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高考的硝烟业已散去,2015年的复习迎考之战又要打响.为此,研究高考作文命题规律,看清考情,明确复习方向,做到未雨绸缪就显得迫切而必要. 一 命题趋势仔细辨析 综观2014年高考,全国18道作文题全部为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可谓独霸天下.而且这些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丰富多样,从不同方面考查了考生的能力:既有现实生活的感人故事,如全国卷“农民工老王当陪检员”材料作文、湖南卷“最美乡镇干部”材料作文、重庆卷“游客租房被拒”材料作文,它们都指向社会正能量,旨在弘扬真善美;也有未来生活的想象画卷,如天津卷的“假如有一种智慧芯片”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与分析能力;还有名言警句的哲理感悟,如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材料作文、浙江卷“门与路”材料作文,旨在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有见仁见智的对立话题,如安徽卷“剧本改动谁说了算”材料作文、湖北卷“山间风景”材料作文、福建卷“空谷的联想”材料作文等,都指向了思辨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2.
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都是典型的想象作文。如今,古人想象中的航天飞机、潜艇早已问世,这里当然少不了想象的一份功劳。那么我们怎样展开想象,发挥创造力,让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种种可能,提前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呢?一、要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是进行想象活动的直接动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用火热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用好奇心去探究事物的根源,去挖掘事物的广阔前景。比如看到教室里飞扬的粉笔灰,就会想发明新型的黑板擦。二、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这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基础。想象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至少目前不存在的事物…  相似文献   

3.
董裕雯 《中文自修》2023,(21):28-31
<正>想象作文,即作者通过自由发挥想象,创作出符合主题但又不受现实限制的故事、场景或人物。如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虽从未登上过岳阳楼,却用超凡的想象力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想象作文不是空想、瞎想,而是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通常认知进行合理的思维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顾吉萍 《考试周刊》2013,(71):53-54
在写作中,想象力非常重要,但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原因,中学生想象力十分匮乏,作文往往没有新意,容易落入俗套.因此,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知识是想象产生的土壤,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则是想象的源泉,而正确的训练方法则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儿童世界是用想象构建起来的诗意盎然的世界,因此让想象这一“人类思维最美的花朵”进入孩子的习作是对儿童生命的一种关怀和体贴。通过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敢爱、敢想、会想,在他们幼小的心田播下创造的种子,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分内之责。作文是与想象分不开的。如童话、寓言、科幻等文体以及感悟、梦境、假想等题材的作文是一点也不能离开丰富的想象的。想象作文大致可分为四类:再造想象作文、联想想象作文、创造想象作文、假想想象作文。一、再造想象作文再造想象,就是根据图片、语言文字或别人对某一事物的描述,经过构思而在头脑中再造…  相似文献   

6.
创造思维包括集中性思维和扩散性思维。集中思维的思维进程是定向的、直线式的;扩散思维的思维进程是跨越式的、立体的、发散的。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使观察细致入微,审题深入、谋篇新颖,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现察中的创造思维作文材料的来源是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应该开放“五官”,以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品其味,在观察中可静可动,可纵可横,可俯可仰,可内可外,如受条件的限制,还可驰骋想象,填补那不能观察到的空白,尔后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想象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  相似文献   

7.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 )。”《新大纲》多次提到“想象”,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力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加之 ,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 ,我们倘若忽略了儿童爱想象的心理特点 ,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 ;更何况没有想象 ,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根据笔者探索 ,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 ,其训练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十二种。一、续写式。…  相似文献   

8.
师: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使表现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使艺术形象塑造更生动新颖。想象在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咱们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 ,使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尤其是在一直处于“费、慢、差”的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就素质教育的前景 ,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需求以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笔者认为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想象力 ,打开创新之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 ,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由此看来 ,创造需要想象 ,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作文教学中想…  相似文献   

10.
写想象作文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最佳方式。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采取一些措施与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再造丰富想象;联系现实生活,拓展想象空间;填补思维空白,创造全新想象。  相似文献   

11.
张夫侠 《教书育人》2014,(12):56-56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想象作文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新课标也对小学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进行想象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如能真正发挥“想”、“像”的功用,学生必能大胆、轻松作文。  相似文献   

12.
考场作文是与他人竞争之作,要胜人一筹,在选材上必须新颖丰富。弄清题意确立主题后,脑中会浮现许多材料,同学们不妨在草稿纸上把想到的材料简单罗列出来,接着逐个审查一遍,好中选优。筛选材料要围绕中心选择真实的、有典型意义的、新颖的材料,这样作文内容就会呈现一种“丰富”的状态,你的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13.
作文要展开想象 ,这是对作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想象是思维的体操 ,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 ,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凭借各类作文的想象因素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翱翔于想象王国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一、挖掘看图作文的想象因素。教学看图作文时 ,要把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 ,训练学生细致观察、合理想象。看图作文 ,…  相似文献   

14.
想象在中学作文中的地位日见高升,要想指导好学生写好想象作文,还要对想象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和把握。一、年龄特征人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想象是有其基本特征的。超越了一定的年龄层次的想象。似乎就有些不适宜。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想象案例,是圆的测试。幼儿园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什么“妈妈的眼睛”“爷爷的草帽”“天上的太阳”等等,而中学生却说“可能是零”。  相似文献   

15.
一、想象与想象作文生:唐老师,您好!今天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写好想象作文。师:近年来,想象能力一直是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考试说明》中对写作能力的要求曾单独列出一项:“联想恰当,想象合理。”在高考作文的各种文体、各种写法中,其实都包含着想象活动。“记叙经历”,要结合再现想象;“编述故事”,是创造想象;“抒发情感”,有想象活动的灵光在闪耀;“发表议论”,也常常要借助想象的翅膀。从本质上看,文章本身就是想象活动的产物。事实上,面对近几年内容宽泛、文体自选、写法灵活的话题作文,许多考生正是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在考场上大显身手,从而赢得阅卷教师青睐,获取高分的。生:唐老师,那么什么是想象?何谓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6.
一、观察作文,想中求新"想"即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想象的表象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小学生获取表象材料的关键靠观察。因此,观察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要转化为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要调动学生的各种  相似文献   

17.
文章来自于生活,文章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然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感到言之无物却正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呢?一是在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不凡之处,从普通熟悉的事物中看到新奇的地方。二是在观察中要善于思考,展开想象和联想。生活中的事物是曲折而复杂的,观察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对观察所得的丰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因此,观察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改为“习作”,中年级习作强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可写见闻,也可写想象;高年级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能根据需要写应用文.这些要求的调整突出了习作的内容,淡化了习作的形式.新课还强调学生习作的“记实性”和“创造性”,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开掘习作的“源头活水”,使学生愿写乐写,通过习作抒发对现实生活和想象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9.
联想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一种现象想到另一种现象的思维过程.运用联想,常通过“相关联”、“相类似”、“相对比”等手段,把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或积累下来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或具体问题联系在一起,得一个更深刻、更形象生动的认识,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具备了联想能力,就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回忆起与某人、某事相关的内容,作文时既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使作文的材料更丰富,还能使所写的内容更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20.
在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发现,学生普遍将作文当成了一件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事,总是在自己的生活范围之外去想意思、找材料,认识不到作文就是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将习作过程“融解”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得出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