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秀玲 《辅导员》2011,(22):32-33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一段沉重的心情故事,"为伊消得人憔悴",可学生提起笔来总是"爱一个字好难"。为什么那么多学生"爱你在心口难开"呢?怎么可能"让100%的学生爱上作文"?笔者只想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下自己所做的点点滴滴,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存在"声符形化"字,也存在"形符声化"字,这些现象反映了古文字由表意字到形声字的转变。"形符声化"是造字者掌握了声符的功能之后,有意将表意字的形符用形似音近的声符代替,这是形声字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通制条格》为考察对象,探讨助词"将"字的语法意义和功能,以及与"了"的兴替关系,发现助词"将"字在《通制条格》中主要表动态,在公文的常用语组合中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在一些"动+将+趋"结构中已经出现了"动+了+趋"的兴替,助词"将"字在元代的发展没有停滞。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孟子》前后"斯"字用法的演变及其逐渐消失的原因。《孟子》之前,"斯"字不仅出现的频率高,而且用法相当复杂。《孟子》之后,"斯"字虽然仍在使用,但其功能、意义都有了明显收缩。中古以后除仿古外,"斯"字已极少出现。  相似文献   

5.
吕磊 《考试周刊》2011,(26):39-40
本文首先从新闻、方言、实用、文学等文体中探讨了"都"字表述语的特点,认为"都"主要有加强语气、强调立场等虚词功能。在分析"都"表述语具体语境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都"字表述语的翻译策略,认为为了传达源语的功能,在不同情况下,需采取直译、意译、零翻译等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6.
"又"是汉字中笔画最简单的字之一,组字功能强,对于以"又"为构件的汉字进行构形阐释,可以使我们系统地掌握其造字理据以及本义,从而系统地掌握这些汉字所表示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砀山方言"zua"具有独特的语法功能,从句法结构上可例释为单独成句、人称代词+"zua"、能愿动词+"zua"等十二种句子格式。总体说来,"zua"字在句法结构中主要作谓语,其后不能跟宾语,"zua"字不具有构词能力,只能独立成词自由运用,"zua"字具有浓厚的色彩意义;而且"zua"与"咋","zua"与"做啥"(干嘛)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混淆使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功能"再造"理论对"被"字句的生成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汉语的"被"字句不是通过移位生成,而是通过"纯粹合并"生成。长、短"被"字句具有不同的生成模式,长式"被"字句中"被"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功能"再造"的结果,不能随意省略。"被"字句中的动词和中心语可以功能"再造",它们的性能和特征恢复后,通过多次选择扩充原有生成式。  相似文献   

9.
"気"字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気"字虽源于汉语的"气"字,但我们在学习和理解"気"及"気"字短语时却发现中日"気"字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同,本文主要从精神语义方面浅析日语"気"字的语义特征,希望对理解和翻译日文"気"字及相关短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取代型"假借归属混乱的原因,从功能、意义、表达清晰度三方面论述"取代型"假借的特点,认为应将其归入古今字。  相似文献   

11.
"挺"字有"出"义。"尉剑挺"中的"挺"字应释为"出"义最佳,初中语文教材此字注释和各字典辞书有关"挺"字的释义也存在一定问题,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2.
字词关系一直是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点。字和词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从先秦到清代虽然小学家们心目中"字"常常等同于"词",但在实际的运用中,都体现出"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单位。通过对"字"、"词"以及它们的对应关系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字"和"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字形结构系统剖析了"孝"字和"人"字的文字含义和道德含义,从而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出了新的理解和阐释。最后归纳出汉语"孝"字和"人"字蕴含了人类本性、人类美德和人的立身处世准则。  相似文献   

14.
有一年,市场预测苹果将供大于求.一个聪明人却想出了一个绝招.当苹果还长在树上,他就把剪好的"喜"、"福"、"寿"等字的纸样贴在了苹果朝阳的一面,成熟的苹果上就留下了这些字.他的苹果就因为有了这种全新的祝福的功能而引人注目,独领风骚.来年,他的这一手别人学会了,但仍然是他的苹果卖得最火,因为他的苹果上不仅有字,而且还能激发顾客"成系列"地购买,  相似文献   

15.
以从《经济观察报》网站"经济"栏目摘取的近3万字的12篇文章,以及《华盛顿邮报》网站"经济"栏目摘取的近3万字的25篇文章为主要语料依据,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模糊限制语在中英经济类新闻语篇中的语用功能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数据结果证明,模糊限制语不仅存在于经济类新闻语篇中,而且还在该特定体裁语篇中有着重要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介词框架在现代汉语中大量使用,形式多样、意义灵活。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介词框架的研究与总结非常重要。本文提出"用"字介词框架的概念,考察"用"字框架,对比分析个体框架之间的功能差异,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总结框架特点,从而便于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广告模因这一概念,从交际角色这一角度出发来分析第一人称指示语"我"和"我们"在广告语篇中的功能,认为采用第一人称指示语字眼的广告语常采用情感式模因。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受众的广告习惯采用带有"我"字的广告语,抓住年轻人强烈的自我凸现、寻找归属感的心理;而采用"我们"二字的广告语不仅拉近了广告主和广告受众间的距离,引起两者的共鸣,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起到自评和评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框架下从象形相似性和语音相似性角度对"囧"字新生含义的隐喻生成机制进行探讨,界定了其隐喻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始源域和目标域。分析结果表明"囧"字的旧词新用在于人们立足于经验基础,通过对两个域进行概念的整合,得到蕴有新显含义的"新"字——"囧",其后人们以"囧"字为原型拓展隐喻思维方式,衍生出了很多"脸"类"新"字。  相似文献   

19.
助字是《马氏文通》中没有西方语法为依傍的"华文所独",以《论语》中的助字用例为语料,从三个方面考察马氏的助字,发现:其一马氏以"传信"和"传疑"远不能概括助字的语气意义,《论语》的助字可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和提起。其二《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证明了马氏对"合助助字"论述的正确性。其三马氏遵循助字的单功能性,有助于分析助字的细微差别和语气词连用。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中,重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是每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而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就必须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在"渗透"二字上下功夫,做到有效的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