现在肽键形成处2纳米的范围中完全没有蛋白质的电子云存在,说明蛋白质合成只与RNA有关,不需要蛋白质参与,RNA自身就能身兼两职,即编码蛋白质和控制蛋白质合成,核糖体实质是一种核酶。这被美国《科学》周刊评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目前主要以分子生物学技术、蛋白质化学技术、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为主要手段,对与人类重大疾病和重要生理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及其复合体的三维精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在阐明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蛋白质工程、细胞生物学或其他生物学技术, 进一步寻找具有基础理论意义或重要应用价值的突变体、复合物(体)或候选药物先导化合物,用以解释某些生物学问题或为开发人类重大疾病相关药物提供结构依据。结构生物学是清华大学“211”工程第一期重点建设的新兴学科。1996年夏天,王大中校长访问…  相似文献   

10.
在牛血清蛋白和琼脂体系中合成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羟基磷灰石是医学、生物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吸引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本文在牛血清蛋白(BSA)和琼脂存在下采用扩散法用CaCl2、Na3PO4作为原料合成了羟基磷灰石晶体,用粉末XRD衍射方法和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生成的晶体的形貌.研究发现,在反应条件下合成的是羟基磷灰石晶体.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核磁共振光谱在蛋白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核磁共振光谱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优点和缺点,研究技术进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含有新型的吡啶基的二硫纶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三羰基金属铼配合物[(L1)Re(CO)3Cl](1)和[(L1)Re(CO)3Cl](2),其中L1=4,5-二(3-吡啶基甲基硫基)-1.3-苯二硫纶基,L2=4,5-二(3-吡啶基甲基硫基)-1,3-乙基二硫纶基。对二者进行了元素分析、1H NMR、IR、UV和MS等多项表征,解析出了化合物L1的晶体结构,并对化合物1,2,L1和L2的荧光性质和电化学行为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原子电性作用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AEIV)对硫醚类化合物中碳原子局部化学微环境进行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建立定量构谱相关(QSSR)模型,建模计算值和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25和0.9499,结果表明:AEIV与13C NMR谱化学位移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结晶学与矿物学"是地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修订教学大纲,突出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抓基础、重实践,增添宝玉石及材料方面的知识,结合科研实践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对"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学生对矿物的鉴定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多维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图形学、同步辐射源 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定蛋白质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的能力,创新药物的模式正在由盲目 地随机筛选,朝着基于靶标结构合理药物设计方向发展,并且已经取得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李杨 《湘南学院学报》2003,24(5):54-57,107
基于晶格与晶体结构的区别,从晶体学的角度,分析了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这三类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周围型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三种方法检测基因表达是否一致及与生物学行为、CT征象的关系。结果:癌基因C-erbB-2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无关,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肺癌的分化程度低、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C-erbB-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O.05)。C-erbB-2蛋白表达与深分叶征、棘突征有关;而与肿瘤的大小、短细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无关。三种方法检测C-erbB-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一致.结论:癌基因C-erbB-2在肺癌发生、发展、CT征象中起重要作用,检测这种基因并结合CT征象可作为临床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 erbB 2、p53和nm2 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 5 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 erbB 2、p53和nm2 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 5例乳腺癌中c erbB 2、p53及nm2 3的阳性率分别为 49 1 % (2 7/5 5 )、47 3 % (2 6 /5 5 )和 49 1 % (2 7/5 5 ) ,c erbB 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况呈负相关 (P <0 0 1 )。nm2 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p <0 0 5 ) ,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呈正相关 (p <0 0 1 )。 70 9% (3 9/5 5 )肿瘤有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 ,其中 49 1 % (2 7/5 5 )的肿瘤同时有多个蛋白异常表达。结论 肿瘤的多因素分析比单因素分析更有价值 ,癌基因c erbB 2、nm2 3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和Fhit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Fhi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意义。结果显示Liv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增加,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而且Fhi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ivin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Livin和Fhit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Livin和Fhit有助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绿僵菌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研究表明小RNA能够调控基因的表达,其中Argonaute基因在整个小RNA通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的方法从绿僵菌中获得了Argonaute基因的部分功能片段,构建了其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采用镍柱亲和纯化重组的目的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鉴定.结果发现: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长度约为950bp的基因片段;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发现分子量约为34kDa的目的蛋白条带;诱导5h后蛋白的表达量最高,采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蛋白可与His-tag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该纯化重组蛋白的获得为将来绿僵菌Argonaute蛋白抗体的制备,并进一步通过该抗体获得绿僵菌体内的小RNA及其靶基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